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寄哀思,深情悼英烈。秋雨,如同上天洒下的泪滴,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诉说着无尽的哀思。今年,距离敬爱的叔父为国英勇牺牲,已经过去了84年。而今天,在全国烈士纪念日的前夕,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仿佛是上苍在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对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一种别具深意的祭奠。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那如丝如缕的雨幕,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刚刚审核完单位那篇《秋雨寄哀思,深情悼英烈!平原公安参加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的文稿,我的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陷入了深深的缅怀之中。如今,我们伟大的中国繁荣昌盛,人民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一切的得来是多么的不易啊!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烈们的热血,每一份安宁都凝结着他们的牺牲。如果没有他们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哪会有如今这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士纪念日公祭前夕,雨纷纷扬扬地飘落。那是上苍被烈士英灵所感动而洒下的秋雨吧。作为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祭奠和悼念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春节期间的家庭团拜会上,我满怀深情地嘱咐家族的子孙后代们,一定要集体前往叔父安息长眠的平原烈士陵园,以及他英勇牺牲的王凤楼镇抗日阻击战现场进行纪念活动。我多么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去缅怀叔父那虽然短暂却无比光辉的革命人生,去感受他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勇拼搏的热血情怀,去传承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高尚品德啊。

可是,家族人员众多,又分散在各地工作,这个美好的愿望在今天没能实现。于是,在这个全国烈士纪念日公祭的日子里,我伴着雨水和泪水,拿起笔,想要写下这篇短文,权当是对叔父以及所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们的一份祭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我们鲁北平原县共有1620名革命志士英勇牺牲,其中还有一些人在战斗中失踪了。然而,由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的仅有295名,而我的叔父就是这295名革命烈士中的一员。

叔父梁有明,他的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家族的历史长河之中,更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鲁北大地上。他曾用过梁有明、梁有盛这些名字。1923年2月,叔父出生在山东省平原县坊子乡。在那个家庭里,叔父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叔父出生的年代,我们的祖国正遭受着重重灾难,大地被黑暗笼罩,人民在苦难中挣扎。

然而,叔父少年时期就心怀对祖国的炽热热爱,他的心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盼,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在那黑暗如漆的旧中国大地上,叔父如同众多的志士仁人一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像一声嘹亮的号角,惊醒了沉睡的人们。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伟大队伍中,承载起75年前所有先进分子对新中国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家族,是一个充满勤劳善良、忠厚淳朴气息的大家庭。祖父梁先思,那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长辈。他善良厚道,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匡扶正义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扶危济困是他一贯的作风,他的德高望重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在民国时期的当地及周围地区享有极高的威望,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师爷”、“思爷”,他的好名声就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四里八乡。

祖父早年辛勤持家,他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置办了骡马车,踏上了赶脚的营生。那骡马车一路向北,行程数千里,将绿豆等物品运往东北哈尔滨,同时还热心地帮助外出人员捎脚。在那个民国时期,能够置办骡马车跨东北三省赶脚的人可不多见。祖父为人善良,他捎脚从不收取费用,只是靠着往返东北运输物品所得的银两来添置土地。就这样,祖父积攒下了较多的土地,家里的生活也还算殷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父的住宅坐落在本村的最东边,那大门修盖得宽敞又明亮。每到雨雪天气,那些往返平原赶脚的陵县人常常会到祖父的大门过道里躲避雨雪。祖父总是慷慨地行好,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他的善举就像星星之火,让他的好名声远播到陵县及周围的县域。

听许多先辈们讲,“思爷跺跺脚,村子就会震三颤”。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足以说明祖父当年的影响力。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旧时,人们闲来无事就喜欢赌博。有一天,村里一个小名叫混子的年幼孩子在村东洼地和邻村的几个人一起赌博。结果,混子把银元输得精光,可邻村的赌徒却不肯善罢甘休,他们竟然把混子的衣服扒光,还对他拳打脚踢。这一幕被一个小孩子看到了,他赶紧跑去报告了祖父。正在午睡的祖父听到消息后,披着大衣就走到了大门外,他只是站在那里往洼地里张望着。神奇的是,邻村的那几个赌徒看到祖父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把赢得的银元全部交还给了混子,然后撒腿就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祖父的马车依旧没有停歇。可是,在往返哈尔滨的途中,常常会遭到日伪军的敲诈勒索。有一天,祖父实在是不堪忍受他们的屡次敲诈,在愤怒之下打伤了两名日伪军。其中一名伪军逃跑后,向队长报告了情况。结果,祖父被打成了重伤。为了讨回公道,受伤的祖父让人抬着自己走上了哈尔滨的法庭。虽然官司打赢了,但是往返哈尔滨的道路却被堵死了。毕竟,那是一个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啊。

