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阳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为推动“强省会”和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城市、旅游名城和“中国数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近年来,贵阳贵安为做强文旅经济、做好“六爽”文章,积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为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贵阳贵安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建立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扎根人民、深入基层的文艺演出,让文艺的百花园为人民绽放。前不久圆满落幕的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成功吸引现场观众6000人次、线上观众650万人次,其中,7场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的“三进”演出,更是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以音乐之名,奔赴一座城的游客在享受音乐狂欢的同时,也收获一段充满“音符”的旅行时光。
游客 黄檬:我觉得很新颖,这种环境下,有灯光的配合,不但是一种听觉的享受,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我们这次带着小朋友来就是接受艺术的熏陶。
黔贵之美,美在青绿。尽管已经入秋,在暑期就是热门打卡目的地的贵阳市地标性建筑——甲秀楼,旅游热度依旧不减,沿河两岸的满眼青翠与古色古香的甲秀楼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错峰出行的游客纷纷前来追寻秋高气爽的旖旎美景。
深圳游客 王紫:我从深圳过来,这个季节错峰出行,贵阳比深圳凉爽多了。刚好今天来这边看看甲秀楼,人文底蕴挺深的。
在这些火热的文旅活动、景区景点背后,是贵阳贵安“六爽”全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打造多元化的文旅新场景、厚积薄发的缩影。当下“味蕾游”正逐渐兴起,紧紧抓住美食这一流量密码的贵阳贵安,不断优设施、增项目,让因“食”而动,为“吃”而游,成为游客来筑的原动力。9月20日,作为贵阳美食集聚地的民生路好吃街正式开街,丝娃娃、遵义米皮、糯米饭等上千款贵州非遗和老字号特色美食集聚于此。开街首日,客流量就达4万人次。
广西游客 卜莉娜:我是从广西南宁来的,来旅游玩一下,听说贵阳最近很火,所以我们来看一看,觉得非常热闹、干净、有规划,我觉得挺好的。
出门而“旅”,鉴赏为“游”。为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贵阳贵安积极顺应从短暂的“都市游”拓展为“深度旅居”的市场发展,“谋”字在前,“干”字当头,推动民宿产业呈现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走进息烽县流长镇龙泉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纵横,清澈的乌江边,一栋栋特色民宿依山坐落。国庆期间,“又见乌江”民宿房间订单不断。
“水东乡舍”“又见乌江”民宿负责人 吴远恒:我们国庆的预定量已经达到了90%,从3月1日到目前为止,我们累计的营收约124万元,住宿人数约8000人,累计接待的人流量约8万人,给当地的这些农特产品和农村合作社带来的营收约40万元。
今年1月至7月,贵阳贵安旅游人数超1亿人次,同比增长13%。“一亿人来过贵阳”成为真实存在的旅游业繁荣景象。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秋”假日,贵阳贵安90余场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轮番上演,全市43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7.2万人次。近日,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大熊猫·绿色旅游发展指数发布会”上,贵阳市成功上榜全国10个“绿色旅游实践优选目的地”。
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琳:全市文旅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锚定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健全加快文旅经济发展机制,健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以改革的思维抓好旅游资源的开发、抓好旅游客源拓展、抓好旅游服务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推动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来源|知知贵阳
编辑|卢珊
统筹|吴亚鹏
编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