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开泰
编辑:寻宽觅窄
10多年前一个朋友问我坝上庆祝新约是怎么回事?我却一无所知,就是所谓“新约”在学习历史中也没有什么印象。直到2020年在写孙明经小记时才找到一点相关资料。近日追踪中看到了『电影与播音』上有一篇较详细的报导,便作了扩展,但两位校长的讲话仍未找到史料,只能作揣测,如果有朋友掌握,望予以补充修正。
电化教育是引入国外的视听教育,二十世纪初年在我国兴起的。将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应用于教育,进一步兴办电化教育专业,培养人才,出版刊物。“学术机关致力于教育电影的,当首推金陵大学理学院,最早设立教育电影部和电化教育专修科,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成为今日中国最完备的电化教育机关”。(1)
1930年金陵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美森(J.C.Thonson)首先将科教电影用于教学。院长魏学仁敏锐感觉到这种传媒的意义,予以推广,成立了电影应用推广委员会,1934年改组为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随后增设了教育电影部专司推广,开启了电化教育,并与美国柯达公司合作,进行科教电影的翻译与推广。1936年,国民政府确定“推广播音教育”和“促进电影教育”,用现代科技手段唤醒民众的抗日激情。同年,金陵大学成立“电影与播音部”。该年教育部决定主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即电影与播音师资班)”,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委托金陵大学承办此事,一、二期1936、1937年由全国各省、市教育厅局选送青年、大学教师到南京学习。1938年南迁,在重庆开办第三期。前后共办三期,培训青年教师三百余人。
1934年金大开始自行摄制科教电影,由魏学仁、潘澄侯负责筹划与推行,孙明经参加实际工作。到1947年11月金大共有7类98部121本;金大还引进教育电影,译出了60多部。
1938年金陵大学迁成都,正式设立电化教育专修科后,继续并扩大了教育电影的拍摄与放映推广服务。华西坝电影放映成为华西坝五大学的一个大亮点。校内有教授上课需要的电影,每周三在梯形教室为大学生放映科教电影;两周一次的周五广场露天电影。露天电影对华西坝所有居民开放,观众最多一次达两万人。校外在四川各地放映,受到大众热烈地欢迎。孙明经回忆说:“我们这一时期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成规模地大量展开放映,1944 年中曾放映过828次,观众人数达90万人,其中540次是在成都地区放映的,……华西坝星期五的露天放映已经成了成都华西坝一带家喻户晓的习尚,每次平均观众一万人。”孙明经时常现场解说。(2)所以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为华西坝带来了多彩的教育活动与欢乐,华西坝分享了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的丰硕成果,值得我们铭记。
华西坝上电化教育活动的精彩时刻或许是1943年2月8日,五大学在华西坝赫斐院广场庆祝新约大会。『电影与播音』“华西坝五大学庆祝新约大会露天放映”专文称:成都基督教五大学庆祝新约大会,于二月八日下午五时半在华西坝赫斐院广场举行(虽是寒假中)到会人数达万,盛况空前。是晚全部技术工作,由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及电化教育专修科教职员学生担任,成绩颇为良好。此举提高一般人对于电影与播音所具教育价值之认识,并增厚其国际兴趣甚多。(3)
说它精彩在于:
一、精彩于得时。
1943年1月11日, 国民政府和美国、英国分别签约与换文,终止《辛丑条约》时的议定书及其附件给予英美两国的一切权利等;(4)受此影响,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葡萄牙也相继与中国换约,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不平等条约。
1月13日国民政府通令二月五日至七日为全国各地扩大宣传期,放假三日,以示庆祝;各单位应于二月五日举行庆祝会,讲述平等新约的订立于我国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等八项要求。(5)从1月12日起各报刊、中英美人士都陆续发表文章或谈话,对新约的签订予以好评。
如宋庆龄一月25日发表讲话说:废除不平等条约,原是总理毕生致力的大目标,到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从此展开了中国与国际关系的新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已获得平等。(6)顾维钧、王宠惠畅谈时称为:实开我国外交史上极光荣而有意义的一页,不仅百年来的耻辱一旦尽雪,且对于我国抗战前途,有重大影响。开中外通商往来的一个新纪元。(7)陈济略作词张定和谱曲的“庆祝平等新约歌”:“五十年革命流血,五年半作战牺牲,挣断了枷锁,唤回了汉魂,埋葬了沈重的历史,展开了民族的新生,正义已获得申张,神州已重睹光明……”寓意深远,意识正确,曲亦庄严雄伟,得到中宣部奖励,在大街小巷,广为传唱。
