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三峡工程最牛钉子户,10多年始终不肯搬走,结局如何?

1992年,三峡工程最牛钉子户,10多年始终不搬走,不管村干部如何劝说,她始终不同意拆迁。

三峡大坝建设过程中,总共有113万村民移民,唯独一个叫张秉爱的农妇不愿意搬迁,就连国家出面也拿她没办法。

有人说张秉爱想捞到更多的拆迁款,也有人说在国家工程面前,张秉爱分不清轻重。

张秉爱为何迟迟不肯搬走?她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一 拆迁

1992年,湖北秭归县发生了一件怪事,村子里经常出现一些穿着考究的人,村干部对于他们的到来十分热情,这让很多村民都不明所以。

村民们开始讨论,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秭归县一带的村子地势低,农田比较平坦,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外人很少来这里。

如今一次性来了这么多人,村头村尾都在讨论这些人,有胆子大的到处打听,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这些人竟然打算将村民们撵走。

按照计划,整个秭归县靠近长江的区域,全部都要搬迁,移民到下游董家镇去居住。

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搬迁、拆迁等词语,这些人为什么要赶村民走?

村民们越想越气,开始谴责这批人,但没过多久,风向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村里还有一些有文化的人,他们从村干部那里得知:

国家要在此地搞一个大工程,好像要建一座大坝,名字就叫做三峡大坝。

正因为建大坝,所以才不得不让他们进行移民,说是移民,其实也是为了这些村民。

湖北秭归地势平坦,这是一个优点,同时缺点也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洪涝、水灾严重,每逢雨季,或者是夏天,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轻则淹没农田,重则带来财产生命损失。

几十年来,村民们不堪其害,可人类在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他们没有办法规避洪水,只能把房子修到更高的地方。

如今听说国家要修大坝,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洪水洪灾,也就是说,大坝一建成,河流两岸的洪涝次数将大大降低,对老百姓而言,完全是一件好事。

更关键的是,国家还给移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人力上,村干部连同县城干部,对移民进行了批次划分。

按照水位深度,175米以下的村宅将全部被拆掉重建,村民也必须外出,而135米以下的更加危险,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必须尽快搬出,他们也就成了第一批需要搬离的村民。

整个流域旁边,总共有100多万村民,他们分批次,按照不同区域划分,开始有序往外搬。

搬到新家园后,国家还给予了许多补贴,名誉上,移民们会受到褒奖,落到实处,他们还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拆迁金,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对于世代务农的村民们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尽管远离家乡恋恋不舍,但三峡大坝毕竟是国家工程,牺牲小家为大家,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再加上国家给足了补助,不少移民纷纷配合起行动,从1992年到1994年,第一批村民已经搬离了此地,到了1996年,三峡大坝已经开工,几乎所有村民都迁移了出去。

唯独在秭归县的一处小村落里,还有一个农妇不愿意离开,这名农妇就是张秉爱。

张秉爱的家在135米水位线之下,她应该是第一批需要移民的村民,可从头到尾,4年时间过去,张秉爱始终不愿意搬走。

甚至到了2003年,张秉爱也依旧坚持不动,在113万移民中,张秉爱一家成了唯一的钉子户。

这让很多人都想不通,张秉爱为什么不愿意搬走?她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秉爱为什么会成为钉子户呢?这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人们主要有两种猜测。

一种是为了索要更多拆迁款。

三峡大坝是一项大工程,涉及100多万拆迁户,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拆迁,对于每个搬迁的村民,国家都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这也是村民们愿意拆迁的动力之一。

像张秉爱这种坚持不搬的,村干部往往多次走动,为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很多人便认为,张秉爱是故意不动身,以此来拖延时间,让国家给予更多拆迁款。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张秉爱拎不清事情的轻重。

长江沿岸的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一下子全部搬走,大家都有思乡情结,很难适应新环境,不愿意搬走是合乎情理的。

但三峡工程是惠及全国的大工程,也是长江流域发展的基础,同时还是江南地区的大项目,是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审批的大方案,在大国面前,张秉爱却坚持不搬,这显然有些愚昧。

国事和家事,究竟孰轻孰重,张秉爱似乎并不清楚。

至于张秉爱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她不搬走的原因,很可能跟张秉爱的家庭有关。

张秉爱是从外地嫁到这里来的,长江地区有个奇怪的规矩,那就是山上的人,以嫁到山下去为荣。

一方面,山下靠近长江,交通更方便,农田种植更发达,另一方面,山下的人赚到的钱更多。

放在80年代,山上的人赚1个工分,只能兑换到2毛钱,可山下的一工分却能兑换2块钱。

巨大的利润差,让很多人挤破了头都想嫁到山下去,张秉爱的父母也不例外,眼看张秉爱到了出嫁的年纪,父母便想方设法在山下寻找好人家。

张秉爱家里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拿张秉爱换取一笔丰厚的彩礼,可山下的人家有限,到处都是嫁到这里来的女孩,他们不缺媳妇,也不缺彩礼。

