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位“拾”地人

(渭南日报 记者 李众伟 杨欣)

李喜梅要种地!

9年前,当59岁的李喜梅说出种地的决定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

9年后,68岁的李喜梅创办的云溪泉家庭生态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省级生态农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喜梅说,9年时间,从退休教师到农民,是她“拾”的那些地改变了她。

一块撂荒的地

9月22日,天麻麻亮,华州区大明镇孙堡村的李喜梅和老伴简单吃了早饭,给水壶里装满开水,开上电动三轮车出门到地里转去了。

从村子北边的红薯地到村子南边坡上的杏树园,又从村子东边的花椒地到村子东南边沟里的李子园……李喜梅给“拾”的100多亩土地上种满了各种农作物。

李喜梅种地得从一块撂荒地说起。

2011年,李喜梅从大明镇龙泉小学退休后就在村里照看孙子,闲不住的时候,她会到田间地头挖点野菜。

那几年,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撂荒地多了起来,孙堡村也不例外。每次出去,她都会经过一块撂荒地,在她印象里,这片土地曾经也有过丰收的喜悦。

时间久了,李喜梅就萌生了把撂荒的土地重新“拾”起来的想法。

“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劲?”老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我见不得地荒长草,心疼。”打定主意的李喜梅谁都劝不住。

2015年,李喜梅瞒着家人偷偷流转村里的撂荒地。刚开始,她跑遍了整个村,才“拾”了7亩地。原来,村里人不相信一个退休的人还要种地,更不相信她能种好地。

地实在太少,李喜梅决定把村里的“烂地”也“拾”起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些年,有人来村里开采石头,这些地就被糟蹋了,一眼望过去全是石头和沙子。”李喜梅解释说。

要想种地,得先用挖掘机把石头铲走,再从外边重新运来土。挖掘机一天的费用是3000元,一车土的费用是100元。

前前后后忙活了1个多月,李喜梅花了10万元才平整好地。经过一番折腾,她总算有了20多亩地。

一片丰收的田

“拾”来的土地像随手撒下的芝麻,散落在村子的边边角角。

李喜梅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块种植小麦、玉米,在水肥条件稍微好点的地块种植水果、蔬菜等高耗水作物,在缺水的地块种植花椒、核桃等耐旱作物……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她能开尽开、应种尽种。

她脑子活,肯下苦,遇到不懂的就看书、看农业节目学习。在种红薯时,李喜梅采用起垄覆膜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红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对柿子、李子等进行套袋、疏果,提高优果率和商品率。

很快,她就成了村里有名的“新农人”。

李喜梅说:“我相信人不负地,地也定不负人。”

她种的李子,去年到了盛果期,一斤卖7元,珍珠油杏一斤卖到了20元。

过去修复的土地,经过几年的沉淀,也变得肥沃起来,种植的红薯亩产近6000斤。

2021年,李喜梅贷款60多万元建成700多立方米的果蔬冷库。2022年,在儿媳妇的帮助下,李喜梅开始在线上销售。2023年,李喜梅建立了全封闭式淀粉、粉条加工车间、农产品展示厅及会客接待中心等。

不知不觉,李喜梅已经流转了100多亩地。农忙期间,最多时需要雇40多人干活,一年光工资就要发20多万元。

一条漫长的路

对李喜梅来说,种地只是开始,做生态农业才是梦想。

2018年,李喜梅决定办一个生态农场。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她的决定得到家人的一致支持。

一年后,李喜梅正式创办云溪泉家庭生态农场。为了达到绿色标准,她坚持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施用农家肥和成品有机肥、菌肥,不断减少化肥使用比例。

然而,她的生态农产品由于成本高,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2021年,李喜梅专门请来师傅尝试着把红薯加工成粉条,一斤卖12元。大家一听价格都嫌贵,4000多斤粉条全部积压在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腊月,正好农场要建冷库,村里人都来帮忙。到了晚上,李喜梅请大伙儿吃自家粉条做的酸辣粉。

忙碌一天的村民一口气吃完一碗爽口劲道的酸辣粉,顿时生出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此时,他们终于明白,为何李喜梅的粉条比外面的贵。

自此,李喜梅的生态农产品经过村民的口口相传出了名。

去年,李喜梅又养了1000多只鸡,1.5元一个的土鸡蛋成为紧俏货,得提前预订才能买到。云溪泉家庭生态农场效益越来越好,更多村民找到李喜梅,想要流转土地给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喜梅说,生态路也是致富路,但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未来,生态农业一定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她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内容来源丨渭南日报 记者 李众伟 杨欣

整理编辑丨看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