二月四、五日,延安、重庆、成都等全国各地都举行庆祝大会。延安军民二万人于二月四日下午举行庆祝新约大会,全市欢腾盛况空前。党政军高层全部出席。朱德总司令发表讲话:不平等条约约束了中国一百年,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到今天不平等条约废除了,这是五年半以来全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结果。可是现在法西斯蒂还在作最后的挣扎,还没有最后的死亡,我们只有打倒全世界的法西斯,完全击溃日寇,才能达到废约的目的。(8)陪都市民家家戶戶,悬旗结彩,气象一新,五日二时在夫子池新运广场举行庆祝大会,二百余单位,五万余人参加,列队游行盛况空前,个人自由参加的市民,为数不下二万余人。分电总裁元首美领袖致敬,会后结队游行,长达三里许。(9)
成都各界五万余人参加庆祝大会,主席报告后,由华大校长张凌高、社会处长黄仲翔演讲新约,努力抗战,打倒日本军阀,以维护世界和平。会后提灯游行,盛况极为热烈。(10)可见这是一次正如《大公报》在社评中说的这是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庆,“我们焉得不庆祝,不狂欢”,华西坝上精心筹划的庆祝正是得此时机。
二、活动丰富多采。
当日由金陵大学之声教育广播电台XUVU于午前11时起不断播出名贵音乐,五时起报告新闻。六时半露天电影在中美英三国国歌悠扬声中开幕。三国国旗及领袖肖像出现银幕时,观众掌声雷动。电影节目计有:“英王英后检阅爱尔兰英军”,“伦敦顶得住”,“飞机螺旋浆”,“美国农村生活”,“森林的故事”,“美军在所罗门登陆”等片。又由美直接航寄来蓉之“美飞机生产”及美国空军司令安诺德对美空军演说两片亦及时赶到,加入放映。观众极为兴奋。安氏演说一片之放映,适值安氏亲自来渝参加军事会议。尤其契合时机。(11)
八时半金女大音乐系歌泳。九时后,继续播送世界名曲,至十时许尽欢而散。(12)那些放映的电影现时在一般媒体上已难找到。金女大的歌咏队在坝上最负盛名,可惜没有记载下节目单,不知有无“庆祝平等新约歌”?
三、教育在娱乐中开展。
活动中有金女大校长吴贻芳报告新约签订经过,华大校长张凌高演讲新约的意义,并勉五大学青年努力自强。可惜都未能查到两人的讲话内容。笔者只能从当时报刊所载作些推测。
关于新约签订的经过。大体是:去(1942)年10月9日下午, 美副国务卿威尔斯与英外相艾登, 分别正式通告我驻美大使和驻英代办,英美两国政府决定迅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并表示将于最近期内向中国政府提出草约, 以备中国政府之考虑等语。嗣至10月24日, 我外交部接驻美大使馆来电, 报告美方所提中美条约草案。10月30日, 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爵士, 亦向我外交部递送中英条约草案。外交部当即遵照中央方针, 先后向美英提出修正案, 继续谈判,约稿商定后, 经由中美英三方决定于昨( 11日)签订。”中美条约是1943年1月11日上午十时十五分,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签字的。同时签字的还有附件。中方全权代表是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 美国全权代表是国务卿赫尔。新约的全文俟参议院批准后,由总统发布。
中英条约是1月11日下午4时, 在重庆外交部新厦签字的。中方全权代表是外交部部长宋子文, 英方全权代表是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和印度驻华专员公署一等秘书代理署务黎吉生。
中央社报道说: “ 在条约签字前, 外交部条约司王司长化成与英大使馆秘书祁德森互换中英文条约全文毕,继宋部长、薛穆大使、黎吉生秘书互验全权证书。旋人另室… … 至4时十五分签字手续完成,旋互进香滨, 握手致贺, 状至愉快。”中英条约的全文亦公诸报端。(13)
张凌高校长于二月五日已在成都市各界庆祝大会上作过演讲,今日又在华西坝上演讲。可惜也未见报端。但推测,相信他会和当时宣传的整个基调合拍。当时的宣传格调是:蒋介石12日发表告全国军民书,勗勉自强自立建设独立国家。
蒋称:我们回想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约不平等条约,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们中华民族,经过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的撤废的光荣记录,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是为起死回生的重要一页,而亦是英美各友邦对世界人类的平等自由建立了一座最光明灯塔。然而我国军民必须知道,独立自由的地位,是要“求之于我”的,中华民国要独立自强,才可以做独立自由的国家。不平等条约的撤废,与独立自由地位的取得,对于我们国家,只有加重其责任。激发起义务感。绝不能有一点“骄矜自漫”或“一得自足”的错觉。今后更须急起直追。须从今日起,比五年以来的血战,更要刻苦忍痛,绝不许有苟且偷安的余地。(14)
