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家住解放路 | 上海:路越长城市就越开放

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解放路并不少见,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解放路,东起金海公路,西至沪杭公路,分为解放东路、解放中路、解放西路三段,三路首尾相连,全长5331米,东西向横贯奉贤南桥镇镇区。

“这里以前叫做协和弄。”今年85岁的奚国兴在解放路上生活多年,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以前协和弄只是短短的一条街,后来才发展成了如今的解放路。

“现在我们生活非常幸福的。这里是南桥镇的发源地,也是南桥镇的中心地带。所以这条解放路记载了历史文化,也记载了人民生活的变化。”谈及自己在解放路上的生活感受,从小在解放路长大的居民万振敏向上游新闻记者感叹道。

“解放路是南桥镇的中心主路,也是奉贤区的主干道路之一。”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交通委员会)宣传教育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

解放路的发展是奉贤变迁的缩影,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生命活力的体现。如今解放路新建工程仍在进行,随着解放路的不断延伸和升级,奉贤将向着更加开放、包容、现代化的未来迈进。

百年建筑林立 见证历史变迁

解放路不仅是奉贤区南桥镇的交通干道,也是上海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见证者。谈及解放路,自然离不开这条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令万振敏和奚国兴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沈家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家花园。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沿着解放中路走去,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了这座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大花园。走进沈家花园的大门,三层的白色小楼映入眼帘。该楼坐北朝南,顶层东西二侧对称两个凉亭,三层楼向中间收缩,顶部铺有红瓦。整个建筑造型独特,颇具历史和艺术气息。

“在这个百年建筑的外围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中西合璧的风格,是海派文化下孕育的建筑杰作。”奉贤博物馆团支部书记、沈家花园项目负责人王姗姗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该建筑的外立柱柱头为西式科林斯风格,扶手处则为中式的宝瓶式栏杆,“包括上层的老虎窗,这些都是上海非常经典的建筑元素。”

沈家花园建于1927年,有近百年历史沉淀,花园占地24.24亩,规模宏大,是奉贤唯一完整留存的百年花园洋房,也是上海市郊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花园洋房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

《奉贤县志稿》中曾记载沈家花园:“花木繁茂,石凳并列”。在战争中,沈家花园遭到破坏,花园内部多处受损,幸运的是,花园主楼结构基本无碍得以保存。1956年,奉贤县委县政府迁入,1959年起作为奉贤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场所。2004年,沈家花园被评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建筑整体进行了修缮,2014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奉贤区启动“南桥源”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沈家花园也进行了研究规划和整体修缮。

“沈家花园作为上海市文保单位,我们首先对它进行了按照原样修复的工作。”王姗姗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围绕“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个建筑构架,包括廊柱、外立面的建筑材料都是按照原样进行修复的。在奉贤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修复工作得以良好开展。

“小时候我们到沈家花园玩,就是在前面的花草坪,那边还有养金鱼的池塘。”万振敏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现在沈家花园成为了红色基地,作为党员,她每年都会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到沈家花园参观,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活动也会在沈家花园举行。

除了举办各种活动,如今的沈家花园内部还被打造成了多个展馆,向公众介绍南桥镇以及奉贤区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沈家花园作为历史文物的现代化应用成果,去普惠奉贤居民还有小朋友们,以及众多的上海市民。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王姗姗表示。

除了沈家花园,解放路上的“三古”(即古华山庄、古华商城、古华公园)也是不少奉贤居民心中解放路的代表。

1994年对外营业的古华山庄,占地3.8万平方米,是一家具有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旅游饭店,它曾是奉贤功能最全、最现代化的宾馆,承载了不少奉贤人的回忆。古华商城更是为不少奉贤人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不少当地居民还记得和家人一起到古华商城采购的场景。在万振敏的记忆中,彼时的古华商城里有不少小摊位,“就像义乌小商品城那样的,都是个体户。”

此外,“三古”中的古华公园始建于1984年,由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集江南园林精华设计而成。1996年,公园向东拓展,面积从72亩增至160余亩。2003年又对东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改造。如今,不少当地居民在茶余饭后依然会到古华公园散步赏花。

