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因继承其父亲田婴的爵位,封地在薛邑,所以当时人们称之为薛公,孟尝君是他的谥号。
战国时的四大公子都以爱好养士闻名,也就是招揽天下英才。在周代,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没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士只能给大夫或者诸侯打工。而且由于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所以士又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老板,而老板也可以选择员工,双向选择,来去自由。战国四公子就是老板中最受欢迎的四位。他们每人养士都达数千人。这些士或能文,或能武,或善辩,或善算,总之个个都是能人,也就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

四大公子都养士,但孟尝君的士却在历史上名声不太好,即所谓“鸡鸣狗盗之徒”。盖因为孟尝君爱才的名气大,天下士人都来投奔,孟尝君也是海纳百川,无论贤愚,一律接纳。

那么问题来了,孟尝君是真的如历史记载的那样收了些鸡鸣狗盗之徒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人们之所以说孟尝君收了鸡鸣狗盗之徒,根据就是《史记·孟尝君列传》的记载。大致的过程如下:受秦昭王的邀请,孟尝君从齐国来到秦国做起了秦国的宰相。后来秦国有人向秦昭王进谗言说孟尝君虽然贤能,但是他是齐王的同宗,现在当秦国的宰相,谋划事情肯定先替齐国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昭王要杀孟尝君

于是秦昭王随后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还将他软禁了起来,图谋要杀掉孟尝君。孟尝君得知秦王要谋害他,情急之下派人找到昭王的一名宠姬请求搭救。这名宠姬答应去向秦昭王求情,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这件狐皮裘价值千金,世上只有一件。可惜孟尝君刚到秦国的时候就把它献给了秦昭王。现在宠姬想要狐皮裘,这可让孟尝君上哪弄去呢?一时间孟尝君愁眉不展,问遍了手下的门客,都说没有办法。可就在这时,一名平时默默无闻能力很差的门客挺身而出,解了燃眉之急。原来这名门客虽然能力差,但却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偷盗。而且他偷东西的方式很特别,就是披上狗皮装成一只狗,再行下手。于是这位披着狗皮大衣的门客,趁着黑夜偷偷潜入了秦昭王的库房,盗回了孟尝君那件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狐皮裘

狐皮裘一到手,那名宠姬立刻发动感情攻势,成功劝说秦昭王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被释放后,立刻带着门客急匆匆逃出城关,夜半时分来到了函谷关前。

此刻咸阳城的秦昭王已然后悔,派出的追兵正驾快车火速追赶。按秦国关法,不到鸡鸣不得开关。孟尝君当然知道秦法的严苛,面对前面黑沉沉紧闭的函谷关,想想身后秦昭王如狼似虎的追兵,孟尝君走投无路,顿感无比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沉沉的函谷关,只待一声鸡鸣

可就在这紧急关头,又一位平时默默无闻能力较差的门客挺身而出。此人别无他能,只会模仿鸡鸣。于是这位老兄引颈弄嗓,一声长鸣,顿时十里八乡万鸡齐鸣,好不热闹。鸡鸣则关开,孟尝君一行得以顺利出关。也许秦军守关的兄弟们都还在纳闷,今天的鸡叫怎么这么早?但无论如何孟尝君算脱险了。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那两位默默无闻能力较差的门客——所谓的鸡鸣狗盗之徒。

仔细回味孟尝君脱险之全程。我们发现,鸡鸣应该无疑,但狗盗却存在问题。
秦昭王的宠姬有能力说服秦昭王释放孟尝君,说明她十分得宠,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向秦昭王索要狐皮裘。要知道狐皮裘只是价值千金,孟尝君可是无价之宝,向秦昭王索要狐皮裘肯定比游说他释放孟尝君要容易得多,可她为什么偏偏要选择难题呢?这肯定说不过去。所以有人怀疑,所谓狗盗之徒根本不存在。
但此事记载于《史记》,司马迁的《史记》又是历来史家公认的信史,太史公虽然在人物刻画和语言描写上多有发挥,但基本史实应该不会错。也就是说这位狗盗之徒历史上应该真实存在。可又怎么去解释关于宠姬的疑问呢?
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宠姬之前不知道秦昭王已经得到了这件白狐皮裘,因此才向孟尝君索要。
另一种可能:宠姬头脑有问题,脑筋不会急转弯。
从宠姬能够得宠来看,头脑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那么第一种可能的几率就十分大了。无论是哪种可能,宠姬最后都得到了狐皮裘,只不过日后那宠姬穿着华贵的白狐皮裘在秦昭王面前显摆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见秦昭王会有什么反应,那可真是既尴尬又可笑还无比危险的场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宠姬下场如何

这位宠姬后来的下场我们无从得知,也许她会丢掉性命,也许她会因此失宠,也许什么都不会,不过无论怎样,青史上不会有多余的地方留给这样的小人物,尽管他可能已经改变了历史进程。
结论:孟尝君之鸡鸣狗盗之徒应该确有其事。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