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沧海桑田,山河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无数党员先辈以非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壮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

带你了解四位
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

蓬江籍党员先辈的故事

陈垣:被毛泽东誉为“国宝”

陈垣(1880-1971),出生于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曾经被毛泽东誉为“国宝”,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点击观看视频《“国宝”陈垣》

陈垣先生一生赤城。少时,他随父居广州,1905年至1911年期间,陈垣先后与革命人士创办《时事画报》《震旦日报》等报刊,1911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致力宣传革命。

从1922年起,陈垣先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等。其间,陈垣立德树人、诲人不倦,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大师就是他的学生。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陈垣仍随校留在北平,继续任辅仁大学校长。他身处逆境,不但拒绝出任所谓“东亚文化协会”会长伪职,而且选择有民族气节的顾炎武和全祖望的著作授课,用以自励及勉励学生爱国。他还连续发表《清初僧净记》《通鉴胡注表微》抨击敌伪汉奸,彰显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兼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陈垣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阅读与共产主义思想有关的著作,当时他已是70岁的老人,但他还是克服困难,认真学习。至1959年,陈垣以79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垣在他的文章《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中写道:“在北京解放整整10年的今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的生命开始了新的阶段,我感到万分兴奋。”“今天作为一个新党员,我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继续改造!”

陈垣入党后,重新焕发青春,埋头苦干,之后的10年间,先后写了20多篇短文。1951年11月1日,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在怀仁堂国宴上,毛泽东与陈垣同席交谈。毛泽东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先生,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棠下镇石头村陈垣故居

龚昌荣:中央特科红队队长

革命时期,周恩来领导创建的我党首个专门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和业务骨干,为保卫党中央机关和领导人的安全作出了特殊贡献。来自江门水南龙环里的龚昌荣,正是特科的一名“双枪将”。

点击观看视频《信仰铸英魂——红色特工龚昌荣》

龚昌荣(1903-1935),广东江门人,1903年出生于一户李姓的贫苦农民家里,因生活所迫,幼年时候被卖给了一名叫龚福利的旅美华侨当养子,改名龚昌荣,随养父在江门水南乡龙环里建房定居,上学读书。

1925年水南乡成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龚昌荣参加农民运动。同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龚昌荣前往广州参加洋务工会,加入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纠察队模范中队指导员。1927年龚昌荣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敢死队连长。起义失败后,随军撤至海陆丰地区坚持武装斗争,担任工农红军第四师连长。

1930年7月,龚昌荣奉命前往香港担任“打狗队”队长,专门对付反动派安置在港的密探、特务和叛徒,先后秘密处决叛徒游体仁和香港政府侦缉队长谢安。1931年4月,中央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叛变投敌。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龚昌荣迅速率领“红队”队员掩护中共中央领导人转移,使敌人对中央机关进行大破坏的阴谋没有得逞。之后几年,率领队员与特务进行激烈搏斗,先后处决了中统特务、上海区长史济美,上海公安局督查、国民党中央驻沪调查专员黄永华,国民党密探雷大甫,并击伤特务陈俊德。

1934年秋,由于叛徒出卖,龚昌荣、赵轩、孟华等“红队”队员不幸被捕。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龚昌荣坚贞不屈,1935年牺牲时年仅3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沙街道龚昌荣故居

戴爱莲:中国舞蹈之母

戴爱莲(1916—2006),祖籍江门蓬江杜阮镇,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阮镇戴爱莲文化广场

1921年,出生于海外的戴爱莲开始学习舞蹈和钢琴。1930年,戴爱莲赴英国伦敦,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鲁道夫·拉班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义演,自编自演《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抗战精神。1939年底,戴爱莲怀着抗日救国的愿望,辗转乘上驶往香港的邮轮,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回国后,戴爱莲积极参加募捐演出活动,创作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思乡曲》等,支援抗战、宣传抗日,也推动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为祖国舞蹈事业培养专业人才。期间,她创作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大秧歌《祖国建设》、舞剧《和平鸽》《荷花舞》《飞天》等节目。1954年,主持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的教学工作。

1973年,戴爱莲回到家乡蓬江区杜阮镇寻根。2005年9月,在当时的温家宝总理亲自到病房看望她时,戴爱莲向总理提出了入党请求。2005年12月26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房里,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作为入党介绍人,专门为戴爱莲主持一个特殊的入党仪式。戴爱莲含泪举起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阮镇中和村戴爱莲祖居

李少石:周恩来的亲密助手

李少石(1906—1945),祖籍蓬江潮连富冈里,出生于香港,后移居广州。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周恩来的亲密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少石

1927年,李少石奉命到香港、上海等地工作。1930年,李少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到香港建立地下交通站,接待过邓小平、蔡畅等大批路过香港的共产党领导干部、民主党派人士和文化人士,协助他们转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或其他地区。在港期间,李少石与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结为革命伉俪。1932年,李少石调到上海工作。1934年2月,因叛徒告密,李少石被捕入狱,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监狱的三年时间里,李少石忠于革命事业,写下了“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的诗句。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1937年7月,李少石获释出狱,并于12月与廖梦醒转移到香港,继续革命。1943年夏,李少石被调到重庆工作,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实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秘书、南方局外事组成员,是周恩来的亲密助手。

1945年10月8日傍晚,柳亚子先生来访周恩来,告辞时,李少石送柳先生回沙坪坝住处,不料在返回途中,突遭国民党士兵枪击,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39岁。10月12日,毛泽东亲笔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连街道李少石事迹展览馆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