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因病离世。

经过数个小时的抢救,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向外界传达了这一令人悲痛万分的消息。

听此噩耗,叶剑英险些站不住,勉强扶着墙,心口一阵阵作痛。

但他明白,现在远没有到了自己可以一蹶不振的时候,那股不安分的势力正要借国丧发难,蠢蠢欲动。

既然冲突不可避免,为了祖国的和平与人民的安全,他们决定先发制人。

临动手前,叶帅十分关注军队的动向,多次提醒杨成武格外注意。

杨成武拍了拍胸脯保证:“叶帅放心,他们调不动一兵一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雨如晦

其实自70年代起,毛主席的身体就已经每况愈下。

不仅是战争时期来回奔波的操劳,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到后来甚至养成了伏案到深夜,天亮了才勉强休息一会儿的作息习惯。

身边不少人都去劝过,周总理更是苦口婆心每次都说,但主席一心为了国家建设,为了人民富庶,废寝忘食,不敢懈怠。

哪怕有医生时不时调理着,可能是老战友接二连三的离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1976年秋的时候,毛主席还是住进了医院。

可是住进了满是消毒水的病房,毛主席还是不忘工作,要求秘书每天早上把要看的文件拿过来,他还坚持亲自批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情况逐渐恶化,五脏六腑都受到了不小的损伤,医生不得已要在他身上插仪器,插管子,好些敬重主席的护士们都不忍心看,他却还是风轻云淡的样子,甚至安慰大家。

他自己觉得一些管子并没有什么妨碍,就是看文件有些不方便,有时候手上扎着针,一握手,一拿笔就会回血。

这时候就需要身边人帮忙了,后来秘书送文件之后干脆不走了,每份文件先给主席念一遍,等他口述,秘书记录回复,再请警卫发到各部门去执行。

9月8日上午主席已经起不了身了,秘书照常送文件来,他眼神清晰地盯着文件袋,却抬不起胳膊去看去批。

身边人忍不住劝道:“主席安心休养,要不先别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却执意秘书拿过来,一字一句读给他听。

直到再一次陷入昏迷,医生七手八脚地进来调试仪器,检测心率 主席都没有停止工作。

其实他是心里有事,放不下。

他这一病倒,很多事情都要发生变化,如果不做一些安排和提防,不知道会出多少大乱子。

再次苏醒的时候,他看了一遍守在身边的人,虽然已经很疲惫了,依旧瞪着眼睛不敢放松。

他在等一个人来。

到了深夜,走廊上已经站满了警卫,医护人员们屏息凝神随时待命,有人急匆匆推门进来,带着一身寒气站到床前。

来人摘掉帽子,一把抓住主席枯瘦的手,两行眼泪无声流下,哑着嗓子唤道:“主席!我来了!”

此人正是叶剑英,他临时收到消息说主席要见,这一路赶得焦急又匆忙,浑身挂满了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叶剑英前来,主席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他张了张嘴想说话,试了几次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什么声音。

“主席,您想交代什么,写给我!”叶剑英机把手递过去,掌心向上,露出一片老茧。

病房里人多眼杂,主席只是在他掌心看似凌乱地划了两下,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叶帅毕竟是几十年的老战友,立刻心领神会,俯下身点头保证:“有我在,你放心。”

听到这句保证,主席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精疲力尽地闭上了双眼。

9月9日0时10分,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

这一消息经过媒体在海内外迅速扩散,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深切的悲痛中,不少地方的群众们自发地组织悼念活动,毛主席下葬那一天,北京城的老百姓几乎都挤到道路两侧,想要送主席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今年年初开始,先是周恩来总理,再是朱德总司令,现在连毛主席也……像叶剑英、聂荣臻这些老革命家身体和精神上更是备受打击,好几位老领导也跟着一病不起,一时间局势更加混乱且紧张。

狡兔三窟

当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宣布强求无效的时候,叶剑英悲痛到泣不成声,差点站不住倒下去,踉跄两步扶着墙面前站住。

他心里一阵阵作痛,但也知道,眼下的情况远没有到自己可以倒下的时候,主席、国家和人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他去完成。

彼时整个北京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四人帮”想在主席病逝后趁乱生事,叶帅获悉这一消息后与聂荣臻商议,既然不可避免,不如先发制人。

其实形势已经紧迫到不得不动的地步了,当时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住在西山一带,一次他从外面开完会回来,天色有些晚了,隐约看到门口路边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谁?”他转过头问司机。

司机顺着车灯的光线看过去,辨认了好一会儿答道:“是王洪文。”

