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今年6月,一份2024年乡镇公务员政审考察名单在网络引起热议。该名单中显示,一位名叫苏朕,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男子,参加了职位代码为040167的乡镇公务员岗位选拔。记者在宿州先锋网查阅发现,苏朕报考的是宿州市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岗,职级层次为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要求面向本市户籍人员,将被分配至灵璧县向阳镇或韦集镇。

9月29日上午,记者致电韦集镇人民政府,对方表示苏朕未在其镇政府上班,而是在向阳镇。记者向向阳镇工作人员表明沟通意图,对方称此事需报请县委宣传部。当天下午,灵璧县委宣传部称苏朕表示目前已经在工作,想低调一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29日晚,记者在灵璧县向阳镇见到了苏朕,对方拒绝了采访请求。

━━━━━

亲戚称苏朕6月初曾回老家

目前已经在镇政府工作

6月20日,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苏朕家,但是家中没有人居住,大门外的铁锁紧闭。其邻居告诉记者:“苏朕父母常年不在村子居住,外出打工平时也很少回来。他考上中科大的事我知道,他爸妈和村民相处都挺好的,但我们和他不怎么打交道。”

苏朕的大伯表示苏朕性格较内向,与他人交流不多。“他考乡镇公务员的事情也没跟我们说,我是看抖音才知道这事情的。”其大伯表示,由于很少回家的原因,村子里很多人都不认识苏朕,关于他的情况知之甚少,即使作为亲属也都不是很了解。

6月20日走访期间,记者还见到了苏朕的奶奶。她说大约在两周前苏朕回家看望过她一次,“当时来家里了,待了一会没吃饭就走了。”当天,记者从萧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苏朕报考乡镇公务员消息被媒体报道后,相关部门也曾联系过苏朕本人,但是他表示不愿意被打扰。

9月29日,记者再次致电灵璧县韦集镇人民政府,对方表示:“苏朕不在我们这儿,在隔壁的向阳镇上班。”随后,记者致电向阳镇人民政府公开电话,对方表示此事需要联系县委宣传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灵璧县向阳镇人民政府

29日下午,灵璧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电:“我们(和向阳镇)了解了一下情况,苏朕现在在工作,他想低调一点,不愿意被关注。”

29日晚,记者在向阳镇人民政府大院见到了苏朕,表明身份后其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表示不愿意被打扰。

━━━━━

校友称其上学时成绩很好

报考岗位60余人报考仅招录2人

在萧县实验中学的官网上,据该校2012年考取重点大学的公示名单显示,苏朕录取大学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朕于2016年获得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随后于当年赴美在斯坦福大学留学,进入该校应用物理系学习,最终在2022年取得博士学位。

苏朕报考乡镇公务员考试的消息在网络引起热议以后,苏朕的一名初中同学在社交平台留言道,上学时苏朕就坐在其后座,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高考那年理科成绩名列前茅,考上大学后获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奖,并留学斯坦福。

6月3日,记者联系上该网友,对方只是表示苏朕初中时成绩很好,但是不太被人关注。“他成绩一直很稳定,应该属于那种看着很轻松,但是背后很努力的学生。”这名网友表示,其2012年去萧县的圣泉寺爬山时,山下还有苏朕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横幅。

记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工在线官网发现,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苏朕位列其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公益基金官网,2016年12月19日曾发布苏朕的获奖感言。苏朕表示:“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精神上,郭沫若奖学金都给予我莫大的帮助。”该文章内还附上了苏朕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的证书照片。

记者在宿州先锋网查阅发现,苏朕参加的是安徽省2024年度公务员考试,其报考的职位要求录用后5年内不得流出本乡镇,报考后将被分配至向阳镇和韦集镇。从事的是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综合管理工作,韦集镇1名、向阳镇1名。录用后,考生按总成绩排名选择岗位。

今年4月11日,宿州市公务员局发布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达到合格分数线人员成绩,记者核对后发现苏朕报考的岗位,成绩合格人数达60余人,仅录取两名。6月16日,宿州先锋网发布了宿州市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苏朕就在该名单中。

6月18日,记者曾致电向阳镇人民政府,那时接线人员表示,确实有个叫苏朕的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报考。“他现在还没有到我们这报到,具体分配人员得看县委组织部决定。”

━━━━━

【观点】

斯坦福博士当乡镇公务员

个别现象不必夸大解读

撰稿/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马小龙

校对/李立军

今年6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务员局公示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其中,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这名博士报考的是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职位,录用后将从事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综合管理工作。按照报考要求,该岗位面向宿州市户籍人员,录用后需要签订5年不得流出本乡镇的协议。

博士考公并非普遍社会现象

世界名校毕业的博士,考公成为乡镇公务员,这让许多人感到惊讶。不少人认为,这有些大材小用、人岗错配和人才浪费;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个体的自由选择,无需过多解读。

在此之前,也有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考取杭州市、深圳市等地街道办的公务员编制,同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就在于,社会期待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可以投身科技创新和实业发展,而不是成为忙碌于行政事务的基层公务员。

不可否认,从既有观念逻辑看,名校博士考公务员,的确会让人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心存怀疑。一方面,是基层工作是否需要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会不会带来人才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能不能适应基层工作,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近些年来,“考公”热度不减,每年国考省考都有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成功“上岸”和成为公务员,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未来,甚至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终极目标。这催生了考公培训辅导的巨大市场,也吸引很多人连年备考。

不少人追求高学历,却依然希望考取公务员和争取编制,端上一个“铁饭碗”。这反映出的求稳心态和“考公”情结,显然不利于实现人才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开发。

但深究就会发现,博士考基层公务员,并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舆论对这样的现象倒也不必过度放大和过分解读。

据了解,宿州市公务员局今年公布的两批拟录用人员共计434人,而该名斯坦福大学博士是其中唯一的博士,足见博士公务员仍然凤毛麟角。因此,不排除其本人有特定考虑,社会也不应妄加指摘。

破除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

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看,高学历人才是否是大材小用,也同样值得商榷。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参与,而这也是选调生等专项计划的初衷所在。

与此同时,从基层做起和在基层锻炼,也有助于培养优秀领导干部,使他们直面基层和心怀基层,并胜任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公众不妨破除对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基层工作越来越需要专业化人才的趋向。

与此同时,社会也应破除名校和高学历的“光环”,不对这些人才贴标签,更不应要求他们必须按照社会认定的发展方向对号入座。

哪怕是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也可能面临就业难题。现实中,“高分低能”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因此,不应将毕业学校和学历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截至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位考生为什么会选择回国返乡考公,但是,公众首先应尊重其本人的职业选择。做什么工作和从事什么职业,是每一个人的选择,也应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因此,面对海外名校博士返乡,并且选择从一名普通基层干部做起,不妨充分尊重其个人选择。

毫无疑问,我们充分尊重高学历人才考公考编。但是,当脱离特定的环境时,人们还是更加期待这些高学历人才的职业选择可以更加多元化,而不是把体制内的工作视为终极目标和唯一选择。

当人才的职业选择可以多元化,而不是将考公考编视为首选乃至终极目标时,会更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实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舆论层面普遍的期待。

这有赖于政府部门加以引导和培育,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引导。某种程度上,公务员岗位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恰恰也反映出其他就业单位在劳动保护、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就此去看,补齐相应的劳动保护短板和职业保障缺口,持续拓宽各学历阶段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来源 红星新闻、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