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附近,雨越下越大、雷电声越来越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雨声和雷电声中多出了爆炸声和枪炮声;紧接着大群湿淋淋的军绿色身影在火光中影影绰绰,坦克的轰隆声被掩盖,履带将泥水卷得四处飞溅;各种火炮不断喷着火舌,无数条弹道将夜空映的通红。

朝鲜战争爆发了!南北双方都说对方先开的火,谁先打的第一枪至今也没有定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北朝鲜人想用尖刀捅一下南朝鲜。”,他还觉得金日成敢打,是因为有中国的支持;但美国人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在忙着收复台湾,最不希望朝鲜打起来”。不过这个争论在第一声枪响之后已经没有意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战争爆发的原因没有搞清楚,但全世界都知道:战争爆发前七天,外号“不祥之鸟”、走到哪里就会带去战争和混乱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时任杜鲁门的外交顾问)亲临了三八线,审定了南朝鲜的北进计划,并留下了以后传遍世界的照片。

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杜鲁门欣喜若狂,立即下令第七舰队开赴台湾,并向世界宣告:“因为朝鲜内战,美国要出兵。”并表示这是为了阻止蒋介石对大陆的攻击。(这话虽然没有因果联系,但话却是杜鲁门说的,越读越觉得“不靠谱”)

面对这样的无耻行径,毛主席深知:靠讲话和抗议是赶不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1950年7月6日,经过八天的讨论,毛主席拍板决定——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决策为我国以后的发展带来了无数益处,但在当时却也是争论颇多:我们组建海空军,从紧张的财政中抽出大量资金购买飞机、培训飞行员,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解放台湾;但如今朝鲜战争爆发,如果在东北部署兵力以应对突发情况,就要抽调进攻台湾的机动兵力,这势必要推迟台湾的解放;这样一来,蒋介石就会喘过气来,以后再想解决就会十分棘手;如若不然,一旦朝鲜局势发生逆转,临时抱佛脚,在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成立东北边防军之时,斯大林许诺:只要美国人越过三八线,苏空军将为入朝作战的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但在东北边防军成立的第三天,斯大林来电询问我方是否已经部署完毕,并表示将提供一个拥有124架喷气式歼击机的空军师作掩护。同时电文最后提到:计划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让这个师教会中国飞行员,然后将该师的物资全部交给我方。细心而敏锐的周总理感觉到了电报中的问题,也觉察到了我空军发展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一边指示刘亚楼根据斯大林的承诺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一边复电表示感谢,同时微妙地坚持需要苏联派空军进行掩护。斯大林虽然同意了我方空军建设的具体方案,但却对空军出动与否只字未提。于是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1950年9月16日,朝鲜内务相朴一禹来到了安东,紧急约见东北军十三兵团的几位将领。身经百战的邓华等人一听就明白了,朝鲜人民军扛不住了!果不其然,朴一禹最后恳请中国出兵朝鲜。

那到底出兵不出兵呢?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唐高宗就曾经援朝抗日,明神宗在明朝实力不济的时候也坚持援朝抗日。从历史规律来看,我们同样应该抗美援朝,御敌于国门之外。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东北作为我国唯一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基地,对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毕竟经济建设还要依靠它。如果让人家打到家门口,则随时有失去这块工业基地的风险,且边境的几十万边防军哪也去不了,只能在那里守着。损失和消耗长时间积累下来很可能会超过一场战争的费用;生产建设也不得不无限期地往后推迟。

且一味退让只会让侵略者更加嚣张,第七舰队已经进入台湾海峡,美机已经开始轰炸我东北边境,甚至连商船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我山东外海的商船遭到了美海军的射击。

毛主席的压力很大,经过反复斟酌、研判,最终决定:出兵!

朝鲜战争看似朝鲜南北的较量,实则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此时处于下风的北朝鲜,让斯大林很着急:北朝鲜可以输,苏联的面子不能丢!斯大林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一筹莫展的他却束手无策,苏联经过二战的消耗已经外强中干,经不起大规模战争的折腾了。急得团团转的斯大林想到了中国!

1950年10月1日,在莫斯科休假的斯大林发来电报,建议我方立即出兵!10月2日,由于林彪、高岗坚持反对出兵;毛主席决定临阵换将。10月8日,彭老总喝过送行酒,名震世界军事历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诞生。同日,周总理飞赴莫斯科,敦促苏联交付武器。

见到周总理,苍老的斯大林第一句话就是:“苏联出动空军有困难,我们不能出兵。”周总理道:“我们本来有两种意见,一种出兵,一种不出兵......我们只要求苏联出动空军进行掩护,只要求苏联援助我们所需的武器弹药,踢动陆军轻武器的图纸供我们仿制。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您难道让我们用刺刀跟美国人拼命吗?”

斯大林松了一口气,同意提供飞机、坦克、大炮等装备,但空军需要等两到三个月之后才能参战;最后说道:“如果你们是在不愿意出兵,就让金日成到东北搞个流亡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觉得多说无益,就返回了莫斯科,请示毛主席。得知消息的毛主席气得眼睛都红了,“我们一出动就是几十万部队,他几百个飞行员都不肯出。说好的话又不算数,这不是釜底抽薪吗?”

毛主席召回了东北的彭老总,再次讨论要不要出兵。经过反复论证,得出结论:出兵更有利!一夜未眠的周总理终于得到了答复。

得到消息的斯大林,浑浊的眼睛湿润了,喃喃说道,“中国同志好啊!”

虽然流了眼泪,但钱还是要的。我抗美援朝的巨大牺牲以及巨额军费,对朝鲜是无偿的;但苏联却让我方贷款购买军火。为此,我们三年时间内总共欠下了三十亿人民币的军火款,直到60年代初才咬牙还清。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