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保证录取、100%毕业、录取不上全额退费……”近日,多名网友爆料,有教培机构称不用考试、不用到学校就读,就可以办理全日制大专文凭。
这么好的事真的有吗?
回顾 —— 约200人被骗金额达上百万
根据海报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学历提升”受骗者分布在全国各地,且被骗时间跨度多为2021年至2023年之间。
2021年,由于工作需要,曹进打算报考口腔医学专业文凭。一位王老师称,100%保证曹进能被成功录取,录取不上将全额退费,录取后也不用去考试,在学校交学费挂读即可,每个学期只需要期末去一次学校。
2021年12月28日,在王老师的指引操作下,曹进向北京某教育科技公司转了2000元定金,并与该公司签订了《学历服务协议》(下文简称协议)。双方约定,若曹进在学信网、学校官网录取名单中未查询到个人学籍、录取信息,公司则全额退款。
之后,曹进又给该公司转去49800元,其中29800元是委托该公司代报名口腔医学助理医师考试的费用。可没想到,钱交了,曹进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学信网上也查不到个人学籍,连委托代报名的助理医师考试也没了下文。曹进的51800元打了水漂。
曹进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后来加入一个该教育公司诈骗受害者的微信群,群内成员约200人,被骗金额达上百万。随后,通过网友晒出了“录取通知书”,发现落款的公章不同,有的是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有的是南京科技技术学院。
近年来,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希望通过在职学习提升学历。对于在职的求学者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省心、安心地提升学历,助力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何学历提升骗局屡见不鲜?是职场环境造就还是人的利益驱使?
说一说—— 虚假学历真能不劳而获?
说起学历,不少职场人挤破脑袋都想有高学历,这是当下大环境造成的固有想法。
不少企业为了招到更匹配岗位的员工,明里或暗里规定非“211”、“985”高校学生不录取,也就限定了不少求职者的应聘资格。
虽然求职者的教育与能力水平存在着相关性,企业可通过设定学历标准来筛选求职者,减少了人岗错配的风险。但学历不等于能力,这种简单的筛选办法,未必是取才之道。
最重要的是,因为企业把学历作为求职标准之一,导致不少求职者铤而走险,伪造教育背景信息,以此获取就业机会。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由八方锦程通过2023年已构建员工入职风险防范体系企业的职业信用风险数据统计,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中,“教育背景验证”项目风险率为3.56%,其次为高新技术行业,占比2.34%。
为了“迎合”企业筛选人才的标准,不少求职者“花式美化”自己的学历。
刘某有意向应聘招商部门的管理层岗位,并填写了《入职登记表》,写明其最高学历为大专、就读于某鞋服设计学院。然后在试用期间内,郑某公司发现刘某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均存在问题,待开展背景调查后发现,刘某确实存在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的行为。
不仅仅是虚高学历,更有人在学历验证网站下功夫,假冒官方网站。
八方锦程受客户委托核查候选人的学历信息,候选人提供了其毕业证书,为**师范大学的专升本学历,毕业时间是2007年01月,然而通过学信网(www.chsi.com.cn)却无法查询到相关记录。经辨识,八方锦程发现候选人毕业证书上显示的网址为www.chsfi.com.cn,此网站与学信网极其相似(如下图)。经复核发现,该网站的联系人为个人,并非官方组织。另外,候选人毕业证书时间是2017年01月,发证时间却是2017年07月16日,两者相差半年,从而判断候选人的学历证书虚假。
冒用他人的毕业证书;证书编号也查询不到相关学历信息;自称是全日制本科,背调时校方回复候选人仅有自学考试的专科毕业记载;毕业证是人像照片与候选人的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人像照片,信息比对为不同人……若是企业稍不留神,便让他们鱼目混珠地入职。
不过,虚假学历可不是好事。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隐瞒真实学历、提供虚假学历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任何补偿。”
根据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对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不仅求职不成,还让求职者自己在职场上信用打折,摊上了法律责任,甚至在特定行业可能会导致终身禁入相关行业,得不偿失。
因为社会对学历、学位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假成本太低,求职者存在学历、学位造假行为频发。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背景核实体系的完善、背景调查的普及,企业对人才招聘的学历、学位要求,逐渐走向审查严、全、真。
学历、学位是企业评价和选择人才的参考因素,但并非唯一标准。一个人的品行和综合能力,才是企业做出录用决策的重要标准。
作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做好入职前的重要信息核查,对学历、职业技能、工作经历有重点要求的岗位,务必及时尽到审核义务,防范潜在劳动争议的发生。
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求职者,求职过程中要真实陈述自己的信息,切勿存在侥幸心理。通过夸大、虚构某种经验或资格,入职后一旦不符合用人部门的需求,面临的可能是解除劳动合同以及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