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夏的一天,我行走在青砖黛瓦、古道悠长的平遥街巷。环顾四周,随处可见身穿汉服的身影与古建筑同框。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导游似乎心有灵犀,他赶紧向我介绍说,“今年5月26日,古城以‘奔跑平遥,汇通天下’为主题,2024平遥古城半程马拉松在平遥古城活力起跑,从千年古城跑向古村落,共赴一场穿越历史与现代的马拉松,共享一次运动与文化相交融的旅行,那场景可壮观哩!”

于是乎,我分明觉得走进平遥,与其说我是来旅游观览的,倒不如说我是来感受古城的“光影”魅力的。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入口,一俟进入,便如置身古代汉民族城市。在时光倒流里,我用双眼定定地看周遭的一切……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平遥便已有人类生息繁衍。相传,曾为帝尧的封地,因而称为古陶地。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西汉时,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曾建都中都(即今平遥)。到南北朝北魏时,武太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因避魏太武帝之讳(太武帝名拓跋焘,“焘”、“陶”同音),改平陶为平遥。明洪武三年(1370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垣基础上扩修改筑为砌石城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登上戍楼,仿佛看见军旗猎猎,听闻刁斗声声。极目城郊,平畴绿野,阡陌相连。俯视城内,高脊瓦房鳞次栉比,店铺纵横,摊贩沿街,似闻叫卖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们的印象里,过去一般县城只有四门,但平遥却有六门。何故?原来,平遥古城,民间又叫它“龟城”。据说是因其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是龟的四肢。六座城门,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均建有瓮城。奇怪的是,每座城门瓮城的内外门本应是垂直一线的,而惟东北一门却偏偏斜了。门外有条路,路去十五里。近处有一寺,寺内有一塔,名麓台塔。所谓塔,实则是一根木桩,怕龟爬走故将其左腿拉直并捆在这根桩上。

平遥城墙,其设计之严谨,工艺之精细,自无可比拟。而更让人以为观止的,则是处处点燃的思想文化火花。城墙上设置的3000个垛口,72座堞楼,象征着孔子周游列国讲学时的3000弟子、72贤人。一座军用城墙,配以文道之设施,令人慨叹!

在古城游走,只要细细观瞻,就能发现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闭的城池里,一座高达18.5米的市楼矗立在既是龟脊又是全城中轴线的南大街上,它“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自给古城曾添了一种鲜活的威仪色彩。而以市楼为中心,形成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的对称布局,自让人感喟: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特别是在汉民族的传统中,“礼制”是人生中一切的根本。即便是在建筑领域,也不能例外。平遥古城明清形制,无疑是恪守以“礼”为本,严格讲究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平遥古城,尤其是当你步巷弄,你会发现自己似乎在北京古城里蹓跶。原来,一些民居和店铺它们多为布局严谨的四合院形式。南北长,东西窄,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有序,且多为二进院以上的大宅。住宅的建筑形式,一种是木构砖瓦房,另一种为砖窑洞加木廊外檐,还有一种是由下层砖窑洞和上层木屋构成的下窑上楼。唯有从宅院建筑的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影壁、门神龛、土地龛,以及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和梁枋影画等标志上,才让人们觉得这民俗实景,骨子里融入的终究是中国汉民族的建筑文化精髓。

导游告诉我,平遥著名以商贾票号为最。一座座票号、镖局,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历久弥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回想当年的中国,金融中心不在北京、南京或广州,甚至不在山西的首府太原,而在这小小的平遥。这怎能不感叹平遥人的远见卓识?

明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与经济的发展,各商号迫切需要一种比现银解运更方便、高效、廉价的解款方式。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与存放款业务的票号——“日昇昌”在平遥诞生。“日昇昌”名称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过去商家的幌子竖挂,“日昇昌”三字便排列成“日日升日日”,讨个好口彩。雷履泰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创始人,“日昇昌”则成为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远流长的文脉、琳琅满目的文物、以及晋商智慧的融会贯通,给平遥古城孕育出了独一份的文化。趸拥着一份崇敬,我走进了古老的宅院。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我感觉着晋商的实力与胆魄,也同时见证了驱使山西票号水到渠成、繁荣发展的另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在票号旧址,我看到一些老票号的内部管理规章,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也不过时;而在展示其总体建筑艺术风貌的同时,其竟未因资财雄厚而刻意追求华丽的建筑装饰,其注重的是建筑功能。如果说,前者反映的是票号精明的品质的话,那么,后者折射的不就是其求实的精神吗?有了这样的文化武装,山西票号又哪能不成功呢?可不是?清末山西票号又增加到33家,而平遥县城内最盛时期就有22家票号,占到当时全国票号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国内85座城市和世界各国的城市,共设有分号400多处,并且总部都在平遥。中国的金融汇兑业务基本上由山西票号或者说由平遥的票号垄断了。难怪余秋雨在《抱愧山西》里这样写道:“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平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读之,颇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城,让人眼球为之一亮的是,为吸引海内外游客走进平遥、爱上平遥,当地依托晋商传统文化和特色演艺优势资源推出了沉浸式实景剧《又见平遥》。该剧讲述了一个关于晋商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整部剧借助“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舞”等一个个精彩片段,以“行走式”观演模式、“穿越感”的情境体验,带观众沉浸式感受晋商精神,由此激发出观众强烈的共情共鸣。

