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世事匆匆,时光流转,历史上许多已发生的事已然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最大程度上的学习历史,争取从中得到我们可以加以学习的经验,终有一日可以在面临与前人相同的抉择时,做出一个对自己最为有利判断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终其一生的寻找便是最大程度地预知未来,这也是最为吸引人眼球的活动,预知未来意味着对于未来事实的一种把控,使得人有了几分安定感。但世事并不能如此轻易地便被预知到,更多的是我们只能遵循历史的安排,一步一步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但历史上的传闻野史的确有人能够预知到历史,并且最终能够预言成功。

中国的第一本具有预言性质的书籍是《易经》,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术士将其作为占卜、推测的一种依据。其次,是唐朝时期袁天罡等人流传下来的预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历史上以预言而闻名的人物,比如鬼谷子。鬼谷子便曾成功预言过自己两个学生之间的恩怨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学生是孙膑和庞涓,在这个预言中,庞涓会在魏国成名,而孙膑会受到庞涓的打击。

孙膑会在最终会到齐国后成名,这些预言在后来的实践中,都一一得到实现。这一定程度上已经证明鬼谷子或许真的具有预知世事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难道真如传闻所言是因为有异于常人的特殊功能才能够预知世事,从而得到证明吗?也可能并非如此,庞涓与孙膑的不和是一早便为人所知道的,二人同为鬼谷子的学生,

作为老师,应该对自己学生的性情比较了解,庞涓性情心胸狭窄,不允许孙膑的能力强于自己,而在后来得势之后,对于孙膑携私报复这也不是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预言是关于秦朝的兴亡,

秦始皇曾找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明亡秦为胡,但秦始皇始终认为,亡秦的应该是帝国北方胡人匈奴,但后来历史表明,秦二世而亡,亡秦的不是胡人,而是秦始皇自己的儿子胡亥。这个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准确的,只是因为解释这个预言的人,并没有按照与预言相同的方式,造成预言没有被化解。

第三个是对于武后取李唐王室而代之的预言,在预言中言明“止戈不离身”,前两字即为武则天武氏的拆解,后来武则天果然取李氏而代之,夺去唐朝的江山。

第四个预言是关于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在这首打油诗中,有几句被人所熟知的词句,但最后一句才是最终预言世事的言辞,这句话是为“需是川水页台阙”。这句话被后人解读为刘伯温在当时依然已经预知到,最终灭亡明朝的会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顺治帝。因为川页即为顺,水台即为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可能不是一种巧合,但其中又有多少后人牵强附会的成分在其中呢,这也是不得而知的。

后来的世事已然发生,如果这些预言诗歌并不是提前就做出来的,而是后人为硬要用已然发生的事情去碰瓷前人浩如烟海的诗句,也确实可能。

预言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辅助人们做出相应判断的一个工具,并不能绝对成为我们需要盲目遵守的一个准则,

如果为盲信预言,而对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盲听盲从,最终由于缺乏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失去改变自己的机会的话,这是得不偿失的。

一定程度上的预言,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应该盲信和盲从。

我们可以在自己辨别是非的基础上,判断其中有多少可以值得相信和认定的地方,从而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选择判断做出一个依据。

参考资料:

《临江仙》

《鬼谷子传》

《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