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所在区,坚持以“零距离家园”为总品牌,全面实施“五领”工程,开展“五聚”行动,以打造城区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在黄浦形成生动实践。从2009年南京东路街道创设“零距离服务”机制,到2018年“零距离家园”确立为区级基层治理品牌,再到该品牌深化拓展为“零距离家园”工程,15年来,黄浦阔步向前,成果丰硕。
顺天村,建设“零距离”新家园
杨琛骅,南京东路街道顺天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这位85后居委干部的成长与顺天村密不可分。成长于斯,他亲历了“零距离服务”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了有温度的社区治理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也指引着他于2018年投身社区,转而以居委干部的身份反哺社区,带领居民们在百年顺天村共建“零距离”新家园。
顺天村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50%,人户分离占比60%。房屋种类多样,人口结构复杂,基础条件有限,对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智慧提出了挑战。杨琛骅坦言,上任之初,自己还是一个不擅长社区“婆婆妈妈”工作的男青年,得益于街道的指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他和居民们对“零距离家园”和“三会”民主协商制度的运用越来越熟练,这才使得顺天村的面貌、秩序与活力给每一位访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近几年,街道启动了“江阴—顺天村”“一街一路”改造工程,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公共空间和历史街坊面貌的修旧如旧上,也深入到了居民小区的微更新中。从沿街商铺的征询到邻里协调,从砖瓦花草到生活设施的规划,每一步都有“零距离家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江阴路72号启动“微更新”之前,居民们就曾持怀疑态度。是居民区党总支带领党员志愿者、楼组长,依托“零距离家园”搭建平台,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诉求,运用“三会”制度进行协调沟通,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支持和参与。齐心协力之下,72号院落焕然一新,成为了社区更新的典范,居民们还自发制定了自治公约,共同维护和享受着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今年南京东路街道根据辖区特点,建立街区组织体系,在街区层面形成“一圈三格”的治理格局,在街区以内形成“一格三域”的动员体系,计划逐步建成3大街区“零距离家园”实体阵地体系,以“广场驿、原点驿、南步驿”为枢纽、“零距离家园”小站为补充,“零距离楼组”为延伸,为下一步建设街区“零距离家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让各个居民区的居委干部们对未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充满信心。
共建“零距离家园”工程,凝聚强劲合力
近年来,黄浦区各个社区的基层干部在一次次运用“零距离家园”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工作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的双提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零距离家园”品牌打造也迈向了“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通过织密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体系,发挥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为基层治理工作凝聚起更强的攻坚力。
保屯路211弄旧住房成套综合改造项目,实现了居民参与度及推进速度、签约完成速度、搬离速度和开工速度的全市“五个第一”。在此过程中,半淞园路街道建立“1+1+3+7”的党建引领组织架构,即一个指挥组、一个临时党支部、三支青年突击队、七个工作组,为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东门街道面对滨江沿线15家总部企业和超过4万名职工的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挑战,与滨江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合作,整合资源,推出了“南外滩金融直通车”项目,为白领提供免费乘车服务,有效提升了通勤便利度。
外滩街道对如意里小区实施了综合修缮和民生实事工程,显著提升了居住环境和品质。居民们依托“零距离家园”平台进行民主协商,让如意里小区成为黄浦区首个通过“更新+治理”方式实现物业服务费上调的售后公房小区。
蒙西小区,位于打浦桥街道,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去年试点党建引领综合治理示范小区建设,建立了“微网格—楼组”和“三长制”的综合治理运行机制,形成了覆盖街道的“一张网”体系。党建引领激活了小区综合治理的“红色引擎”,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去年,淡水路举办马路生活节期间,小街小店积极参与赛诗会,淮海中路街道西部街区治理委员会动员商铺联盟成员参与,提出了许多创意点子。今年,街道将继续探索街区治理的新模式,为淡水路注入更多幸福元素。
老西门街道推出了“1510”治理模式,以小型化、嵌入式、多功能的空间凝聚新力量,加强了小区党组织和楼组党组织的网格建设。居民区党总支发挥与居民群众“零距离”的优势,打造了沧海苑“沧海友邻”、幸运福邸“心愿园”等10处“10平方”空间。
处于蓄势蝶变期的豫园街道,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形态转换、商圈业态转型、人口结构转变,创新探索“九曲桥工作法”,以“服务家门口”实现“平安零距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架好党心连民心的“连心桥”。
春江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及时发现、处置各类“老毛病”,五里桥街道通过推出“春江数治网”,探索数字物业管理新模式,以智能设备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开展春江小区美丽家园二期改造,让这一高龄小区焕发了新活力。
创新实践,走出“三种模式”
每一次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都是黄浦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告白。面对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命题,黄浦区同步实践了“三个模式”:通过复制推广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瑞金模式”,全区30个综合网格已经实现实体化运行,加速推进“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向“一网同治”转变;通过借鉴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文庙模式”,探索形成不同特质的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有效模式;通过复制推广以“蒙西模式”为代表的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模式,为小区量身定制提升品质的实在举措。
“这张公示牌上的信息很实用,房屋报修、卖废旧报纸书刊、衣物和大件垃圾回收等问题,都可以打这块牌子上公示的电话!”自去年7月起,在瑞金二路街道各个居民小区的主要弄口,都公示有该小区所属的微网格力量。家住南昌路的居民黄小姐说:“建筑外立面修缮过程中,我家窗台出现了损坏,我就是通过拨打公示牌上的物业管理员的电话,快速完成了修补。”
这,只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瑞金模式中的一个细节。瑞金二路街道不仅是上海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还因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商业商贸非常繁荣,涌动着勃勃生机。多元主体的不同需求需要满足,年代久远的基础设施随时可能出现问题,新兴消费模式下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每一件事背后还都牵连着诸多事,如何高效解决?
近年来,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黄浦区委实施了网格党建提质计划。瑞金二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模式,在党组织牵引下,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与平台化运作相结合,织密建强网格体系,强化机制保障,明确职责边界,规范处置流程,缩短管理半径;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通过“小场景”牵引“大应用”,从“抓一件事”转为“解决一类事”;通过信息化支撑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将数据统一归集到街道基层治理数字平台,让治理各环节、各方面“一目了然”,在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网同治”。于是,居民们遇到各类急难愁盼事,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基层工作者们通过应用街道数据库,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变得更加顺手。
15年来,黄浦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打造“零距离家园”这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拳头品牌。“零距离家园”工程的发展深化始终紧跟着中央、市委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围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定建设“零距离家园”城区治理共同体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在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创新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
2024年是深化发展“零距离家园”工程的奋进之年,黄浦区将全面实施党建领航、组织领向、制度领先、服务领跑、头雁领军“五领”工程,以党建引领汇聚资源,以优质供给服务民生,以暖心实事凝聚人心,持续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让各方尽享城市发展机遇,让人民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