漫步于古城街头,才见古色,又闻古香。街上许多行业的店铺都以“古陶”命名,而最吸引我眼球的,怕要数漆器了。漆器,商周时便已出现,春秋战国时初具雏形;盛唐时“卉耀荣华”;明清时,进入鼎盛。它一律选上好的椴木制成,其制作过程,是用我国特有的大漆,在精心制作的木胎上挂灰后,髹涂、阴干、磨推,多至八、九道,其后用手工推光,即成“推光漆”。然后,再经描金绘彩,堆古罩漆、骨石镶嵌、鱼骨镶嵌、云雕等工艺,装饰出花鸟鱼虫、山水楼阁、人物故事等图案后,安装以铜制饰件,方为成品。更让人叫绝的是,这种家具不避水火,一壶开水浇上去不起皮,火红的烟头放上不留痕。真乃神奇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工艺品,怕是古城因袭传统的产物。无论是剪纸还是衣帽布鞋等手工布艺现做现卖、边做边卖,手工艺者的那份从容、随和、舒适,让人不得不向往纯朴自然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王蒙在伊朗参观了一种波斯语叫“哈塔姆”的工艺后,这样写道:“他们以一种至高无上至美至尊的崇敬、叹服、赞美、珍爱、矜持的心情,以一种神圣的宗教情怀对待……从事这些事业,他们是在献身,在用智慧、生命和精神去靠近、去证明、去体现至高无上的清真、完美、纯净、博大与长久,也是去靠拢、去赞美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去赞美和选拔比眼前的一切具体事物与利益更宏伟与崇高的存在,去理解和表现一种生命与世界的正面的本质。”我想,这段话不也同样适用平遥古城的那些手工艺者吗?其工艺品,不是体现着神性与人性的汇合、手艺与心灵的互动吗?

城隍庙是一个不能不看的景点,其位于古城东南,明初初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庙会期间毁于火灾,清同治三年续修。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财神庙里的大戏楼。戏楼面北,五彩斗拱,饰以精致木雕。听导游介绍,戏楼顶棚阶梯式穹窿构造很好地收拢了声音,起着聚音作用;戏台地底下埋了五口大瓮,可以产生共鸣效果。顶棚精美别致的八卦藻井装饰,自是匠心独运,将美学和宗教文化融汇了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遥可看的地方实在太多,商会、当铺、文武二庙、县衙署,等等,自然,每一处都可以独立成篇。尽管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走到平遥的每一个角落。但够了,我已经读到了平遥的主要立面,或者说,我已经触摸到其心灵的轮廓,我笃信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的理由是凿凿的,其评语是客观公正的:“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然而,又有谁知,平遥古城所以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也依仗了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等专家的振臂而呼,仰仗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否则,今天所能看到的就不是眼前的平遥古城了,这不该是一种无法弥补的大恸吗?平遥古城,其“历史记忆“是厚重的,而这也恰恰是一个城市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没有自信的城市,绝不可能在现代化的潮流中把这些老古董保留下来。要知道,一座城市没有了自信,将会失去个性。我们的城市经历了数千年华夏文化的熏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的城市充满自信的源泉,但如何将这种自信传承下去,或许是历史留给我们也留给平遥的一道考题。

盛夏雨后的平遥古城,与碧绿如洗、郁郁葱葱、迎薰公园相映生辉,呈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和谐发展的生态画卷。傍晚时分,正要离开平遥古城,但见灯笼悬红、古屋迤丽,我禁不住回头张望,突然觉得其就像一首首意象变幻、意蕴深厚、古韵律动的诗,行于其间的人就是一行行被诗意化被意象化了的美妙的诗句与节奏流变。这样的诗句与流变犹如一条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而没有被污染一丝一毫的河流,清澈又明洁、质地单纯而富于灵性妙曼的韵致。我总以为,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如果缺少了必需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即便它再多么现代化多么光耀,也是没有深厚根基的。而没有深厚根基的城市,又靠什么奔向未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