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斯坦福博士毕业的高才生回乡考公,并入职乡镇公务员一事突然冲入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家住安徽萧县的苏朕,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回到了老家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宿州市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岗,职级层次为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这一基层工作岗位,竞争却异常激烈,仅成绩合格人数就多达60余人,却只录取两名。苏朕的成绩排名第一,今年6月,他成功上岸,如今他已经在灵璧县的向阳镇上班。按照规定报考的职位要求录用后5年内不得流出本乡镇,从事的是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综合管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称苏朕学习非常努力,从中学时就表现优异,在中科大读书时还获得过郭沫若奖,后留学美国6年,获得斯坦福博士学位。对于他的选择,很多人很不理解。

近些年,高才生考取基层公务员或事业编岗位的不在少数,比如此前杭州余杭区教育局教育管理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职位就曾录取过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考生。2022年北京朝阳区某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也曾录用过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女博士。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苏州工业园科员举报局长事件,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马翔宇也只是当地商务局的一个基层科员。

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多人抛出了“读书无用论”的论调。认为这些学子历经千辛万苦,获得了傲娇的学历,却没有用武之地,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认为,学历不代表能力,学历高并不代表能力强,选择一份体制内的工作,避免了参与竞争,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高学历也不能通行无阻。

高才生到基层工作,这一方面是全民教育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另外也是就业观念的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些高学历人才选择基层单位就业,才是一个正常社会该有的样子。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一直在传授“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目标,影响了一代代人。在很多国人的价值观里,所谓的成功就是有钱有权,拿到了高学历就等于获得了“钱权”的入场券,轻言放弃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学习的目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读书不再具有功利性,可以是为自身素质的提高,或者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努力的结果不仅是为了拼搏,也可以是为了躺平。

其实不仅是中国,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才生选择基层工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00后一代来说,他们没有了房贷的压力,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如果不是一个物质欲很强的人,选择在基层工作,有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闲适的工作氛围,也正是拥有高学历才可以选择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现。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不可能都去从事高精尖的工作,有无数毕业于名校的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比起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来说,能够投身基层,发挥自己的价值,岂不是一种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换言之,斯坦福大学博士寻找在一个中部的小县城乡镇做一名基层的公务员,也同样应该是值得鼓励的方向。只有基层单位的人员素质得到改善,乡村振兴才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