张秉爱家境贫穷,并没有什么优势,父母选来选去,只选中了一个残疾人愿意娶张秉爱。

父母看重这家人的彩礼,而残疾的那户人家,则是打算早点给残疾儿子找个媳妇,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张秉爱的婚事也被定了下来。

八月25号,张秉爱甚至还在下地干活,26号她便穿上了婚服,27号张秉爱成功嫁到了山下。

看着面前滚滚流淌的长江,张秉爱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

对于残疾的丈夫,张秉爱没有感情,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到了80年代的时候,张秉爱已经怀上了孩子,没过多久,她便生下了一男一女。

有了孩子的牵绊,张秉爱的心终于定了下来,在湖北秭归的小村庄里,张秉爱每天外出种地,家里的丈夫行动不便,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张秉爱的肩上。

几十年中,张秉爱省吃俭用,努力供儿女们吃喝,日子虽然过得贫穷,但也勉强过得去。

1992年,张秉爱第一次听说村里要拆迁,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为了说服她,村里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可谁能没能劝动张秉爱。

有人告诉张秉爱,她家里的位置在135米水位线以下,如果不尽快搬走,要不了多久家里就会被洪水淹没。

张秉爱认为这是胡扯,她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家里还没被洪水淹过,就这样,张秉爱一直坚持到了1996年,村民们全部搬走,只剩下她一个钉子户。

没人知道张秉爱为什么不搬走,她到底在坚持些什么?如今张秉爱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113万村民开始陆续往外搬,到了1996年,移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唯独张秉爱一家,始终不愿意搬走。
张秉爱不听任何人劝告,她认为自己的家就在这里,除了这里,她什么地方也不去,至于村干部说的水灾,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三峡大坝开工,上游水位增加,张秉爱的家园也受到了影响,在连续暴雨下,水位猛涨,直接淹没了张秉爱的家。

村干部赶来抢险后,又接着对张秉爱进行劝说,本以为张秉爱会逐渐动摇,可她却依旧不愿意搬家,甚至只是将家园往山上挪了挪。
用张秉爱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她嫁过来这里,她就是这里的人,靠着种地她养活了两个孩子,一旦搬走,她没办法适应新环境,在新的村镇里,她又该靠什么来养活孩子呢?
村干部表明,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可不管村干部怎么说,张秉爱依旧不肯动身。
就这样一直拖了好几年的时间,张秉爱的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这时候张秉爱就遇到了难题,如果不搬迁,孩子的户口问题就没办法解决,没有户口就读不了书。
看着张秉爱为难,孩子们告诉她,就算不能读书,她们就趴在学校门口偷学,一定不会让张秉爱为难。
孩子们的听话懂事,让张秉爱更加坚持,一转眼就到了2003年,100多万村民早已搬离了原来的村庄,在新的家园中,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此时三峡也即将完工,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档节目特别邀约了一些移民,并在电视上对他们表示感谢。

没有他们的让步,三峡大坝就不会修建得如此顺利,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小家,成全了国家。
这100多万移民中,当然不包括张秉爱,张秉爱依旧在半山腰上坚持,当村干部再次劝说她时,她给出的理由是,丈夫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搬迁要长途跋涉,对丈夫来说是个无法逾越的难题。
再加上她已经在此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本人也不愿意搬走,谁也不能说服张秉爱,她就这样成了三峡最后的钉子户。
2003年,张秉爱的儿子高考落榜,一家人希望落空,家庭也陷入贫困中,好在国家给了张秉爱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的孩子得以去到新疆当兵,靠着当兵的补贴,家里的负担这才减轻了一点。
可即便是这样,张秉爱依旧不愿意搬走,事情的转机还是2003年的一场洪水,在洪涝中,张秉爱的家再次被淹。
这一次张秉爱已经无力重建家园,在国家的帮助下,她得到了4800多块的补偿款,张秉爱本想继续将家修到山上去,年迈的她无法完成这项工作,她只能选择搬迁。
就这样,张秉爱终于同意了动迁,可这时候距离搬迁,早已过去了11年时间,许多村民已经安家立业,唯独张秉爱,比他们延迟了十年时间才移民出去。

这11年里,张秉爱过得十分艰苦,家徒四壁,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稍不注意还会被洪水冲毁,相反,再看那些第一批搬出去的村民,他们在新的村镇里养家糊口。
尤其是三峡大坝完工后,当地就业岗位增多,农业空前发达,许多村民都靠着农业发财致富,比起以前的生活来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搬迁之初,人人都舍不得家乡,但在十几年之后,村民们普遍过得比以前更好,洪水、洪涝也成为了过去式。
如果张秉爱早一点搬出来,恐怕也能早一点享福。
三峡工程就像是时代的一粒沙子,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就成了一座座大山,好在这些大山都是帮助人民的,有了三峡大坝,数以万计的村民们才逃离了洪灾。
这些为了三峡工程而让步的村民们,值得我们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