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出生于哈尔滨,50年代随父母支援武钢建设迁至武汉,并在当地的科研机构工作。那时候,粮食、肉类、食用油都得凭票购买。日常饮食以馒头、大米、土豆、红薯等为主,选择非常有限。”

——武汉陈淑蓉 8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段关于“吃”的采访。采访的缘起是,新中国成立75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反映这个变化?并让每个人都有感,于是,有了这次关于“吃”的旅程。

天大地大,不如食字大。一粥一饭,一蔬一羹,食物的味道,承载了我们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相聚与别离,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份和记忆。

“60年代,我在成都服役,平日里大多在部队食堂就餐,食物简单且油水不多。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备上猪头肉等较为丰盛的菜肴。那时候,普通家庭很少宴请,因为食物都是按人头定量分配的,一旦有客人来访,自家的口粮就可能不足了。”

——荆州肖轩才 75岁

那时候,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食物是相似的,人们的饮食期待也是相似的——吃饱就好。

“那时候(70年代末)人们已经能够用粮票换到鸡蛋,自己动手做蛋糕,还能享受到肉和糖这些当时算是奢侈品的食物。”

——恩施彭孝军 59岁

“宜昌百乐城,80、90年代的娱乐地标,1楼引进了外省的特色小吃,2楼是中餐,3楼是娱乐室,4楼是歌舞厅,非常豪华。客人想要来进餐,要提前很久才能订到座位。当时晚上夜市营业到凌晨两点,一个小时后,早餐师傅又开始上班了,只有一个小时是不营业的。”宜昌饭店的前负责人边先生回忆起那段辉煌岁月时说道。“那时候,菜农们携带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坐渡轮过江,然后在江畔摆摊叫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家住长江边的熊女士对此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以食为天。一个菜篮子,记录着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巨大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窝头咸菜”到现在“肉蛋奶菜”,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好”,我们每一个人都真切感受着75年来舌尖上的变化。

变化背后是沉甸甸的成绩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1949年只有2263.6亿斤,无法满足人们温饱需求;2023年提高到13908亿斤,增长5.1倍,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9亿亩,比1949年增长了2.7倍;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食物供给丰富多元,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中国饭碗”的成色更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小菜篮子里装着大民生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并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粮食生产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中国向世界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传奇故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中国用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未来,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

“梦见我的试验田,水稻长得高粱那么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把它叫做‘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曾在一场演讲中这样描述自己做过的梦。75年的辛勤耕耘,一幅幅春华秋实的好“丰”景就在眼前,讲述着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故事,描绘着国家繁荣发展的时代巨变。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品味着收获的喜悦,也怀着甜蜜的憧憬继续耕耘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划:苏争 邹丹雨

文案、创意:边晓璇

长图制作:晏欣 向迪维 商羽琳 朱睿怡 彭植 殷海楠

视频制作:殷海楠 晏欣 程韫晗

技术:王平 王轶坤 陈璁 张业志 陈子文

视频拍摄:连志尚 蔺佳

记者:邹浩 国倩

演员:周映蓝

专家审定:谢定源(华中农业大学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食文化突出贡献专家)

编辑:罗婷

审核:张欣

实习生:廖伊蕊 胡馨丹 陈维熹 石烁林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