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烦躁的下午,友人推荐了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的《影武者》。

花了几个小时细细观看之后,真是为那些在时代的落幕中,无所适从的替身悲哀。

影片中武田信廉的那句“有主人,影子才有意义,主人死了,影子便该何去何从呢?”

“替身”政治,不仅存在于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也存在于西欧诸国,更存在于泱泱华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台面上的政治家,个个勾心斗角,稍不留意,就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出于对权力的丢失,政客们往往会费尽心机找一个容貌相似、善于模仿的“替身”,代为出席一些危险系数高的政治活动。

有人会说电影是电影,可现实却更加荒诞。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有过两个替身。

他们的下场各有不同,第一个因遭到宋美龄的厌恶,遣散回家,继而病亡;另一个则压根没有露面的机会,被孔二小姐“福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替身的需要

民国时期,政坛风气混乱不堪,不同党派只要牵扯到利益,就会互相攻伐,且使用的手段毫无下限。

在革命党中,开暗杀之先河的不是别人,就是蒋介石。

彼时,陈其美和陶成章不和,双方既有私仇、也有公怨,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1912年1月14日,充当陈其美小弟的蒋介石于凌晨两点,伙同另一凶手王竹卿,趁着茫茫夜色,潜入广慈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两人直奔陶成章休养的头等病房,喊了两声“陶先生”,证实受害人身份。

陶成章想都没想,下意识“嗯”了一声。陶成章刚转过身子,他们就立即开枪射击,子弹呼啸而过,从左颈喉管旁深入脑部,当场毙命。

得手后,蒋介石和王竹卿匆匆逃走,消失于黑夜。

可以说,蒋介石就是以暗杀扬名于上海,制造了革命党人内部第一桩血案。

从此,后继者纷纷有样学样,不仅不以之为耻,反而成为吹嘘自己的光荣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蒋介石掌权的时候,他的地位并不十分稳固,一些军阀表面服从,实则内心都想取而代之,因而也派遣了一些杀手,试图刺杀蒋介石。

比如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群龙无首,内部右派势力就肆无忌惮活动起来,公然组织了“南堤小息俱乐部”,经常在“文华堂”集会,进行密谋策划。

他们拟定了一个暗杀的名单,第一个就是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还有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总长蒋介石。在廖仲恺遇刺之前,蒋介石就遭到过刺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蒋介石从广州北校场的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回城里办事。乘坐的汽车前,插有一面青天白日的小旗子。

当汽车开动时,司机发现发动机有毛病,下车进行修理,耗费时间过长。不耐烦的蒋介石等不及,就改乘另一辆离开。

不料,后一辆插有青天白日小旗子的汽车,驶过东坡楼附近时,竟然遭到来路不明的一伙人的猛烈袭击,油箱被打坏,两名卫士当场死亡,卫士排长黄文友也受伤,趁乱逃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消息后,蒋介石大怒,派粤军第四军代理军长梁鸿楷进行调查。发现幕后主使竟然是当地驻军杨锦龙的命令。

随后,蒋介石命令梁鸿楷逮捕了杨锦龙,下属部队归梁鸿楷管辖,不久还并将杨锦龙枪毙。像这样的刺杀,可以说数不胜数。

蒋介石深感不安,迫切需要一个影子替身,在一些时刻替代自己出席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