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痛分娩技术问世之前,分娩之痛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几乎每个女人在诞下新生命时,都得与此相抗。许多女性不幸因此逝去,只有寥寥可数的幸运儿在面临这一重要时刻时能免于苦痛。
那究竟,既然分娩是如此的痛苦,那些准妈妈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我们得先去探究,为何分娩会带来那般剧痛。
回溯至约莫一千万年之前,人类繁衍后代的过程并非如今这般苦不堪言。那时,我们的祖先仍旧在非洲丛林中以四足行走的猿类形态存在,头脑也相对较小。
四足的移动方式造就了更宽敞的骨盆,因此产道相对宽阔。加之当时人类大脑的体积尚未超过650毫升,较小的婴儿头部在遭遇较大的产道时,孕育新生命似乎并不那么艰难,当时人类的祖先得以轻易地迎来新的小生命。
然而,随着非洲气候与地形的变迁,森林日渐稀少,树居的人类不得不下到地面,并开始以直立的姿态在陆上生活。
为了顺应新的行走方式,人类骨骼架构经历了重大变革,其中之一就是盆骨的收窄。这是因为,若盆骨较为宽敞,直立行走时便会导致重心不稳,步态蹒跚如同类人猿。
另一面,人类开始摄食肉类后,大脑体积迅速膨胀,胎儿头部也随之增大。而婴儿头部之大小对于分娩至关重要,有经验的助产士都清楚,头部一经产道,余下的身体便迅速跟随而出。
当头部愈发宏大的婴儿遭遇日益狭窄的盆骨,难产的危机因此而生,这使得母婴死亡率攀升。
此时,自然选择又一次介入,人类在进化的历程中找到了解决之道:提早分娩。
提前分娩的好处在于,降低了高婴儿死亡率,但其弊端同样显著——早产的婴儿几乎无法独自生存,需要父母双方的照料,于是父亲也回归家庭,人类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尽管人类采用了提前分娩的方式以降低婴儿死亡率,但分娩时的剧痛仍未得解。自古至今,女性分娩时皆需忍受那撕心裂肺的苦楚。那为什么大多数母亲都能忍受这极端的痛楚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些无法忍受痛苦的母体,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被淘汰,未能将基因传递下去。
例如,假设有两位女性,A能够承受分娩之痛,因此有机会将基因延续;而对B来说,由于对痛感过度敏感,在分娩过程中不幸死亡,她腹中的胎儿存活率也随之大打折扣。
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这类基因型将逐渐被淘汰,致使大多数女性能够承受分娩的剧痛。然而即便如此,在医疗技术尚未发达的时代,母婴死亡率仍旧极高。即便是在今天,分娩死亡事件仍时有发生。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带来了无痛分娩技术,以及在必要时采取剖腹产的手法,使得当胎儿过大或母体自身状况不宜顺产时,医生能够通过手术方式确保母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医学技术降低了分娩带来的疼痛,怀孕和育儿的苦楚仍是每位母亲必须经历的历程。
所以,作为丈夫和父亲,我们不应认为女性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亦或因为这是多数女性的共同经历便觉得不足为奇。
事实上,每一位母亲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每一个男性都应当懂得体贴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