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连续跑了好几个城市,出席各类发布会和上市活动(嗯,我确实就是把它们当公费旅游来着),也抽空去了两个博物馆——位于西安的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和位于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当然,我拍了一点照片发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受限于篇幅,这里只随便挑选了几张,更多照片请访问网盘。老规矩,不要做商业用途,转发要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西安兴庆宫内的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一家具有民营性质的博物馆。可能是由于要收费(成人票50元)的关系,它一直不算是西安旅游大热门。不过,这也使得不算太大的博物院却有着相当漂亮的装修、精心的布展以及较少的观展人群,因此我的观展体验自然就不会差了。至于馆内的藏品么,据说大部分是来自海外征购——有不少都是20世纪初(清末明初)随着山西铁路建设开掘被发现,然后流失海外的。其中有一些据说是相当高级别的精品,有一些虽然可能在学术上还有争议,但也能反映唐三彩的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虽然这里陈列的几件重器(比如特展厅里的一溜镇墓兽与唐三彩骆驼/马)从尺寸和技艺方面都比不过洛阳博物馆里的那两只骆驼,但胜在列队陈设的方式很有气势,加上合适的灯光与展厅配色,至少用vivo X100 Ultra拍出来还是很好看的!

另外,由于该博物馆专注于唐三彩这一种艺术品,对其发明发展历史、制造技艺演变、后世发掘评价等方面都阐述的非常细致到位,观展后从中学到的东西也远比在那些综合博物馆里走马观花要丰富的多,也深入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嗯,在这个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里花费下午的两个小时以及50元买门票+90元买纪念品(冰箱贴明信片啥的),我觉得是挺值得的!更多照片,请访问:

https://pan.baidu.com/s/131WkgpCUR3Qb5xKHlTCkqg?pwd=qy5e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距离杭州市区实在是太远了,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厂商活动恰好就在周边,单独让我跑一次这地方可能有些困难。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虽然挂出了“院”字招牌但实际体量也不算太大(三、四个展厅),再加上展品的年岁实在太久远(动辄4000年朝上,先民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确实有限),所以如果不是像我这样事先做了点功课或者是跟着讲解员边走边听的话,真的会像小红薯上的某些吐槽:大老远跑来这里,结果半小时就逛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良渚博物院的内容还是挺吸引我的。按照官方宣传语,这里是证明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有力证据——良渚古城遗址最早能追溯到六千年前,先民们不但已经在太湖周围建立了有森严等级制度的城邦国家,甚至也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社会分工和对外交流体系。虽然当时的人类还没能留下系统的文字,但有一种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已经出现,它们或许就是后来甲骨文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大部分人去良渚博物院都是去看先民们制造的三种玉器:玉琮(神权)、玉钺(军权)、玉璧(王权)以及被复刻在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脑袋上的“神人图形”。只不过这些古玉实在年代太久远,很多被沁蚀的相当严重,所以大家看到实物时难免会有些失望——就这?不过,当我用vivo X100U的长焦微距功能将玉琮侧面那些极细的线条花纹放大拍摄下来后,大家又禁不住对先民们的杰出工艺赞叹不已...

更多照片,请访问:

https://pan.baidu.com/s/131WkgpCUR3Qb5xKHlTCkqg?pwd=qy5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