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融,一城烟火漫卷。
如何读懂哈尔滨?宋兴文给出最新答案——
住进百年前俄侨的家。
“十一”假日,哈尔滨首个老俄侨民宿开门迎客。至此,中央大街与端街交口处,老俄侨菜馆、老俄侨咖啡馆、街道历史博物馆、老俄侨民宿共同完成了首个“老俄侨文化复合体”。
哈尔滨在东北,但“东北大花”不是哈尔滨文化。哈尔滨是外侨曾达到城市人口一半的国际之都。国内唯一。开放包容,时尚优雅是这个城市的基调。
城市愈阔步向前,底蕴愈深厚绽放。在中央大街这座“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眼下,又复原了能让人们住进来、留下来的百年前的俄侨的家,可以触摸到“哈尔滨底色”。
赓续城市文脉。哈尔滨人宋兴文用7年摸索出文化复合体模式:“哈尔滨还留存有不少历史建筑,我想为其活化利用‘打个样儿’,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用老房子讲述哈尔滨的优雅、格调和底蕴。”
一室横穿世界风华,用俄侨家解读百年名城
坐在二楼露台喝着咖啡,俯瞰中央大街繁华,回眸是一室的典雅宁静:钢琴和留声机、茶炊和搪瓷花瓶、书架和古董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家细节满满。
↑坐在露台喝咖啡俯瞰中央大街,绿树掩映又保持了室内静谧
↑放着柴可夫斯基唱片的留声机
↑古董柜里有产自沙俄时期和世界各国的器物,古董柜上是俄侨家必备的搪瓷花瓶和茶炊
51岁的宋兴文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课题研究工作组成员。寻旧访古近20年,收集到大量哈尔滨城史文物。
复原上世纪20年代俄罗斯侨民奥谢金斯基的家,宋兴文厚积薄发:“老建筑的修缮不难,只要本着尊重历史、恢复原样、延续建筑生命的原则。”
↑复原完整的俄侨家墙画和棚花
拆除掉房屋内后加的石膏板、吊棚后,宋兴文惊喜发现,棚高近4米的几间卧室都是全屋油漆,其中一间还彩绘有墙花和棚花——这是一所高级住宅。
保持高级感,宋兴文花了正常装修的几倍代价——原来的木门没有换,而是褪掉几层油漆后打磨修复再刷漆;门把手按实物原样订制;成组的狭长木窗把手是来自欧洲的“天地锁”;窗玻璃用腻子抹缝;陶瓷的灯开关……
乌瑟马克炉、俄式壁炉、火墙都恢复原貌——人们走进来就了解了俄侨取暖的三种方式,成为“取暖方式的活化石”。
“原汁原味保持原有结构、装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宋兴文又用家具、陈设复原了百年前哈尔滨国际之都的繁荣、音乐之城的特色。
↑老俄侨民宿
成组的俄欧家具、俄侨喜欢的铁床、钢琴、手风琴、打字机……展示柜里陈列的茶壶、小奶缸、咖啡杯等一系列器物都来自宋兴文多年搜集,有的刻着沙俄时期双头鹰图案、有的印着波兰制造,落地台灯、小板凳等物件也是上世纪或19世纪法国制……百年前,哈尔滨汇聚万国商行,中央大街更是世界“尖货”汇集地。
↑俄式家具
↑俄侨家的钢琴
↑法国产衣柜和台灯及俄式壁炉
老俄侨家再现了上世纪哈尔滨知识分子有品位的国际生活,也处处体现“音乐之城”特色:留声机放的唱片是曾在1908年哈尔滨奏响的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窗帘盒子上雕刻着音乐图案、钢琴上摆着端街16号“塔伊洛夫乐谱出版公司”出版的乐谱,手风琴是必备的……宋兴文还在几个书架上放上了他挑选的书:《哈尔滨俄侨史》《松花江畔紫丁香》……“住一宿读懂真正的哈尔滨”。
发现“奥谢金斯基”,一条街的国际史被“唤醒”
一个老哈尔滨人也未必全然了解中央大街,历史建筑专家也是。
中央大街南侧建筑,相对于闻名遐迩的松浦洋行、马迭尔宾馆,更显“沉默”。像与端街交口处的一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其二楼曾经一直在闲置。
↑乌瑟马克炉
3年前,宋兴文第一次走进这座楼。天棚、墙面、门窗破损,部分地面塌陷,但基本格局却未改变,楼里还保留了俄式楼宇中典型的取暖设施“乌瑟马克炉”,尤为难得。宋兴文决定“救”下来这座楼。签下长期租赁合同后,一边按修旧如初的原则修缮,一边搜集挖掘历史信息。
一座楼的记忆由此被“唤醒”:1901年俄国人奥谢金斯基与妻子来到哈尔滨生活,1918年退役后,回到哈尔滨,1919年投资兴建了这座两层的、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除了自住部分,出租给了德国、英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商人开店,各种商铺汇聚。其中,“里拉乐器店”是上世纪哈尔滨著名乐器店,还销售欧洲最新的乐谱。
