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关注怀化
怀化印记之稻都行②
安江农校,探“稻”寻源
怀化印记
安江农校纪念园,孕育了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顶尖级农业技术人才,杂交水稻从这里发源并走向世界。
怀化印记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稻”寻源。
怀化印记
走进园内,就可看到袁隆平院士无数日夜坚守与科研的大垅试验田,也就是在这发现了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开启了他杂交水稻的科研人生。
1961年7月,袁隆平偶然间在田里发现了一株形态特优,比其他水稻高出许多的水稻,经过反复地探索,断定它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正是这一株天然杂交稻的发现,激发起了他研究杂交水稻的灵感,所以说这里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
走进老校门,映入眼帘的校训牌上的大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袁隆平亲笔提写的,是他伟大而又朴实的愿望。这里也是安江农校的网红打卡地。
怀化印记
纪念园内完整保留了1939建校以来至1989年所建的全部教学及科研设施。有教学楼、科研楼、培训楼、教职工宿舍楼等60多栋中、美、苏式建筑。
特别的是,园内到处可见果树,有柚园、桔园、葡萄园、梅园、梨园等。安江的独特地理位置与气候使这里出产的水果品质特别好,在这里研发出的水果品种有:安江早香柚、金秋梨、安农一号、大红甜橙等等。
怀化印记
园内有袁隆平的故居,故居一是袁隆平一家1977年—1983年生活的地方。
另一处故居位于学校专家楼。袁隆平于1983年搬到这里居住。别看这里样貌平平,可接待过不少中外来宾。
接着,我们走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史实陈列馆,去看一下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历程图:
1961年,袁隆平发现“鹤立鸡群”天然杂交稻。
1964年,袁隆平找到天然雄性不孕株。
1966年,袁隆平发现并提出了水稻雄性不孕性论述。
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南红农场发现“野败”。
1973年,我国“三系配套”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976年,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1980年6月,中国杂交水稻专利向美国出口,这是中国出口的第一个农业专利。
1981年,杂交水稻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8年,我国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通过鉴定。
怀化印记
由于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怀化印记
现在,安江农校纪念园依然承担着农业科技骨干的培训和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任务,还是青少年寓教于乐、实践促学的研学宝地。
(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罗艺瑶 吴涛 潘雨)
交通攻略
从怀化出发,导航至洪江市安江农校纪念园。
来源|©掌上怀化/怀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