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南地区
长江中游
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东、西、北三面环山
中部为被称作“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
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
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省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子湖北省最宜居的7座城市,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第7座:十堰市
别称车城
湖北省辖地级市
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是毗邻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汽车科研,医疗卫生,商业集散,交通枢纽,旅游文化,生态控制中心
被誉为中国卡车之都
位于中国版图雄鸡心脏部位秦巴山区汉水谷地
北抵秦岭,南依巴山和汉江
十堰市有”世界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三张世界级名片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截至2023年,全市辖8个县级行政区
总面积:2368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39.21万人
获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候鸟养生之都”等荣誉
十堰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和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
市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
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
此外,十堰市还注重生态产业的发展。市内大力发展以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如林业和中药材种植、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生态建材等,这些措施为当地营造出绿色生态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十堰市的宜居性
第6座:荆州市
古称江陵
湖北省辖地级市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
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
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江中游交通枢纽和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织基地
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史长达5000年,自古以来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
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
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截至2022年4月,荆州市共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620.37万人
获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
荆州市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良。荆州市建成了完善的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率达到41.8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96平方米
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
许多优质的校区配备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幼儿园、学校和医院等设施
美食文化非常丰富,小吃种类繁多
早餐就有50多种
生活节奏相对较慢这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享受时光,感受到生活的宁静和舒适
第5座:咸宁市
别称桂花城
湖北省辖地级市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长江中游南岸
与湖南、江西接壤
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市境区位适中,交通便捷
128千米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京广、武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贯通南北
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截至2021年,全市共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0033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03.61万人
获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
咸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全市林地面积广阔,三林覆盖率高
空气质量优良,自然风光优美
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生态平衡典型代表
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三国赤壁古战场、隐水洞地质公园等著名景点,适合游客进行自然探索和历史文化体验。此外,咸宁还以温泉资源丰富著称
为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
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房价、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较低
适合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生活
第4座:恩施市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上游
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抗战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置于此
雍正六年(1728年),取皇恩泽布施地之意,改名恩施县,1981年11月,设立县级恩施市
境内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44个,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1.12%
以土家族居多,苗族、侗族居次
境内旅游资源众多,如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恩施土司城等景观
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引起光、热、水的再分配
构成错综复杂气候资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
年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
截至2023年6月,恩施市辖5个街道、6个镇、7个乡
总面积::3971.5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9万人
获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地区、世界硒都”等荣誉
全年平均气温适宜,在16℃左右
最热的夏天平均气温也只有24°C左右,最冷的冬天也仅零下1-2°C,气候宜人
恩施市依山傍水,海拔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丰富
文化底蕴丰富,保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恩施土司城,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恩施市的民俗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
在城市建设方面,恩施市不断改善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
近年来,恩施市通过新建或改造公园、街头绿地等措施,提升了城市的绿化水平
第3座:襄阳市
曾用名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
地形大体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东部低山丘陵等三个基本地理单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资源较丰富,不少品种储藏量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襄阳市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
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襄阳城是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
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
著名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
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
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是华北、中南、西南车流集散的重要站点
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客运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超大型枢纽节点
截至2022年,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527.85万人
获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城市”等荣誉
襄阳市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
汉水蜿蜒流经城市,峰峦叠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襄阳市的生活品质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
房价相对合理,生活成本较低,适宜居民居住和生活
第2座:宜昌市
古称夷陵
湖北省辖地级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长江上中游分界处
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
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北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长江三峡起始地,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
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
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宜昌北站是“八纵八横”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枢纽车站;宜昌BRT是全国单条线路最长、车站最多的快速公交系统
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92.4万人
获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地级市百强城市”等荣誉
宜昌的生态环境优良,城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江豚游憩区,生物多样性丰富
城市绿化覆盖率高,拥有多个城市公园
空气质量优良
城市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
拥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市内交通便捷35。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第1座:武汉市
别称江城
湖北省省会、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市内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
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
有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
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
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
截至2023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377.40万人
获有“国家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中国活力城市百强、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11位”等荣誉
武汉市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出色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休闲场所。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城市,还提高了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多条地铁线路和密集的公交网络
市民出行非常便捷
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黄鹤楼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此外,武汉还是中国美食重要发源地之一
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如热干面、鸭脖等,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享受
市内有多所知名学校和医院,以及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