叶剑英听了之后先是一愣,随即了然地点了点头。

之后几次出门,他都能遇到王洪文,让其他邻居问了之后才知道,前一段王洪文已经搬到自己家旁边居住,还时刻关注着叶家老小的一举一动。

叶帅可是出了名的粗中有细,是非分明,反侦查能力也是一流,当年毛主席就曾经盛赞他“诸葛一生难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在得知人家都已经追到家门口之后,他不动声色地找了几个新住所,又寻机会让人传消息同在西山的聂帅,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那些人铁了心的要监视他,叶帅发现自己刚挪到一个新地方没多久附近就会有类似便衣的人出现,甚至还有人以各种名义和自己家人套近乎,伺机说话 搞得叶帅不胜烦扰。

某日秘书登门,被那些人盘查一样盯得浑身不自在,哪怕进了房间也总觉得隔墙有耳,他和叶帅说这不是长久之计,叶帅也深以为然。

他决心和那些人斗争到底,嘱秘书道:“这样,你托人帮我多找几个落脚的地方,我打算一夜搬三次家!”

“搬三次?”秘书有些不可思议。

叶帅苦中作乐地拍了拍手:“狡兔三窟嘛!”

秘书走后,他交代家人快点收拾行李,笨重的东西一概不要,只带轻便的东西走。

“我们要搞突袭,要轻便,行李打包好暂时就不用打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叶帅带着家人连夜撤离。

守在门口的人发现事情不妙,悄悄地跟随上去,等叶家人在新居落脚,他们就放松警惕,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故技重施,普通搬家而已。

结果正当他们找地方打算休息的时候,叶家人突然再次撤离,一部分眼线来不及跟上,一愣神就找不到人影了。

一夜之间,如此循环三次,第二天一早终于安定了下来,此时跟过来盯梢的人就没几个了。

虽然后面又断断续续补了人,但他们顾忌着不能激怒叶帅,生怕再来上这么一次,也就只好远远守着,不敢太靠近。

转危为安

如此一来,日常生活还好说,和聂帅互通消息就有些难办了,需得找个知根知底的“联络员”。

他正发愁这个节骨眼上能找谁信谁的时候,有个人自己送上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荣臻听说了叶剑英“狡兔三窟”的事迹,特意请杨成武来问问情况,

叶帅赶紧把人请进屋里,还没等杨成武开口就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得老大,杨成武没防备被震得吓了一跳,紧接着就被叶帅按坐在沙发里,手里塞了一张纸,一根笔。

他莫名其妙地抬头想问,张嘴才发现叶帅估计根本听不见,只见叶帅低头写下“写在纸上,阅后即焚”八个字递过来,杨成武这才明白,佩服地朝对面点了点头。

就这样,两人在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唱声中交换了意见。

聂帅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主张先发制人,毕竟涉及到这么多人,要尽可能得把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们先动手,主动权就握在自己手里,到时候也能控制影响,要是等那些人坐不住了,他们就得陷入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聂帅还请杨成武补充道:“华国锋是国家副主席,动手之前需要征得他的同意。”

叶帅看得连连点头,他也是一样的看法,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虽然风雨如晦,但也没有到了完全失控的地步,只要军队不动摇,凭要他们这些老家伙总能镇得住。

两人初步交换了意见 叶剑英去找华国锋商议,聂荣臻与杨成武一个在暗,一个在明安抚军队,等待两边时机成熟,尽快行动。

待杨成武心里揣着消息推门而出时,房间里就剩下一层薄薄的纸灰,别的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从此之后,杨成武就成为了两位元帅沟通的桥梁,正好叶剑英对外称病,他就以看望为由时常来访。

就在眼线们的眼皮子底下,一场挽救危局的行动正在酝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亲自找到华国锋,很快取得了他的肯定和支持,立刻安排人手紧锣密鼓地准备行动。

此时他最担心的还是军队的态度,他曾不止一次和杨成武说:“只要军队稳得住,就不会出大乱子。”

杨成武拍着胸脯再三保证:“您放心,我亲自坐镇,他们调不动一兵一卒。”

杨成武说到做到,在主持总参谋部日常会议的时候说道:“现在是非常战备时期,任何单位、任何地区,动用一个班、一个排(离开营区或驻地),必须经总参批准;动用一个连,必须报中央军委批准;并绝对不得执行职责之外的任何任务。这一条必须进一步重申,并严格执行,否则按军法论处。”
临到行动之前,叶帅还是不放心,在杨成武到家里来送消息的时候再次叮嘱:“你要一直守在红机子前,要掌握好三总部,陆空军和海边防,只要军队不出问题就不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成武连连保证,他的战功摆在那里 无论是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这一身上将的殊荣可都是自己在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他还曾经击毙过日本的中将,创下八路军击毙日军最高军衔将官的记录呢!

有这样一位威名在外的猛虎一动不动地在红机子前守着,不仅军队不敢乱动,连那些人看见他这幅样子,也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1976年10月6日,经过几位元帅和一众老革命家们的周密安排,行动取得圆满成功,一切尘埃落定,中国开始了崭新的篇章。

在这次行动中杨成武居功至伟,再次展现了他身为革命军人不畏艰险的勇气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