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事迹能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深处。
9月28日,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历史上的谭嗣同来说,却是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谭嗣同,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谭继洵是当时的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那可是朝廷里的大官。他自己也是江苏省的候补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按理说,他应该过着无忧无虑、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可谭嗣同不是一个只知道享乐的人。他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一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当时,清朝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家日渐衰落。谭嗣同觉得,只有通过变法维新,才能让国家重新焕发生机。于是,他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起,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谭嗣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创办了《湘报》,宣传变法思想,抨击朝廷的腐败和无能。
慈禧太后是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她对谭嗣同等人的变法运动深感不安。她觉得这些人的改革主张威胁到了她的统治地位,于是下令逮捕了谭嗣同等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得知消息后,立刻逃亡到了日本。但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逃跑,他坚定地留在了国内。
谭嗣同不是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但他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挺身而出。于是,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地营救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光绪皇帝。他坚信,只有光绪皇帝重新掌权,才能推动变法运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谭嗣同的努力最终没有换来光绪皇帝的自由,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慈禧太后下令将他斩首示众,年仅33岁的谭嗣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谭嗣同的死,是一场悲剧。但这场悲剧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试图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
但结果呢?他的死并没有换来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遭到了他们的唾弃和谩骂。
当谭嗣同被押赴刑场的时候,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这些人中,有的人是出于好奇心,有的人则是出于幸灾乐祸的心理。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大逆不道”的谭嗣同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当谭嗣同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时候,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吼声。他们认为谭嗣同大逆不道,严重冒犯了慈禧太后的天威。于是,他们纷纷向谭嗣同吐口水、扔烂菜叶子,表示抗议和唾弃。
更让人痛心的是,当谭嗣同的脑袋被割下来的时候,人群中竟然爆发出一阵欢呼雀跃的声音。不少人甚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馒头,抢着蘸谭嗣同的热血吃。
在他们看来,谭嗣同的血似乎有着某种神奇的功效,正如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写的那样,“包治百病”。
谭嗣同的死,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民众的麻木。他一心想要拯救陷入水火之中的百姓,付出的却是血祭的代价。但他的死并没有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民众,反而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无知和偏见。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实例:南宋岳飞被冤杀后,临安百姓敲锣打鼓,庆贺朝廷为国除奸;明朝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时,民众争着吃他的肉。
谭嗣同应该早就知道,他的死不会改变什么。他临刑前,他妻子哭着说:“我们还没有孩子。”谭嗣同回答:“在腐朽的大清,多生一个孩子就是多生一个奴隶。”
谭嗣同当然明白,遮蔽这世界光明的,除了清廷的腐朽,还有这愚昧的人心。他与妻子的对话,既是对清廷黑暗的控诉,也是对百姓麻木的无奈。
谭嗣同的死,唤醒了悲凉和彻骨的叹为观止,唤醒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一生磊落,唤来了寒风吹到绝望深处的凛冽、孤绝。
谭嗣同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超越了清朝,他想要的是自由和光明。但他的理想在当时不合时宜,他被吞噬了,他的死,照见了众人的愚昧和反智。
谭嗣同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这个民族的悲剧,更是这个国家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