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躬耕南阳时的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喻意自己政治和军事都挺牛,因为管仲是大政治家、乐毅是大军事家,前者辅佐齐桓公治国建立春秋第一个霸业,后者以弱燕之力率五国联军重创强齐。其实,管仲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估计很多朋友不太清楚,因为他的政治水平太厉害了,掩盖了他的军事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仲辅佐齐桓公,其实不仅只是政治、经济改革使得齐国迅速富强,还为齐桓公设计了称霸蓝图、制定了战略方针。管仲的手段是外交与军事相结合,高举"尊王攘夷"大旗,要么战争,要么会盟,一步步扩大齐国的控制范围和影响力。齐国在此期间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亲自指挥者,都是齐桓公,但管仲全都积极参与谋划,堪称超一流的参谋长!

公元前664年,山戎(春秋时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与燕军联合,击败山戎,顺手又把孤竹、令支两国都给收拾了;公元前659年,狄人(先秦北方部落)攻击邢国,齐桓公率齐、宋、曹三国军队援邢,但还没赶到呢,邢国已经溃败,邢人都投奔了齐军,齐桓公就帮助他们迁移,重建了邢国;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诸侯联军又重建了被狄人灭亡的卫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个诸侯国的军队联合攻击蔡国,打败蔡国后又和楚国军队对峙,但双方都没有决战,会盟后撤军。

齐桓公的这些重大军事行动,都挺"仗义"的,其实这正是管仲的战略思想——"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在"国际"上,树立齐国总是乐于助人、扶弱抑强的"正义"形象,同时又向世人显示齐国的实力,尤其是齐军强大的战斗力!而这齐国军事力量之所以那么厉害,也是管仲的功劳。管仲的经济改革,使得齐国贸易繁盛、国库充盈,而齐国生产的盐出售给他国,换回来铜等金属,以制造兵器!同时,管仲把齐国人中适合兵役的"士",单独划为一个阶层,与手工业者和商人分区居住,不准搬迁,专门服兵役,世代皆如此。这些"士"都分有田地,还不要承担赋税,也不要参加生产,只管训练和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仲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他的谋划,还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厉害的军事思想。要知道,在周朝姜尚(即姜子牙)之后、春秋吴国孙武(即孙子)之前,管仲的军事思想可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当年姜尚的军事思想,特别强调争取人心的重要性,也就是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军事行动必须和政治攻势紧密结合才行,周武王也正是这样实践的,才灭了商朝得了天下。而管仲在姜尚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他主张"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用兵之数,在乎聚财"、"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通俗点来说就是:钱,超级重要,没钱,没法打仗!管仲之所以先进行经济改革,使得齐国富裕,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位军事家,这么清楚地阐述了经济和战争的关系。

管仲重视军事,但坚决反对轻率用兵,对于战争,他认为必须慎之又慎。如果总是乱打仗,甭管输赢,都不是好事!正所谓"数战则士罢、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安得无危?"这意思就是:仗打多了,军队就疲惫了,胜仗多了,君主就骄傲了,君主一骄傲,就折腾老百姓,国家还能好?管仲还主张"至善不战",也就说不战而胜才是最好的,这和后来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是一样的。在实践中,管仲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攻蔡伐楚,伐楚的原因是楚国攻打齐国的盟友郑国,当楚成王问齐桓公为啥打楚国的时候,管仲却忽悠说"我们齐国受周天子命令,可以讨伐不听话的诸侯国,你们楚国好久都没有给周天子进贡祭祀用的包茅(只有南方的一种稀有茅草,还被称之为"灵茅"),我们齐国来带代为征收。"其实这只是管仲的一个借口而已,他清楚的很:楚国乃南方大国,与其刀兵相向,齐国还真不一定有大胜的把握,正好楚国也不想招惹中原的霸主齐国,楚王便派人交出了包茅,齐国也就借坡下驴,罢了手。这就是管仲的慎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仲在军事上的另一大成就,是他特别重视军队训练和纪律,主张"且以田猎,因以赏罚","则百姓通于军事矣。"意思是,以狩猎形式搞实战演习、以实战演习培养士兵的纪律观念,只要是服役的,管仲都要求必须熟记战场规则、指挥信号及各种兵器使用。管仲认为,武器装备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正所谓"具备(武器装备)胜之源",他要求"聚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对于武器装备必须精益求精,而且犯罪的人只要上交兵器或金属就可以赎罪,以此来增加军队的武器的数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武器装备必须精良的,就是管仲!

怎么样?管仲的军事才能不一般吧?所以说,历代以供奉姜尚为首的历代顶级名将的武庙中,管仲就位列其中!所以大伙在了解管仲是杰出政治家的同时,切莫忘了,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