《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英国美国虽把平等交往还了中国,惟交的还是精神重于物质,形式多于内容”,“大部分还劫持在敌人和汉奸手里”,“平等的内容还需要我们以艰苦和长期的斗争去慢慢充实”。(15)
《新新新闻》社论亦称:英美的自动废除特权是一回事,我们自己是否已经获得完全的自由平等,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因此自骄自漫,懈怠了抗战建国的大业。平等新约仅是一种外交文件,给我们感到未来的安慰,不过是民族主义的初步成功,实际上我们今天还在受侵略魔鬼的威胁。(16)
总之笔者推测他讲的大意或许该是: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是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尤其是抗战以来艰苦卓越的战斗。中国在亚洲长时间单独顶住了日本的侵略,拖住了日本庞大的战争机器,以空间换时间,使日本在占领东北、华北后,狼子野心一一破产,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各国有目共睹的。平等条约的产生,中国雪了百年之辱,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能平等交往,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交关系的新纪元,当然值得我们热烈庆祝。中国要与友邦平等合作,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合作。世界要消灭法西斯,亚洲要彻底消除日本的侵略势力,必须与中国合作,这为以后中国参与世界重大事项讨论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我们更要清楚知道,这只是一个重要转折,一个新起点,一个原则框架。实现与友邦的真正平等,更在于自己的强大,而且条约上订的许多内容仍在日本占领的土地上,还有待争取抗战的完全胜利,收回全部国土,才能实现。当前更须以此为契机,激发起努力实现抗战建国大业的信心和力量,青年学生在未来更负有重大的责任。
四、中外互动。
增强合作与友谊。由大学之声教育广播电台XUVU转播大会电请旧金山电台KWID特为此庆祝会所播送之节目。该台以7.23百万周波之频率播送。先是XUVU不时接收该台播音,并于八时二十分开始转播。甫至八时半即由女报告员操国语谓:“这一节播音是向中国的重庆成都播送的,尤其是为成都华西坝五大学正在开会庆祝新约的会众播送的”,当时群众一闻华西坝三字,群情为之鼓舞,快慰万分。报告完即谓:“美国全体军民向中国致敬,现在特别用音乐致敬意,乃播送自由进行曲。还有蒋委员长前政治顾问现任美国情报局远东分局局长拉铁摩尔博士讲演”。拉氏操流利的国语,从容不迫的阐述新约及民主政治之意义。(17)
拉氏在演讲中称:中国获得伟大成就,收复百年失去主权,前途无量。此并非美英的仁慈赠品,乃是承认自由属于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能履行自由的一切责任;他大谈美国对民主的尊重与支持,也赞扬中国人民的成就已成为亚洲的榜样。认为防碍中国的统一为日本的政策;对民主观念力量,吾人已获新证据,对中国负起将来的责任具有信心。(18)
演讲全文刊载于《新新新闻》2月9日。(19)
在这精彩的时刻,华西坝上的师生、民众,沉浸在热烈、欣喜、欢乐之中,通过电化活动,广泛接收了国内外信息,进一步关注国家、民族命运,认清世界局势,知道人类的未来往那里走,并融入教与学和生活中,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华西坝盈满灵气、充满生机的一个实例。在事隔81年后的今天,虽然坝上的各校已经远去,“新约”也早已不在公众视野中,但回味起来还是有莫大的意义。
此外,1944年10月18日晚为动员青年从军,电教部在华西坝教育学院广场放露天电影《中国为何而战》,孙明经现场翻译,带领观众高呼从军口号。该片是由美国陆军部通信大队出品,好莱坞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制作的八部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之一。这套纪录片由美国国防部参谋长马歇尔元帅亲自策划,在美国影院公映,也在同盟国上映。(20)《中国战场》系第六集。描写自九一八事变以至太平洋战事发生之前因后果,中有国父演讲、日阁会议、溥仪登极、南京屠杀以及长沙大捷,重庆轰炸、宋美龄美国会演讲等名贵镜头,是日寇侵略屠杀的实录,是中华英勇抗战的史绩,以唤起国人同仇敌忾之情绪,响应青年从军运动之号召。个个观众行行泪,寸寸影片滴滴血,紧张悲壮,观者极为感动。(21)现在腾讯视频中还能找到,依然十分震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在那艰难的岁月金大的电化教育活动给华西坝上的师生、民众带来了教育、激励和温馨,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那些在背后辛勤奉献的人也很值得我们怀念。
注释:
