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西蜀和东吴在三国之中,有不少时间是以盟友的关系存在。

能促成结盟,少不了出使的外交官的努力。

邓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没多久就忧心病逝。

刘禅刚刚即位,诸葛亮担心东吴那边因为后主年幼兴许会改变联盟的态度,因此打算派人再去进一步巩固关系。

邓芝的主动出面,让诸葛亮当下决定出使之人即为邓芝!

到了东吴那边,邓芝一出口就长驱直入,解决了孙权的疑虑:他担心刘禅年纪小不懂事,蜀汉国力弱势,难以和曹魏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芝认为,蜀汉有天险可守,东吴有三江可阻,加之孙权是英杰,诸葛亮是人才,双方结合,不成问题。

如果选择屈尊于曹魏,只怕最终会失去江南之地。

邓芝不卑不亢,一语中的,成功让孙权与曹魏断绝外交关系,与蜀汉重归于好。

后来,孙权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提到,能让蜀吴两国结合的人,必然是邓芝。

诸葛亮病逝后,邓芝不断升迁,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他没再出使东吴,但孙权依然会送贵重之物给他。

从外交官转型为将军后,邓芝主要执行征讨叛乱的任务。有一回,他还将叛将枭首。

邓芝本身很喜欢弓弩,射箭也有一手,却在一次不经意间射中一只猿猴。

猿猴自己将箭矢拔出并用树叶疗伤,邓芝见到此景,却感慨自己命不久矣。

邓芝为人直来直去,对当时很多人并不敬重,却唯独非常欣赏器重姜维。

费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中扫平后,为了北伐的时候能与东吴形成联动,诸葛亮派了费祎结好东吴。

费祎在孙权设立的宴会上,面对孙权的故意嘲讽和群臣的刁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据理力争,不落下风。

眼见正经手段为难不了费祎,孙权就让人以好酒灌醉费祎,再询问他家国大事。

虽然费祎没有及时回应,而是以醉酒推辞,但在酒醒之后,费祎却非常井井有条地加以应答,没有任何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祎在与东吴才子诸葛恪针锋相对之时,尽管略显下风,但也受到其称赞。

费祎的种种表现大受孙权欣赏,为表对其的器重,孙权特意将自己平时经常佩戴的宝刀送给费祎。

费祎最终有没有收下宝刀不得而知,但他对孙权说,希望孙权能够励精图治建立工业,与蜀汉一同匡扶汉室,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辜负这一次出使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权感慨地对费祎说:先生将来必定是蜀汉的肱股之臣,大概没办法经常来东吴做客了。

果然,费祎后来成为诸葛亮的第二位接班人,也是蜀汉著名的四相之一。

遗憾的是,费祎疏于防备,最终死于魏国降将之手。

陈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震是专职外交事务的官员。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就曾出使东吴。

229年,孙权称帝的时候,诸葛亮为进一步强化两国的军事配合,派了陈震再次出使东吴,祝贺孙权。

这次外交其实目的很明确,就是蜀汉承认孙权的称帝和地位的合法性。

说到底,是形势所迫。要知道,搁以前,诸葛亮压根不认可这种事情,但目前少不了需要东吴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陈震写了一篇出使文书,说了很多漂亮话和场面话。

大概意思就是说,蜀国和吴国,两国之间使者来往频繁,感情越来越深厚。

孙权作为东吴君主,保持皇统,接受天命是合理的,同时应该两国齐心协力共同讨伐敌人曹魏,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敌人是无法消灭的。

抵达东吴后,陈震和孙权在武昌开坛歃盟,两国还为此划分后灭掉曹魏后的领土归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州、凉州、冀州和兖州属于蜀汉,徐州、豫州、幽州和青州属于东吴。

其实这种划分避免不了最终两国的决战,只不过两国也是没等到那个时刻的到来。

宗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宗预这个人既鲜为人知,在蜀汉也没多大存在感。

但他实际上与邓芝类似,走的都是由外交官转型为将军的路线。

只不过,关于他先后征西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后,并没有什么带兵征战的记载。

他出使东吴的时间节点, 是在诸葛亮病逝后的第二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去年的时候,当得知诸葛亮去世后,东吴就在巴丘增加一万兵力,美其名曰防范曹魏趁机进攻蜀汉,实则为了见机行事瓜分蜀汉的地盘。

蜀汉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迅速作出回应,在白帝城加强了相关的兵力防备。

在这样的形势下,宗预奉命出使东吴。

到了东吴后,孙权劈头盖脸就质问宗预:先生啊,你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吗?但我却听说你们在白帝城增加守卫,这是怎么回事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宗预从容应答:吴国加强巴丘守卫,本国加强白帝城守卫,都是为了应对形势的合理做法,并不值得深究。

孙权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赞赏宗预的坦荡率直,反而对他更加敬重。

在过往出使东吴的大臣中,宗预受到的礼遇仅在邓芝和费祎之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祎别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