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亚洲经济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一时期,“亚洲四小龙”凭借着独有的发展模式和策略,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华丽转身,昂首迈入了发达经济体的行列。而同一时期,“亚洲四小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如新星般在经济领域初露锋芒,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亚洲四小虎”的经济发展态势可谓一片大好,大量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这些地区纷纷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资产价格上扬。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悄然埋下了日后危机的种子。
进入九十年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而拉高利率,使得原本汇聚在东南亚的资金开始回流。与此同时,中国的迅速崛起展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众多外国企业纷纷将工厂迁至中国。在这双重压力之下,“亚洲四小虎”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就在这关键的节点,金融巨鳄索罗斯将目光瞄准了泰国经济的薄弱环节。他操纵量子基金借入巨额泰铢,并在外汇市场大肆抛售,制造出泰铢即将大幅贬值的恐慌氛围。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动荡,众多投资者纷纷将泰铢兑换成美元。由于泰国外汇储备有限,政府无奈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随即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这一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货币纷纷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众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泰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仅仅在危机后的短短一年,就有逾万家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超过 200 万。相比之下,印尼的处境更为艰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衰退,失业人数超过 2000 万。
1980 年,印尼的 GDP 仅为 725 亿美元,到九十年代已增长至 2000 亿美元。尽管随后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重创,但其经济依然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如今已达到 1 兆美元,人均 GDP 为 3869 美元。在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的那段艰难时期,印尼不仅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还遭遇了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剧烈动荡。
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黑色五月暴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经济崩溃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恶意挑起族群之间的尖锐对立,致使暴民将怒火指向华人,引发了极其惨烈的流血冲突。当时备受争议且涉嫌贪污的总统苏哈托因此被迫下台,随后接任的瓦希德致力于推动种族之间的和解,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了一系列经济与政治结构的改革。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印尼充分发挥其内需市场的潜力,再加上不断优化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不乏亮点。然而,政府部门的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始终是印尼经济持续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
1980 年时,泰国的 GDP 为 323 亿美元,到九十年代增长至 1800 亿美元,如今已超过 5000 亿美元,人均 GDP 达到 7100 美元。亚洲金融危机给泰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在总理塔克辛上任后,局面开始出现转机。塔克辛从商界转战政界,凭借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将改革的重点聚焦于广大贫困人群和陷入困境的财团,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也就是后来为人所称道的“塔克辛经济学”。这一政策的关键要点包括为农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启动全民保健计划以减轻贫困人群的生活压力。
同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扶持财团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并与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些举措成功推动了泰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在 2000 年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率。然而,塔克辛后来因涉及贿选、政商勾结以及贪污等问题而黯然下台。尽管如此,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泰国经济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尽管期间经历了军事政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但今年泰国政府专注于产业转型,人均 GDP 也在逐步提升。
1980 年,马来西亚的 GDP 为 245 亿美元,到九十年代增长至 1000 亿美元,如今已达到 3300 亿美元,人均 GDP 更是超过了 1 万美元。亚洲金融风暴致使马来西亚经济大幅滑坡,外资纷纷撤离。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该国政府削减开支并提高利率,但时任大马首相马哈迪却另辟蹊径。
当时,众多经济学者普遍认为,马哈迪的这一举措可能会导致马来西亚陷入经济衰退的深渊。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马来西亚反而成为了经济复苏速度最快的国家。用马哈迪自己的话来说,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唯一目的,就是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让企业能够更从容地规划投资。由于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起步较早,从八十年代起就依靠工业引领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也因此超越了其他“三虎”。但该国存在的种族问题以及政府推行的种族至上政策,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导致了大量人才的外流,这至今仍然是马来西亚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难题。
1980 年,菲律宾的 GDP 为 324 亿美元,到九十年代增长至 800 亿美元,如今已达到 3700 亿美元,但人均 GDP 仅为 3300 美元。与其他“三虎”相比,菲律宾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相对较小。当时虽然房地产市场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政府推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使其相对平稳地度过了难关。
然而,纵观菲律宾的整个经济发展历程,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菲律宾曾经是亚洲的富裕国家,人均 GDP 仅次于日本,早期在美国的庇护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后续的经济增长却明显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主要归咎于菲律宾前总统马可仕的决策失误。他上任后推动了多项大型建设计划,导致菲律宾背负了巨额债务。这些债务不仅没有有效推动国家的发展,反而因为政府的腐败和官商勾结,使得多项建设计划延误,如同把钱投入了一个无底黑洞。此外,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均衡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后续的几任政府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顽疾。尽管近年来菲律宾的经济表现相对出色,但市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以及派系利益至上等问题,仍然是当前菲律宾经济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巨大阻碍。
综合来看,在“亚洲四小虎”之中,印尼的经济规模最为庞大。若以人均收入作为衡量标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表现相对突出,尤其是马来西亚有望在 2030 年前成为东南亚地区下一个高收入国家。不过,这两个国家也各自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马来西亚的人均 GDP 停滞增长长达 10 年之久,而泰国由于近年来的政治动荡,10 年来 GDP 增速在“四虎”中处于末位。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分析,印尼强大的内需市场是其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而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属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泰国出口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服务类产业,马来西亚主要出口电机相关产品,在科技实力方面在“四虎”中处于领先地位。至于菲律宾,在“四虎”中出口总额处于最低水平。
除了“亚洲四小虎”,东南亚的越南也因其出色的经济表现而备受关注,不少西方媒体将其纳入“亚洲虎”的行列。在过去的 20 年里,越南的经济增长幅度远远超越了上述四国。从出口总额来看,越南已经超越了泰国和马来西亚。出口的大幅增长是越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工业竞争力指数而言,越南也超越了菲律宾和印尼。然而,越南同样面临着自身的一系列问题。该国约有 9700 万人口,人均 GDP 仅 2785 美元,众多人口处于贫困边缘。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越南的非典型工作比例在亚太国家中相对较高,许多人从事着低薪且不稳定的工作。另外,教育方面的短板也不容忽视,越南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占比较低,这使得大部分人只能从事低薪工作,这也是越南能够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东南亚各国都蕴含着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关的数据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也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和挑战。究竟谁能够率先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地区经济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