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这片古老而广阔的土地上,农村居民正沐浴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曙光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高效与优质。

文丨孟宝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健康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健康福祉,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如何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切实满足农村居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热切期待,一直是每个地方主政者需要思考和破解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济宁聚焦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形成一系列具有济宁特色的创新举措和改革亮点,在全面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勇当先行者。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乡镇卫生院医疗特色科室发展,着力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努力充实乡村医生队伍,进一步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

在这片古老而广阔的土地上,农村居民正沐浴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曙光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高效与优质,铺陈出一幅幅温馨而有力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绘就乡村幸福新图景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村民在遇到重病时,不得不选择到城市就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严峻。同时,由于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往往不愿扎根农村,导致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济宁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加快推进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持续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走进济宁曲阜市息陬卫生院新院区,院内外环境整洁有序,各类服务标识规范醒目。在这里,中央空调、便民无线网、直饮水、轮椅、自助挂号机、候诊椅、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病房还设有独立卫生间。

据了解,曲阜市息陬卫生院老院区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面积3000余平米,仅开设单一的内科、外科门诊及一个综合病区。

2022年5月,新院区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8000平米,在原基础上增设国医堂、康复中心、医养中心、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等18个临床科室、3个医技科室,开设五大病区,每千服务人口床位达到3.7张。

截至目前,曲阜市息陬卫生院可诊治常见病、多发病398种,能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6类27项。

不仅如此,院区还设置有120急救点,具备24小时接诊病人能力。在医疗设备上,医院配备有德国西门子16排旋转CT、电子胃肠镜、口腔综合治疗椅、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康复训练设备等检查治疗高端设备100余台。

结合先进的诊疗设备,曲阜市息陬卫生院加快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线上问诊,减轻路途奔波劳累之苦。

全院还组建26个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开展下村入户走访,宣讲健康知识、解读惠民政策、巡诊特殊家庭,并利用宣传栏、家医服务群、医院公众号宣传节气养生、健康积分、家医巡诊、健康教育等内容,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据统计,曲阜市息陬卫生院年门诊量从2019年的不足1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12万人次,出院患者从2019年的954人增至2023年的3950人,开放床位从30多张增至近200张,专业技术人员由60余人增至140余人。

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曲阜市息陬卫生院的生动案例,可以看到济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能瞧见老百姓享有更多健康福祉的幸福图景。而这,正是乡村振兴路上应有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构建多维医疗体系

亮眼的发展成果固然令人可喜,但其背后的原因更加令人深思,济宁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透过这座城市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超前谋划和精准支持,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今年8月底,济宁市政府办公室于印发《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建适应乡村特点并与群众新时代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同时,济宁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部门制定出台《济宁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及配套实施方案。

清晰的规划蓝图下,济宁破题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路径。

有部署就有落实,济宁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地域和人口分布,选择医疗服务强、服务周边人口多的乡镇卫生院,支持其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

同时,按照省级标准并依托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新建100家中心村卫生室,建好用好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

基于此,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在济宁迅速搭建,覆盖农村地区30分钟基本医疗和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将加快成型。

在这其中,济宁将加快乡镇卫生院医疗特色科室发展,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眼底检查、颈动脉斑块检查等设备“应配尽配”。

支持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急诊急救、临床专科、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按照计划,2026年底前,济宁将建成30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30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和60家特色专科卫生院。

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迅速在济宁铺开,这也成为济宁践行为民初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诠释。

截至目前,济宁100家中心村卫生室已完成建设任务,10所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已完成县级初审。

此外,济宁已完成997家薄弱村卫生室改造,实现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一个个数据映射出济宁乡村医疗蓬勃发展的向好态势。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步步落地,济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将呈现出健康发展、愈加繁荣的良好局面,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兜牢乡村医疗“网底”,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改善农村医疗基础条件,扩大医疗服务网络,只是济宁加快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其中一隅。

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济宁同样不遗余力。

乡村医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在守护基层群众健康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济宁着力开展“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精准培训。

一方面,选派市县两级临床医疗、院感质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等多领域专家,面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定期提供线上培训。

另一方面,组建市级巡回指导专家团队,对包保县(市、 区)内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线下巡回指导。

截至目前,济宁已完成29期线上培训,培训25.1万人次;遴选235名基层业务骨干、乡村医生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培训基地进修学习。

乡村医生承担着村级公共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但“招不进、留不住”已成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用人“尴尬”。

为此,济宁加大多渠道引才力度。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硕士以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或基层急需紧缺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采取面试(技术操作)或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在提升乡村医生岗位待遇上,济宁不断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工作岗位在村卫生室。

同时,严格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根据执业资格、能力水平等,分类确定待遇水平,按照国家政策动态调整各类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济宁重点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启动“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深入实施“业务院长”选派工作。全市1016名医务骨干下沉基层、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选派45名中级及以上职称“业务院长”全脱产帮扶基层医疗机构。

同时,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编制总量中,济宁设定5—10%的服务基层定向岗位,服务期不低于2年。

通过对口帮扶、医共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这些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福利,不断书写着群众满意的“健康答卷”。

站在新的起点上,济宁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脚步不会停歇,一系列聚焦乡村医疗卫生领域的各项改革任务将更加快速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为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