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计关乎城市生活的每一面,也关乎其中的每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明汽车的卡尔·本茨也无法料想,1935年的街头上,车和人穿插而行,毫无章法可言;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上海街头,人行道、红绿灯和斑马线等设计改变了交通模式,人们可自在走动,车辆有序行驶,都市变得和谐有序。

9月27日,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国际设计百人论坛”在上海举办,墨尔本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丹·希尔(Dan Hill)在论坛现场用这一对比,向听众回答“为什么要有设计”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批国际设计百人智库聘书颁发。

他也是第三批“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后称“百人智库”)的受聘专家。论坛同日,这一顶尖人才智库迎来第三批中外设计专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韩旭、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妹岛和世、国际艺术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主席洛伦佐·因贝西(Lorenzo Imbesi)等10人在列。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来到第三届,百人智库不断扩容,一种趋势已经愈发明朗:在一座以设计为驱动力的城市中,未来将事事关乎设计,人人参与设计。

百人献计

什么是世界城市发展趋势?“百人智库”的专家们今天在论坛上给出了方向——更公正的、绿色的、符合需求的。其中宜居和可持续是重要表现,设计不仅要赋能自然,更要符合环境需求。

这两者直指“人与环境”的关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可持续思想家约翰·萨卡拉(John Thackara)在现场用“一个不断在上坡推石头的人”来形容这一关系,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要从实际性的角度来思考设计”,他称其为“都市主义的生态转向”。

在上海这所设计之都,这种生态转向显然是必要的。“随着大家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我们需要实现一种再平衡。”萨卡拉回顾了国际上设计之都发展的历程,认为这是设计在城市空间中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战略性设计越来越重要。设计师要通过设计赋予我们更广博的视野,从万事万物互联互通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丹·希尔说。设计东西时,要将其放置在更大的背景下,比如设计一把椅子要考虑房间的整体风格,而房间又融于房屋这一整体,甚至可以扩展到环境,城市规划等更加宏大的概念。

“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发展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还要聚焦城市发展的细微之处,通过设计连点成面。” 萨卡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现场。牛益彤摄。

因此,哪里有问题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哪里就需要设计,从城市规划到产业发展,从生活方式到品牌建设。

“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驱动力。”第三批智库专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童慧明说。他在2018年发起创立 “BDDWATCH——设计驱动型品牌观察” 项目,至今已发布80多个案例研究,如小牛电动、小猴工具、联影医疗等,这些赢得口碑与市场双丰收的品牌无不以设计创新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他的研究“清单”里,上海案例近年来不断增加。趁着这次参加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童慧明就将带着学生实地考察上海本土咖啡器具品牌泰摩。这家上海企业成立于2012年,以“专业+美学”的设计理念,专注于打造有价值的咖啡器具产品。

在童慧明看来,上海拥有设计之都的天然“基因”:“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上海拥有百年历史积淀,人才聚集,消费力旺盛,因此在各行各业都能孕育出以设计驱动的品牌。”

人人参与

以设计引领发展,那么谁来引领设计呢?自然是拥有“设计师脑袋”的人。这也是上海不断扩容百人智库的原因所在。来自全球的顶尖设计专家,让设计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

正是上海开放的姿态,为设计形成肥沃的土壤,更多智慧的种子得以落地发芽。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DIIS)去年3月入驻雷士德工学院,由智库的几位专家领衔主导,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王敏,帕森斯时装学院前院长西蒙·柯林斯,孟菲斯学派联合创始人阿尔多·契比齐等。一年半以后,这座老洋房里几乎“客满”,集聚全球各地、各个领域的创新设计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DIIS)去年入驻雷士德工学院。蒋迪雯摄。

创新成果也接连不断。2023年,研究院与药物和消费品定量配出和保护技术的全球领导企业阿普塔共建DIIS x 阿普塔开放创新孵化实验室,2024年初,阿普塔亚洲创新中心与DIIS联合实践工坊合作研发了智能按压泵测试仪,从想法到成品耗时仅为4个月。

王敏认为,在上海谈设计更容易被理解,因为“上海是中国最时尚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做事最专业、最具有职业精神的一个城市”。

首批加入智库的专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康思大(Kostas Terzidis)也是因此选择留在中国。作为世界顶尖的设计和算法专家,他在希腊出生长大,后来又在美国求学和工作,2017年受邀来到同济大学任教。康思大原本只计划停留一年,但来到上海后,他在中文世界里找到了算法设计的新方向。不久之前,康思大更是拿到了被戏称为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康思大(Kostas Terzidis)。

“中文是一种以名词驱动的语言,汉字表示的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因此可以独立传递信息。”康思大以“跑”字为例,以象形拆解开,可以看到腿和跑道的元素,可以让人直接理解“跑”的意思。对应的英语单词“run”就无法直接释义,必须加上谁在跑步、在哪里跑步这些额外信息,才能够被理解。康思大认为,中文语言的方式更符合从AI角度理解世界,因此可以更好地获得算法设计的灵感。

2021年,康思大还与学院的另外两位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的菲利波·法布罗西尼教授(Filippo Fabrocini)以及数字艺术家张周捷副教授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为同济大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开拓多学科交叉的新设计疆域搭建了新平台。

正因为更多人的参与,让上海的设计力量逐渐被世界看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已经连续两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艺术与设计”第10位,超越香港理工大学,成为亚洲第一。

王敏回忆自己1978年2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时,同一届学生中只有14人学设计专业,当时全国开设设计专业的高校不超过10所。“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设计学院,在校学生超过200万。”

在专家们看来,当下,设计已经成为关乎所有人生活的事情;未来,设计也将成为人人参与的事。

康思大依托Fablab实验室为青少年开设了一门KIDS AID(AI and Design)设计课程,与同济大学的同事们一起教5—10岁的孩子理解人工智能,通过写代码、拼图、游戏等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理解AI背后的逻辑,提前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培养人才。

童慧明则期待,未来能够有一个专门的设计博物馆在上海出现。“这样一年365天,每天都可以有活动让公众参与其中。”童慧明说:“当人人都有设计意识的时候,这里将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沛的设计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