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高亢嘹亮的鸣叫声,一声接着一声,音量由低转高,音色高亢婉转。

羽色亮丽,两翼内侧和尾羽点缀着金属紫绿色眼斑,恰似孔雀的尾屏。海南孔雀雉让围观的观众赞叹不已,拿起手机、相机不停地按快门“咔!咔!咔!”

9月30日,“守护雨林家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主题展”在海南省图书馆开展,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标本等多种形式全面、多角度地展示海南热带雨林“山、林、人”的魅力。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国家公园的设立给雨林带来哪些变化?”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外传播官妮拉对热带雨林充满着好奇,一走进图书馆就直奔展区。

主题展上亮出的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勾勒出可知可感的雨林形象——

国家公园范围内有野生脊椎动物6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4种;高等植物43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9种。同时是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

2019年以来,国家公园范围内共发现新物种75种,其中真菌53种,植物18种,动物4种;中国新记录种9种,其中真菌4种,植物5种;海南新记录种19种,其中植物18种,动物1种。

为更好守护热带雨林,460户、1940名老百姓进行生态搬迁,95.03万亩人工林将在10年内分类分期处置,小水电站实施一站一策分类处置,现已关停6座,逐步兑现把空间让给雨林的诺言。

率先开展国家公园范围内GEP核算,成为首个发布GEP核算成果的国家公园,解答了绿水青山“价几何”;率先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家公园有了“户口本”;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公园保护插上智慧化的翅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来,在资源保护管理、社会矛盾冲突调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效。”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说,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对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的新变化,还不止这些。

今年6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又传来喜讯,种群数量从2019年初的4群30只,增长至7群42只。

今年7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金钟藤修复项目在海南林业碳超市小程序平台上线,探索碳汇资源的价值转换,这也是全国首个开发林业碳汇产品的国家公园。

截至今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7个分局共聘请1700余名生态护林员,其中本地居民1453人,“共建、共管、共护、共享、共赢”的国家公园理念生动体现。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生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明显、特有种属丰富,保护其雨林生态系统是海南义不容辞的责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楠说,3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一系列务实而有力度的举措,是我省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参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行动的生动实践。举办此次主题展,展示3年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丰硕成果,可让更多人认识雨林、热带大自然,引导社会调动更多资源、采取务实举措,共同建设地球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