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对儿子的叮咛

公元234年,两支大军在陕西岐山县的渭河两岸对峙。在河北岸扎营的,是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在河南岸扎营的,是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大军。诸葛亮的目标,是突破司马懿的防线,然后再一路向北,灭掉篡夺汉朝天下的曹魏,实现“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理想。司马懿面对来势凶猛的蜀汉大军,不敢与对手正面交战,采用了“深沟高垒”的战术,凭借坚固的防御系统固守,拒绝出兵与蜀军交战,两军在渭河两岸陷入僵持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塑像

蜀军远离后方,后勤补给困难。如果不能迅速突破魏军防线,很可能被迫无功而返。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了。前四次北伐,虽然都取得过一些战果,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都没什么成果。这一次,诸葛亮做了充足的准备,他甚至计划在这里组织军队屯田,与司马懿长期对峙下去。然而,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多年的征战,烦劳的政务、军务,无疑都损害了他的健康。在渭河南岸五丈原的军营里,诸葛亮感受到了“死神”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仍然是镇定的、冷静的。作为蜀国的丞相,他先对国事做出了安排:自己死后,谁可以接替处理政务,谁可以执掌军务,这支远征军如何安全撤回等等,都一一部署停当。

接下来,诸葛亮开始思考对家事的处理。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亮老来得子,这一年诸葛瞻才只有8岁。诸葛瞻虽然非常聪明,这固然让他到欣慰。但在这欣慰之外,却隐隐地有意一忧虑。不久之前,他在给大哥诸葛瑾的信中说,自己担心诸葛瞻早熟,恐怕将来难以成为担当大任的人物。

怎么办呢?诸葛亮决定,把自己一生亲身实践过的修身求学的经验总结一下,分享给儿子,希望他照着去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才能出众的君子。于是,他用简短的86个字,写了一封家书,作为临终前对儿子的叮咛。诸葛亮写完这封信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塑像

《诫子书》蕴含了诸葛亮一生智慧的精华。诸葛亮去世后,有人把这篇短文编入他的文集。从此,这篇短小的家书就以《诫子书》之名流传于世。1700多年来,无数有志之士把它作为自己修养的准则。许多人把《诫子书》中的一些语句或者全文写出来,挂在墙上,时时警醒自己;从古至今的许多书里,都收录了这篇短文,希望它在传播中教益读者;从民国时期开始,《诫子书》还出现在一些语文教材中,由老师对学生们宣讲。21世纪的初一语文书中,仍然保留着这篇《诫子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专门讲授过《诫子书》。他说:“这一篇《诫子书》,充分表达了诸葛亮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

《诫子书》到底说了什么?

《诫子书》讲的是修身养性的道理,开篇就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就是叫人成为一个“君子”。现在说起“君子”,许多人脑子里大概会觉得前面加上一个“伪”字。诸葛亮那个时代,君子的涵义是指具备“知、仁、勇”三种品性的人。诸葛亮认为,君子的修养,是通过“修身”和“养德”来实现的。

“修身”的秘诀,诸葛亮提了一个字“静”字,即“静以修身”。“静”是什么呢?就是让自己的心能保持安宁、冷静的状态,即《大学》里说的“静而后能安”。要做到“静”,不是让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躲清静”,而是要抛开一切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始终保持清醒、冷静和镇定,始终专一地把自己的精神贯注在自己要解决的事情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剧照

“养德”的秘诀,诸葛亮提了一个字“俭”字,即“俭以养德”。这里的“德”,不仅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它的意思是让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极高的修养。“德”为什么需要“养”呢?“养德”的意思和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相似,“德”源自人心中的一点点良知,通过不断“致良知”,不断把它扩充放大,就是“养德”。

接下来,诸葛亮又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既是对前面修身和养德的补充,同时提出“明志”的话题。“明志”,就是明确自己的志向。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为之事。”一个人没有志向,就像无舵之船、无缰之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事儿也做不成。

“明志”的秘诀,是“淡泊”二字,就是清心寡欲。这不是说人不应该有欲望,而是说要克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譬如某人想读书学习,书拿在手里,一会儿想看看微信,有没有人联系自己;一会儿想刷刷,看看有趣的视频。这样三心二意,是学不会什么东西的。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立志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名相名将。为实现志向,他宁可自己亲自下地耕种,也不急着出去游说诸侯,博取一时的富贵。

“致远”,说的是人要能够钻研学问,达到它的精微之处,真正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不是粗枝大叶,似懂非懂。“致远”的秘诀,是“宁静”二字,也就是前面说的安宁、冷静的心态。历史学家范文澜谈到做学问时曾说:“板凳要坐十年冷。”人有了坚定的志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哪怕落在别人后面,也只是一时之事,不会永远那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讲完“心”的修养后,接着讲要增长才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须静也”,是指前面说的心态修炼,这里再次强调要“静”。“才须学也”的“才”,是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才干;“学”是指学习。诸葛亮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广才”,即让自己的才干越来越多。下面一句,他又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坚定的志向,是没法学有所成的。

诸葛亮随后谈到修身、求学容易犯的两种错误:“淫慢”和“险躁”。

“淫慢”,和“淡泊”相对,是指人的懈怠和傲慢。当一个人修身、求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小有成就的时候,很容易就懈怠下来,或者觉得自己有些才干了,就傲慢起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人的志向不坚定,心不宁静。诸葛亮指出,这样的人无法“励精”,也就是说,他不能振奋精神继续增长才干,最后往往落得个半途而废的结果。

“险躁”,和“宁静”相对,是指人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修身、求学。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在修身、求学的时候,总喜欢“抄近道、走捷径”,还有的孩子性子急、脾气暴,这些都是“险躁”的表现。说到底,这也是因为心不够“静”的原因。诸葛亮指出,这样的人无法“治性”,也就是说,他不能控制、调理自己的个性,也很难收到才干增长的结果。

诸葛亮正面讲完后,又从反面讲了不修身、不求学的后果:一个人没有立志,不去修身,不去求学,那么他的人生就像秋天的枯叶一样,随意地飘落到地上,任人踩踏。他不能继承前辈留下来的事业,只能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破房子里,那时候再去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这就是古诗中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如果不早点修身、求学,最终混成个倒霉样子,谁还有什么法子呢?

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者,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中国文化中智慧的化身。在《诫子书》中,他用短短86个字,高度凝聚了自己的修身经验,把智慧留给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