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实施一周年。我国多地都在探索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也就是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就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伴随着健身圈的建设,有一类价格亲民、场地不大但设施齐全的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很多城市。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成了社会资本趋之若鹜的风口。无人超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等,智能健身房、共享健身房,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共享健身房在一些城市兴起,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健身也成了一项时髦运动,与传统健身房相比,共享健身房有很多优势——价格便宜、智能化、24小时营业等等,这些都让共享健身房一经推出,就迅速在一些城市受到热捧。

一些共享健身房月卡只要99元,价格相当实惠。这些共享健身房还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做到无人化管理,通过互联网方式把教练、客户和场地做连接。这些健身房“精准投放”,往往身处居民聚居区,弥补了传统享健身房覆盖不足的短板,精准对接市民的健身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健身。24小时营业,没有关门时间,也能满足不同生活规律、不同作息时间市民的差异化健身需求。这些都是传统健身房所不具备的优势。

但是任何事物有优点就有缺点。对于新手来说,使用健身器械健身,需要有专业人士指导,在线教学怎么也不如现场教授,共享健身房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会员健身时如果出现意外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另外,一般来说,最适合的健身时间是从上午到下午,最迟建议在晚上8点之前,而共享健身房是24小时健身模式,不少上班族晚上才有时间去健身锻炼,其实这并不符合人体生物钟,可能让一些健身者不仅没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反倒伤害了身体,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值得商榷。

对此,一方面需要市民在健身时,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的健身知识,不要盲目健身,这样不仅难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反倒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共享健身房属于新兴事物,不能因为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就将其一棍子打死。监管部门也不能以新兴业态为由而坐视不管,反而要能加大监管,还要持有审慎监管态度,促其规范发展、健康发展。

要让共享健身房这样的新兴业态能够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不仅要精准对接公众的各种消费需求,弥补城市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还要提供真正优质而安全的“共享服务”、智能服务,不让安全隐患伴“共享服务”同行,让广大市民真正享受到这些新业态带来的切身实惠。

文/戴先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