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有一条基本常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目前为止,经国家同意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墓共有22处,主动发掘的只有两处,少得可怜。

帝王陵墓作为古代最高规格的墓葬,集当朝政治、社会风俗、文化艺术于大成,是宝贵的考古资料。一座帝王陵的价值,无法估量。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发掘更多的帝王陵墓呢?

其实,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并没有“不主动发掘帝陵”这一规则。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就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下发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到了后来,周总理对发掘帝陵这件事非常排斥。历史学家吴晗找到周总理,问他要四十万发掘长陵时,周总理冷冷地说:“我对死人不感兴趣。”

这句话说得不可谓不重。那么,为什么周总理会转变态度呢?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背后,有哪些隐情?

发掘定陵:考古界无法挽回的悲剧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成为了考古界的“禁区”,谁都不敢碰。目前,我国主动发掘的帝陵只有两处,一处是殷墟王陵,另一处是定陵,都是在六十年代之前发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墟王陵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也是我国第一次主动发掘的帝王陵。考古工作者们从1928年就开始挖,挖了十几年,司母戊鼎就是从这里挖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要挖殷墟王陵呢?是因为当时的学者想要寻找甲骨文和商代都城。再加上,当时从国外传来了新的考古方法,考古学家们想通过发掘帝陵来寻找新的考古资料。

那时候,从政府到民间,都没有“不能主动发掘帝陵”的概念,所以殷墟王陵在劫难逃。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继爆发,也没人关注考古了。所以,很多帝陵的发掘都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定陵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陵属于帝陵中少有的,倒霉的那一挂。如果说殷墟王陵是命中注定要被挖,那么定陵就是天降横祸,无妄之灾。因为从一开始,考古学家们想挖的就不是定陵,而是长陵。

长陵在明十三陵中排行老大,占地面积足有120000 m²,配殿、明楼、宝顶等建筑保存得非常完好。明成祖朱棣和仁孝文皇后徐氏就长眠于此,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挖出来,得以安眠。

和明成祖夫妇相比,葬在定陵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下场那叫一个惨。

1955年,垂涎长陵已久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请求周总理同意他们发掘长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里给出的理由是,朱棣是明太祖的儿子,殉葬品肯定很多。历史学家们可以用这些实物来研究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发掘工作完成后,还可以在上面建立博物馆,将出土文物都陈列在里面。不仅能对群众进行阶级教育,还能丰富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

报告最后的署名为: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

人名太多,都是当时的文化界巨擘,不用一一了解,重点看两个人就行了:吴晗和郭沫若。因为他们是这项提案的发起人和最大支持者。

郭沫若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头衔还挺多的,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能掺和进来也不奇怪。那么这个吴晗又是何许人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晗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胡适、顾颉刚和傅斯年等民国大家都很器重他,姑且算是一个行业大拿吧。最重要的是,吴晗是北京市副市长,能量有多大,不用多说了吧。

吴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明史,对长陵不可能不心动。郭沫若作为知名学者,求知欲旺盛,对长陵里的未知事物也保持着高度热情。他俩凑到一起一商量,就把发掘长陵提上了日程。

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得知吴晗要发掘长陵,纷纷大惊失色,想方设法地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是,现在的国家根本不具备发掘长陵这种大规模陵墓的条件。一旦长陵重见天日,相关文物的保存和修复都将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

简单来说就是,长陵可以挖,但不能现在挖。条件不成熟,不是糟蹋东西吗?

然而,吴晗并未把郑振铎和夏鼐的劝告听进去。他认为,新中国都成立六七年了,第一批考古方向的学生已经毕业,完全可以胜任长陵的发掘工作。

总之,对于吴晗来说,长陵,他是挖定了。

很快,国务院批准了郭沫若和吴晗提交的申请报告,长陵发掘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里设置了一支考古发掘工作队,专门负责发掘工作,队长就是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的赵其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赵其昌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但很快,残酷的现实就把他打击得精神恍惚:工作队顶着寒风找了几个月,都找不到长陵的墓道口!

连入口都找不到,还挖个啥?挖空气吗?

赵其昌愁得整夜都睡不着。找不到墓道口,放弃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委员会不就成笑话了吗?但是再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怎么办呢?

赵其昌想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办法:不挖长陵,挖别的帝陵不就行了?找个规模小一点的,好挖的,就当练练手嘛,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于是,定陵就成了这个倒霉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5月,定陵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次年5月19日,定陵的玄宫正门打开,万历的棺椁和陪葬的无数奇珍异宝现于尘世。以此为起点,中国考古史也揭开了悲怆而惨淡的一页。

起初,负责发掘的工作人员虽然动作生疏,但都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发掘工作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若是一直这样倒也罢了,但定陵不是一般的倒霉,开挖后不久,就碰上了一场政治风波。

事实证明,当时局不稳定的时候,文化不仅得不到任何尊重,还会成为野心家的工具,被肆意搓圆捏扁,最后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定陵就是如此。

在政治风波的影响下,定陵的发掘工作磕磕绊绊,一波三折。文物保护这一块儿,更是做得一塌糊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葬的鲜艳木俑变形变色,成为灰扑扑的一坨。陵墓内混乱不堪,各种文物像垃圾一样被随意丢弃,散落一地。光鲜亮丽,姝色无双的绫罗绸缎没有得到及时保存,全部腐烂、霉变,像一堆烂树皮。

最令人痛心的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相关部门以“棺椁太旧,有碍观瞻”为由,做出了复制品。至于那三具金丝楠木棺材,则被扔到了深山老林,不知所踪。

可怜的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死后还要被曝尸仓库。惨,太惨了。

总而言之,定陵的发掘工作历时两年多,耗资40余万元,最后的结果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一地鸡毛,考古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晗作为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之一,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越挫越勇,甚至准备再次染指长陵。

这一次,他会如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