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地名

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的背后,“成都”这个地名本身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图为来福士广场(图源:中国西部图片库/曾伏龙)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谭其骧(现代地名学开拓者之—)

泉驿

“龙骨”“灵池”“灵泉”

地名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知活动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名的命名来源与变化,与历史上地理情况的变迁有密切关系。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先生,就此以成都龙泉驿区的地名为例加以了说明。

“龙泉”之“龙”为何得名,因为宋代的黄休复所著《茅亭客话》一书中,记载了宋代有人在分栋山,即今龙泉山中挖掘龙骨,并拿到蚕市上去出售的故事。“龙骨”,按今天的认识是恐龙化石。四库全书提要说,《茅亭客话》此书虽为小说体裁,但内容依据其所见所闻,“最为近理”,看来书中记载龙泉山中有龙骨应是有一定依据的。龙骨的记载与相应地名的命名,反映了龙泉山地质情况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泉山朝霞(中国西部图片库/吴科)

又“龙泉”之“泉”为何得名。龙泉驿在久视元年(700年)首置东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县南龙泉山麓有泉水涌出,形成湖泊,称为“灵池”,遂改东阳县为灵池县。按《太平寰宇记》的记载,灵泉涌出成池,所以县名也因此而改。灵池县设立284年后,到宋天圣四年(1026年)又因 “灵池”萎缩,改为灵泉县。到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灵泉县撤销。龙泉驿以“灵池”和“灵泉”设县共543年。

那么为何在唐代龙泉山麓涌出泉水,历时五百余年最后消失,“灵池”和“灵泉”地名的兴废,正是龙泉驿水文地理变迁的反映。

大路

成渝交通地理变迁

龙泉驿有一个地名 “东大路”,也是成渝交通地理变迁的反映。从秦汉到唐宋,成渝交通主要靠水路,如杜甫诗“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诗“夜发清溪向三峡”。宋代范成大、陆游均沿此水路出川。

唐宋时期,穿越四川盆地的主要陆路交通是从今重庆万州经渠县(渠州)、南充(果州)、遂宁(遂州)、三台(梓州)到成都的北大路。范成大在《入蜀记》中说,溯江入蜀者到万州下船转走北大路,不到20天可到成都,若乘舟逆水而上到成都则需100天。南宋陆游入川到成都,也从万州舍舟登陆西行,所以万州交通地位的重要性当时超过重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龙溪,曾有成都的水运码头(中国西部图片库/袁博)

成渝交通的重要性,因重庆地位在明清时期的上升而显露。南宋末年蒙古军队进攻四川,川西地区惨遭毁灭,四川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东移到重庆。而明末清初战乱使四川成为荒土,明清两代初期向四川移民,主要经由川江峡路入蜀,因此川东地区人口和经济不断上升。明代初年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大夏国,国都不在成都而定在重庆,所以从明代开始成渝交通陆路成为重心。

到1890年重庆开埠后,重庆成为全川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故成渝间陆路交通更为重要,明清时期从成都到重庆共设12个驿站,东大路的起点是成都锦官驿和龙泉驿,重庆的终点是白市驿和朝天驿。四川省会在成都,故以成都方位把这条驿道命名为东大路。全程约一千一百里,东大路之名遂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缔造者,拥有悠久而丰厚的地名文化资源。四川地名内容丰富,地域文化特点鲜明,还可从四川历代方志、家谱、古旧地图中寻找答案。

城山

“清城山”去水为青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是道教重要发祥地。2000年11月,与都江堰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历代以来,许多学者不仅留下了大量有关青城山游记、诗文、史志等作品,而且还编绘有许多青城山图,在地图中专门标注青城山等地名,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青城山地理或文化的认知,而且对青城山地名沿革以及青城山地名在青城山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佚名绘《蜀川胜概图》(局部),原图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如现存最早的巴蜀地图是相传北宋李公麟所绘《蜀川胜概图》,图中标注地名有青城县、青城山、成都山、大面山、丈人山、三十六峰、延庆宫、上清宫、储福宫、长生观、清都观、唐玉真宫主修真之地、老人村、牡丹平、花蕊夫人宅等。

其中青城山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以前称清城山,唐玄宗时亲书手诏,将“清城山”之“清”字改作“青”,《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旧‘青’字加‘水’,开元十八年,去‘水’为‘青’。”遂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山

还有人叫它“青神山”

到了清代,时人所绘《皇朝直省与地全图》《大清十八省舆图》还将青城山标注成“青神山”,直到今天,仍有人将青城山说成是青神山。

青城山以大面山(又称赵公山)为主峰,重峦叠嶂,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八胜景,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将青城山一百八景名称一一记录了下来,非常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城山老人村,在大面山北,与外界隔绝,如秦人之桃源,即“老泽”,又称“獠泽”。王象之《舆地纪胜》引苏轼的话:“东坡云:‘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而溪中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益衰。’”王象之进一步考证老人村就在牡丹坪。

县志

记载了青城山精髓

而清乾隆时期所编《灌县志》卷首所附四幅地图《青城洞天图》《老人胜地图》《灵岩胜景图》《白沙晚渡图》标注了大量地名,从中反映出青城山道教文化传承、道教养生、佛道融合以及青城山集天下雄、奇、秀、险于一身的自然地理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历代青城山地图编绘特点及其对所标注地名内容的揭示,对当今青城山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对青城山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充分体现青城山除“天下幽”以外还有奇、雄、险等自然景观特点。

青城山也是佛道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青城山道教养生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是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范本,从而进一步升华青城山旅游文化内涵,持续推动青城山旅游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划地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名也是岁月长河的时空印记,是中华文明的浩瀚长卷,它承载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

通过深入挖掘、总结四川省区划地名沿革基本规律,可以更好地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空间基石、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

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成立,将有助于聚集省内外专家学者智慧和力量,跨学科进行四川地名文化研究、普及和传承工作,对推动全省地名文化深入开展、实现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四川画报

作者:李勇先(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