“与中央大街其他著名建筑比,它虽显得普通一些,却吸引了多国商人在此经营,繁荣一时。”宋兴文说,一栋楼浓缩了哈尔滨百年历史变迁,更是哈尔滨文化的缩影。
一条街的历史也得以再现:奥谢金斯基大楼所在的端街,全长仅240米,初名“短街”。街道虽短,却很是繁华,除了俄国人建造的房屋,还有日本人创办的商会、德国人开设的洋行、中国人经营的浴池等。
“如果你100年前来到端街,多半可以买到巴黎当月最新款的时尚产品,奥谢金斯基大楼内就曾有一家专门批发时尚用品的商店。”宋兴文说,哈尔滨是当时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长途枢纽:从上海经哈尔滨坐火车去欧洲只需要两周时间,走海路则要一个多月。奥谢金斯基大楼的鼎盛时期,也正是哈尔滨外国侨民最多的时候——1922年,哈尔滨近40万常住居民中,有超过一半的外国侨民,既有政商名流,也有普通劳动者。在20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世界格局中,他们漂泊至此,将哈尔滨视为第二故乡。“哈尔滨不存在租界区,当时中外居民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生活,没有身份高下之分,多元而包容。”
活化建筑“史书”,走进“史页”识底蕴
用奥谢金斯基大楼讲述开放包容的哈尔滨,宋兴文花了三年多时间,一步一步充分发挥了它的历史价值。
2021年10月1日,一楼老俄侨俄侨菜馆正式开业,由70多岁的俄侨后裔娜塔莎担任主厨,其家族传承三代的“牛肉粉丝馅油炸包”,被称为“舌尖上的历史”。
↑俄侨咖啡馆
↑俄式家具
沿着有铁艺栏杆的楼梯上到二楼西侧,是俄侨咖啡馆和古旧书屋。咖啡馆里的咖啡,是当年俄侨常用的镀银咖啡壶煮制,需要搭配糖和鲜奶饮用。
俄侨菜馆的后院,在四面建筑合围而成的庭院,做成了全国首个街道历史博物馆——端街博物馆。
今年7月,更为重要的大楼东侧、奥谢金斯基一家的住宅区开始修缮,至9月底,四间老俄侨民宿完成。10月1日正式接待客人。刚一挂到网上,就被抢订。
“老建筑的价值在外立面,更在于内里的历史。真正的活化利用是内在外在统一,而灵魂是在里面。”宋兴文说,“店里主流消费群体在20-40岁之间,他们非常喜欢与哈尔滨的特殊历史文化底蕴‘面对面’。”
从江畔餐厅到同盛泰大楼,宋兴文是哈尔滨多处历史建筑活化的背后推动者。活化后的几处老房子都实现了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他总结出一套“文化复合体”模式:以历史建筑文化内涵为基底,依托“文化餐饮+博物馆”的文旅商融合业态,打造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空间。
“历史建筑是有商业价值的,但我不想过度商业化,还是要牺牲一些。”宋兴文说,我也是老房子的暂时使用者,目的是“救活”它们,未来也能延续下去。
9月,《瞭望东方周刊》刊发了《宋兴文“救”楼记》,与北京、上海的同类情况一起组成了三个城市的《历史建筑“活起来”》系列专题。
在此前,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6月起草了《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实施意见》,鼓励社会参与历史文化建筑租赁,实现“共有、共建、共享、共赢”的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新模式。
宋兴文希望自己的实践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活化历史建筑:“哈尔滨的老建筑资源丰富,目前统计有621栋。一些百年建筑还处于空置浪费状态。以中央大街区域为例,23条辅街中有20余栋保留了原真性的历史建筑亟待‘唤醒’,闲置时间越长越难修缮,时不我待。”
↑中央大街与端街交口、建于1919年的奥谢金斯基大楼
奥谢金斯基大楼是中央大街上唯一楼顶矗立有立体雕像的大楼。宋兴文已找友人按老照片复原出雕塑原样,正在找雕塑师恢复,经过市政审批后,希望能让雕塑重新“上楼”。宋兴文说:“游客不可能每次来中央大街看到的都是一个样子,它是在尊重历史中发展完善的。这条街的历史其实保存得比较完整,活化哪个建筑都能找到线索,奥谢金斯基大楼就是鲜活的证明。”
正如家乡作家迟子建小说所写:哈尔滨最迷人之处,就是各城区的老建筑。它们是散了页的建筑史书,每一页都是辉煌。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鞠红梅文/摄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