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值收获的季节。近日,记者走进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种植场,从高处俯瞰喜稻美嘉种植基地,稻田里披上了金色的盛装,金黄的稻谷摇曳在秋风中,一串串黄灿灿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日暖阳下,工作人员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茬茬饱满的稻穗“吃”入“腹中”,割穗、脱粒、排草、筛选……不一会儿,收割机就“吃饱”回到稻田边,一粒粒金黄色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运粮车车厢里堆满了稻谷,现场呈现出一幅繁忙的丰收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9月26日开始收割,到今天已经完成28垧地收割了,其中种植稻花香品种的14垧地已经全部收完,还有12垧地未收割,预计10月8日就能全部收完了。”吉林省喜稻美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杜晓民介绍说。

种植之前采用休耕、生物沤肥,种子培育运用“生物-矿素法”静电种子包衣技术,水稻生长过程中选择人工薅草,秋收后秸秆还田。经过两年的高标准整理及生物技术下的种植,喜稻美嘉目前已实现稻田生物多样化,青蛙、泥鳅、白鹭等动物在稻田间栖息,真正恢复了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从无到有,从种到收,喜稻美嘉一直高标准、严要求,种出了健康、美味的大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稻美嘉的丰收场景,只是九台区红光村种植场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光村的276公顷水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破田埂连片成田的传统模式,“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综合性建设,红光村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全村的耕地整合到一起,粮食产量提高10%、肥料利用率提高2%、灌溉效率提高7%。”村党总支书记李在德说。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标准,红光村改善了水稻生产,水稻种植实现统一育苗、整地、播种、管理,增加了水稻产量。推广水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技术,既减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稻米新鲜度及食味感。

放眼九台大地,一片美好的丰收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