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胜利闭幕,全体代表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在瞿秋白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从此,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百年之后,《国际歌》早已成为符号化语言和崇高理想象征,如烛炬星火指引前行。歌曲代表的精神融入无数音乐作品,观照崇高的理想追求。2023年,“90后”作曲家龚天鹏与瞿秋白跨越百年“同声相应”,以《国际歌》为灵感与素材创作交响曲《追光》。

2024年9月27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交响曲《追光》首演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成功举行,首演引起极大轰动,赢得观众和业界权威专家高度的赞扬。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指导单位和广州交响乐团推动《追光》的创作,是承担铭刻民族历史、赋形民族精神重大文化责任的体现,广交将以这部作品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见证了这部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他表示,《国际歌》在中共三大唱响,意义深远,是促成这次创作最根本的动机:“指导单位和广州交响乐团都希望成就一部‘能留下来的经典作品’。因此,从委约之初,我们和作曲家反复酝酿、推敲、采风、试奏,不硬赶时间节点,务求惟精惟一,再现百年砥砺的初心。”

龚天鹏借鉴古典主义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对标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史诗性的叙事,融入人声的运用,在继承交响曲创作传统的基础上,以《国际歌》旋律、歌词,以及广东音乐为素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和精神境界。“《国际歌》的艺术价值和政治价值可以等量齐观;作为一首歌曲,它的词与曲同样上乘、伟大。从创作的角度看,《国际歌》音乐特别适合发展、延伸、壮大......”龚天鹏对《国际歌》理解透彻,但并没有止步于一成不变的“引用”,对歌词文本的运用更是法古却不泥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响曲《追光》脱胎于《国际歌》,诞生于广州,以逐光前行得名,因城市出彩生光。“在创作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交响曲《启航》时,我到全国多地采风,第一站就是到广州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龚天鹏深知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他的心目中,这是一座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城市。

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体现在广东音乐之中。催人奋进的《赛龙夺锦》、生机勃发的《旱天雷》、高洁润美的《平湖秋月》......这些都是广东音乐的经典作品,也都在这部交响曲中都得到匠心独运的创新发展,焕发新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曲家龚天鹏在《追光》首演现场。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部作品,广州交响乐团作出了精心的安排,付出巨大的努力。前期排练工作由广交新任常任指挥、同为“90后”的崔琳涵担纲:“和乐团排练的时候,内心就很有共鸣,心理上很接受、很认可这部作品,因而排练效率出奇地高。作品中动人的旋律、升华的结局、丰富的语言,总有一点能触动到你,直抵人心,无问东西,就像龚天鹏在首演前说的那样‘肤色有黑白,血液有黑白吗?’”

在首演音乐会上,广交音乐总监黄屹带领乐团极尽精微的洞察,挥洒洋溢的灵感。第一乐章历史叙事的沉雄刚健,第二乐章绿水青山的动人心魄,第三乐章人文风俗的生机勃勃,第四乐章理想之光的精神感召......格局与细节彼此洞见,共同筑起蕴含信念与艺术的巍巍殿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陈思昂深受感动:“这部作品既古典,又浪漫,且深邃。我们聆听音乐,也是见证历史。”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作曲家王珂琳教授表示:“音乐既有冲击性的元素,也有温暖情怀,指挥对乐队力度、节奏的处理恰如其分。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广交和龚天鹏的追求和抱负。”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罗洪教授表示:“关于《追光》,作曲家对广东音乐的融合重塑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往后能继续创作出更多反映广东、广州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交响乐的宏大叙事,讲好广东故事。”

陈擎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广州交响乐团以原创委约作品为繁荣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些内涵厚重、主题深刻、风格多彩、旋律动听的交响乐作品,正是广交奉献给这个时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奉献给中国交响乐事业的炽热心声。”

南都记者朱蓉婷 摄影:梁智辉、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