祖父告老还乡之后,他非常注重对三个儿子的教育,他总是教育儿子们要走正道。喜欢读书习文的就专心读书,乐于练习武艺的就好好习武。叔父在幼年时期就聪明伶俐,不过也十分淘气。9岁的时候,他就加入了本村民间武术队开始习武,经过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在一次训练中,因为他跳得不够高,被习武伙伴梁有功用木棍扫堂的时候打伤了。从那以后,叔父更加刻苦地训练跳高,每次扫堂的木棍都能在他脚下悬空一米以上。他的这种刻苦精神,让他的武艺越来越高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住在村东头的梁有功笼养的鸽子飞走了。那鸽子飞了一会儿后,落在屋顶上,接着又往村西飞去。梁有功赶忙喊上叔父梁有明,两人迅速爬上房顶,开始追赶鸽子。当时农村的住宅矮小,胡同也很狭窄,他们就在房顶上奔跑起来。从村东头一直追到村西头,就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颇有“飞檐走壁”的感觉,最后终于把鸽子擒获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就像一颗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民族反抗侵略的千层浪。当时只有14岁的叔父梁有明,心中怀着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满腔热血和炽热的爱国热情,积极地报名参军。可是,因为年龄太小,当年他未能被录取。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复杂。同年,平原县抗日民主办事处成立了。9月的时候,叔父终于如愿以偿地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了八路军平原县大队的一名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战斗频繁激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岁月里,叔父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表现得格外突出。他英勇善战,在战场上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勇猛顽强,全然不惧牺牲。1940年2月,日寇发动了疯狂的大扫荡,像一群恶狼一样将王凤楼驻地的八路军县大队围困起来。战士们毫不畏惧,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枪战。可是,敌人人数众多,而且我们的装备又比较差,战斗的结果十分惨烈,死伤了很多战士。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叔父梁有明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他打死打伤了三名日军,但是自己的胳膊也不幸负伤了。然而,叔父并没有退缩,他忍着伤痛,敏捷地爬上驻地的房顶,抢占了制高点,继续与日寇展开激烈的枪战。当他趴在房顶上再次向敌军射击的时候,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叔父就这样壮烈牺牲了,当时他只有17岁。

17岁,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啊,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可是,叔父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凤楼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叔父的二哥,也就是我的父亲梁有振,和同族的大爷梁有学、梁有功三人赶到了王凤楼。当他们到达现场的时候,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到处是鲜血,尸横遍野,那惨烈的景象仿佛是一幅人间炼狱图。他们在众多牺牲的战士中,一具一具地扒拉着查看,终于找到了叔父梁有明的遗体。然后,他们用独轮车把叔父的遗体带回,埋葬在村子东北的地里。2013年,平原县烈士陵园建成了。2014年4月5日,平原县民政局将叔父的遗体迁居安葬在平原县烈士陵园。叔父迁居到平原烈士陵园的当晚,我和姐姐怀着对叔父深深的敬意,分别写下了短诗来纪念叔父的英灵迁居。

姐姐梁秀玲在《英烈精神励后人》中写道:“革命烈士梁有明,甲午四月赴县城。为国捐躯王凤楼,纪念英雄要永恒。浩然正气荡乾坤,抗日烈士出梁族。三哥四弟携侄孙,再添黄土祭忠魂。英雄安驻陵园地,英烈精神励后人。”。

我在《精忠报国战日寇》中也写道:“烈士有明吾三叔,陵园松柏盖忠骨。血洒战场王凤楼,十六入伍十七卒。英雄疆场捐身躯,精忠报国战日寇。浩然正气人称赞,侠肝义胆梁氏族。中流砥柱横狂澜,英雄光宗又耀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叔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是光辉的革命的一生。从1939年9月他参加革命工作,成为八路军平原县大队的一名战士,到1940年2月在抗击日寇大扫荡的王凤楼战斗中壮烈牺牲,仅仅过去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在17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就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叔父的英名和他的英勇事迹被收录在建国后首版的《平原县志》第771页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之中。

叔父是我们梁氏家族为建设新中国而牺牲的第一位革命烈士,也是我们家族唯一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他是我们梁氏家族的自豪、光荣与骄傲。他的名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铭刻在家族的历史长河之中,永远铭记在子孙后代和所有人的心中,永远铭刻在新中国伟大的革命历史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叔父过早地离开了亲人,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全家上下都悲痛万分。叔父去世后,祖母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大病了一场。叔父结婚后就参军入伍,投身革命,所以并没有留下后人。叔父牺牲后的次年,他的原配叔婶贾氏,1925年生人,改嫁到了王凤楼镇店后王村。叔婶改嫁后,先后育有4男3女,她于2010年12月8日去世,享年85岁。

在新中国成立前最困难的时期,是党关怀着我们的家庭。祖母每年都会到中共平北县工委领取抚恤金。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迎来了光明和胜利。在党的培育下,在大家庭的关爱下,子孙后代们都健康茁壮成长。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从未见过叔父,但是叔父的革命精神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永远激励着我们。如今,子孙后代们始终传承着红色基因,缅怀英烈精神,继承祖父的遗志,在各自的岗位上踔厉奋发、勇于担当,笃行不怠地走向未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敬爱的叔父啊,如今新中国迎来了75华诞,祖国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繁荣昌盛。平原各界的人们都来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瞻仰您们的革命业绩。叔父的鲜血没有白流,当年您们的革命理想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敬爱的叔父啊,您用17岁的宝贵生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留下了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您的革命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恪守家规族训,传承不畏艰险、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传承行善积德、匡扶正义的处世典范。

敬爱的叔父啊,您永远安息在平原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之间吧。您的革命精神将永垂不朽,永远被我们铭记、被我们敬仰、被我们传承!(鲁源(梁家卿)写于2024年9月29日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