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三国演义里我们总是听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谁知道,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东吴其实也曾几度与天下霸业擦肩而过。

公元200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一带剑拔弩张,眼看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就要打响。这时候江东小霸王孙策盘算着,趁曹操主力北上,自己带兵直捣许都,不就能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

可惜天不遂人愿,孙策这个天才般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被几个刺客给搞黄了。孙策年纪轻轻就驾鹤西去,留下他弟弟孙权继承了这份基业。要是孙策能多活几年,没准三国的历史真的改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壁之战后东吴又迎来了第二次机会。曹操大败而归短时间内是不敢再南下了。这时候东吴的智囊团周瑜和鲁肃早就看出汉室江河日下,想让孙权趁机一统江南。

周瑜更是提出软禁刘备,占领荆州。不过孙权觉得这招太过激进没同意。但周瑜提出的攻取益州的计划倒是得到了批准。

可惜天意弄人,周瑜刚打算出兵就突然病倒了。这位年仅36岁的天才军事家,就这么撒手人寰了。东吴的野心再次被命运扼杀在摇篮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迎来了第三次机会。这一年年初,曹魏的西线大将夏侯渊莫名其妙地被蜀国老将黄忠给砍了。曹操赶紧跑到汉中去看看情况,结果发现大势已去,只好退守长安。

刘备趁机占领了汉中,还自封为汉中王。此时孙权派兵攻打合肥。曹操不得不分兵防守,结果襄樊那边就空虚了。关羽抓住机会,发动了襄樊之战,一时风头无两。

这会儿如果蜀汉和东吴能精诚合作,没准真能把曹魏给挤出三国的局面。可惜这两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刘备忙着当他的汉中王,以为关羽能稳住局面。孙权开始琢磨这刘备拿了汉中,又打襄樊,是不是想把我东吴给包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在吕蒙的怂恿下,孙权一合计,干脆来个"白衣渡江",把关羽的老巢荆州给端了。这一招直接把三国的局势给搅得天翻地覆。

那为啥东吴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就能成事呢?有人说是天命不济,也有人说是孙权优柔寡断。其实这里头门道可多着呢。

孙策年纪轻轻就能想出"掏曹操裤裆"这种大胆的计划。要是他真能成功,那可就是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啊,孙策英年早逝。有人说他要是多活几年,就没三国什么事了。这话说的,怎么听着有点像"要是当年我勇敢一点,现在就能抱得美人归"?历史没有如果,但咱们还是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孙策真的占了许都,会不会被曹操和袁绍联手教训一顿?毕竟这两位可都不是善茬儿。

周瑜,这位可是东吴的军事天才,赤壁之战打得曹操抱头鼠窜。但你们注意到没有,周瑜每次想搞大动作,总是被各种原因给搅黄了。先是软禁刘备的计划被孙权否决,后来攻取益州的计划又因为自己突然病倒而搁浅。

有人说周瑜要是不英年早逝,东吴的局面会好很多。但我倒是觉得,周瑜活得久未必就是好事。周瑜这人性格刚烈,做事又激进,要是他真把刘备软禁了,蜀汉那边还不得跟东吴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曹操在一旁看戏,渔翁得利的可就是老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孙权,这位仁兄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主儿。他既不像他哥孙策那么锋芒毕露,也不像周瑜那么急于求成。孙权的风格就是稳,稳得很。

有人说孙权太优柔寡断,错过了很多机会。但你们想过没有,正是因为孙权的谨慎,东吴才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屹立不倒。你看啊,刘备猛进则亡,曹操强取则衰,偏偏孙权这个"稳妥派"活到了八十多岁,东吴也是三国里最后灭亡的。

东吴的几次机会,与其说是错过了,不如说是主动放弃的。孙权深知"骑虎难下"的道理,每次看似有机可乘的时候,他都选择了更稳妥的路子。这不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吗?"不要见好就收,要见好就见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过头来看,东吴虽然没能问鼎天下,但在三国混战中能保全自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在那个乱世里,今天你是诸侯,明天说不定就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东吴能够延续近百年,靠的可不仅仅是地利,更是一代代明君的智慧和谋略。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东吴几次与天下霸业擦肩而过,最后反而成了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这不禁让人感叹:有时候,看似错过的机会,可能恰恰是一种福气。毕竟在那个你争我夺的年代,能够安稳地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面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你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觉得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