(1)郭有守《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活动》(电影与播音1945.6)
(2)中国影视教育的先行者孙明经吕锦瑷
(3)(12)(17)『电影与播音』第二卷一期:“华西坝五大学庆祝新约大会露天放映”(1943.2)
(4)中央日报1943.1.12二版
(5)新新新闻1月14日
(6)大公报1943.1.29三版
(7)新华日报1943.1.14二版
(8)解放日报1943.2.5一版
(9)中央日报1943.2.6日二版
(10)新新新闻1943.2.6日
(11)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arley Arnold,1886—1950),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格拉德怀尼。1907年西点军校,毕业,远涉重洋到菲律宾任职。1911年自愿报名上俄亥俄州的代顿,向莱特兄弟学习飞行。成为美国陆军的首批飞行员之一,第二年获得1枚胜利勋章。1916年,阿诺德回国后再次转入飞行部队并晋升为上尉。一大战后.阿诺德受命在巴拿马指挥一支飞行部队,后来赴华盛顿的陆军航空兵总部任职,1921年晋升为少校。
阿诺德潜心钻研航空技术和航空兵战术,写下《飞行故事》、《飞行员与飞机》、《空战》和《陆军飞行员》等著作。1944年4月,阿诺德受命领导组建了航空兵第20集团军,自任司令,计划用装备了总值30亿美元的500架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用来对日轰炸,同年6月,阿诺德指示驻中国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利用中国西南的机场,起飞B-29轰炸日本。阿诺德率把陆军第20航空队的基地从成都太平寺机场转移到马里亚纳群岛,亲自指挥该航空队大规模空袭日本。1945年8月,在阿诺德的陆军航空队对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没几天,日本便宣布无条件投降。1943年3月,阿诺德晋升为上将,1944年12月,获得陆军五星上将军衔。就在他退役后的第二年,美国正式批准陆军航空队脱离陆军,组建独立的美国空军。1949年5月他在美国空军成立2年后改授为空军五星上将。(百度人物)
(13)新新新闻1943.1.12报导:中央通讯社,重庆11日电
(14)新华日报1943.1.13.2版
(15)大公报1943.1.14“充实平等的内容”
(16)新新新闻1943.2.4六版 社评:庆祝新约
(18)欧文·拉铁摩尔(英语:Owen Lattimore,1900—1989)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其幼时随父来华、毕业于英国圣·比斯学校。1922年获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奖金,后周游新疆、内蒙和东北各地,著有《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三十年代初为北平哈佛燕京社研究员,还曾访问过延安。1938年起执教于霍普金斯大学。1941年由罗斯福推荐任蒋介石的私人政治顾问,因不遂蒋介石之意,次年回国。后任职于战时情报局,负责太平洋战区工作。1944 年随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访华,曾建议美方施加压力使蒋介石政府调整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五十年代曾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亡命英国,在英国中部的里兹大学继续他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工作。到85岁他再回到美国时,已是垂垂老矣。著有《亚洲问题解决》、《美国与亚洲》等(百度人物)
(19) 新新新闻1943.2.9二版
(20)《我们为何而战》的这套纪录片,是美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作的。开始时的目的在于让美军知道美国为何参战,到后来,索性向美国民众公开,以争取举国上下支持联邦政府打胜这场战争。
《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的八部影片:《战争前奏曲》(Prelude to War,1942年)、《纳粹的进攻》(Nazis Strike,1942年)、《瓜分与侵略》(Divide and Conquer,1943年)、《英国战役》(The Battle of Britain,1943年)、《俄国战役》(The Battle of Russia,1943年)、《中国战役》(The Battle of China,1944年)、《战争迫近美国》(War Comes to America,1945年)和《认识你的敌人日本》( Know Your Enemy:Japan1945年)。
第六部《我们为何而战之中国战争》(The Battle Of China)1944 年拍摄,片长:67 分钟。
(21)金陵大学校刊1944年第三四三期6页
(文中照片除已标明提供者的,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