“五星级的古华公园,在上海市也是非常有名的,是我们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地。”万振敏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华公园。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2017年,奉贤启动了“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三古”地块也在其中,建设改造涉及古华商城和原古华山庄,进行了统一设计和开发建设,将被打造为集特色文化和沉浸式消费体验为一体的“街区式”商业区域。而古华公园将与之串联,形成公园式商业漫步街区。预计该项目将在不久后完工,项目建成后,奉贤老城区将焕发新的活力,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的“三古”项目。图片来源/奉贤区新闻办

道路不停延伸 带动城市不断发展

今年69岁的万振敏,在解放路上生活了63年,解放路就是她的家。

“小时候,解放路以前的名称叫协和弄,是一条很短的街面。东到现在的横泾桥,西到原来的沪杭公路现在的南桥路。在这63年的过程中,我见证了解放路一年又一年的变化。”万振敏表示。

解放路的前身协和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据民国奉贤县志稿,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后,县政府于8月23日暂借南桥协和弄宋宅为办公处所。1946年春,县中复校三官堂后,地方人士陈士琦、王槐安等即建立建华中学于此。那时共有居民约1.5万人,以南街协和弄北东街横泾桥西市廛最盛。

公开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奉贤隶属于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1952年隶属江苏省松江专区。1958年3月,撤松江专区,改隶苏州专区。1958年11月,奉贤划归上海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万振敏两个在苏州出生的姐姐随父母来到奉贤,此后她在这里出生,一家人也在奉贤定居下来。她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年幼的她和家人住在解放路上的一幢居民楼中。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彼时的解放路上居民楼十分罕见,更多的是平矮的居民住房。

在万振敏和奚国兴的共同记忆中,以前未经大规模开发的南桥镇大部分土地还是农田。

解放以来,特别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起,南桥镇发生了巨大改变,原老区街道进行了改建,集镇布局更加合理。解放路上集合了多处政府办公地,成为奉贤政治中心区域,附近陆续建起了高层建筑群。

奉贤县志记载,从1975年起,市、县两级投资,对南桥镇街道路面进行全面建设。随着居民新村的兴建,解放路东西向均延长,计1818米。据奉贤县续志,1985年起,南桥镇总体规划实施,由市、县两级投资,陆续辟筑环城北路、古华路、曙光路、振贤路、塘南路等十余条街道,并延伸解放路、新建路、人民路、南中路等主要干道,镇区道路网逐步形成。

在不断建设中,解放路上逐渐兴建了多个居民小区。作为解放路上的老住户,奚国兴对于自己生活的古华新村小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回想起1987年一家人搬进小区的情形,他依然记得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当然很开心了,这个房子是我的了。”

此后,解放路也在不断建设、延伸,吸引了越来越多个体商贩与大型商超争相落户。据奉贤县续志,2001年,解放路上共有商贸企业512家,铺面783间,主要经营服装、鞋帽、百货、食品、房产交易、餐饮、美容美发等,还有多家旅游企业。

如今的解放路上不仅有众多商铺,还有便于市民放松休闲的场所设施,解放路上的交通也更加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解放中路。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随着时代的变迁,解放路高楼林立路段不断延长。现在解放路从四面八方都能通车,从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可以到中心医院,也可以到南桥的大润发超市,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万振敏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

解放路的建设并未止步,眼下解放路西延伸段(沪杭公路~浦卫公路)工程正在进行。据了解,该项目起点为沪杭公路-解放西路路口,终点为浦卫公路-贤明路路口,道路全长约2.14公里,设计速度40km/h。除了会新建两座桥梁,新建约1.3公里的道路,项目内容还包括实施排水工程、路灯电气工程、绿化工程等。

“解放路西延伸段沟通奉贤新城与庄行镇,其建设对于完善奉贤区域路网结构,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集散片区道路路网交通,加强片区联系及促进区域地块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上述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

解放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是南桥镇也是奉贤区未来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未来,解放路及其周边区域将继续作为奉贤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功能的大幅增强,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道路的延伸与改造,代表着城市在不断向前迈进。随着解放路的不断发展,它将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传统与现代,为南桥镇、奉贤区以及上海市的城市面貌增添新的活力。

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