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 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全区“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干警宋沅霖撰写的文章《伙场里的那片榆树林》荣获三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展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家乡在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蒙交界地带。在童年记忆里,家乡的春天总是灰蒙蒙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每当遇到沙尘天气,风沙咆哮,天地不分,最让人头疼的是上学路,头上裹着丝巾,依然能感觉在沙子打到脸上火辣辣的“生疼”,我和小伙伴们手拉着手挤作一团,仍然左右摇晃,时而停下脚步,时而抱在一起,或者倒着走,犹如大海上行走的船只遇到巨浪一样。甚至有邻村的放羊娃在沙尘暴中迷路,全村人出动寻找。也有不少村民无法忍受恶劣的生存环境,选择背井离乡。那时,我最期盼芒种快点来临,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不再担心风沙的侵扰。

爷爷出生于1920年,是一位老革命家,他早年就萌生家乡防沙治沙、绿化荒漠的想法。1980年开始,我的父辈们就在自家伙场周边分片种树,那时候的成活率很低,限于环境和技术原因,刚开始,第一天种的树苗,第二天再去看就已经被风吹倒了,更别说成活了。房前屋后都是沙丘,放眼望去,一片沙海中零星点缀着几抹绿色。每年早春,爷爷领着全家人,拉上骡子,带着干粮、水罐和小树苗,先在沙地上平铺沙柳,然后挖土栽种,重复着同一件事情。他们吃了沙漠的苦,一生奋力改变着周围的一切。1992年,姐姐成为女子民兵治沙连的一员,每逢假期她就回来把治沙的经验分享给乡亲们,春季种树、夏季浇水、秋冬季固沙,治沙成了家家户户的一种习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父辈们绿化了自家周围200多亩沙地,让昔日寸草不生、风沙肆虐的沙漠,长满了榆树、杨树、沙柳等植物,自家伙场周边长出了一片绿荫,远看犹如一段绿色长城,阻挡着来自西北风的侵扰,坚实守护子孙后代的安宁。

在离开老宅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爷爷种下的那片榆树林。它们伫立在家乡院子的西北角,枝干粗壮,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如一段鲜活的治沙历史,有过峥嵘岁月和葱翠过往。最让人怀念的是,其中一棵榆树,是我童年记忆的坐标,从小树苗,长到与我齐头并进,后来成为林中的擎天柱。在那天真烂漫的日子里,榆树下小伙伴们玩耍追逐的时光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夏日,密密麻麻的叶片如同天然的绿色帐篷,让炎炎烈日也变得清凉起来。

今年,带着家人回到补浪河乡老家,欣赏了女子治沙连景区成片马鞭草花海,聆听了感人的治沙故事,更见证了壮观的治沙奇迹。阔步走在乡间小路上,哼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村庄里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路面干净整洁,两边绿树成行,万亩沙地已成为沃田,农户家里牛羊成群,这是给祖国母亲75华诞最好的献礼。驻足老宅的西北角,我指着那棵榆树,诉说着爷爷的治沙往事,两个懵懂的儿子轻轻触摸树皮,虽然粗糙开裂,但树干爬上去非常稳固,仿佛是爷爷的怀抱——温暖坚强。

春去秋来,榆树就站在那儿,静静地望着离开老宅的人们,它寄托了一代人与风沙抗争的艰苦岁月,饱含着无数治沙英雄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谱写着榆林人民以实干实绩铸就的“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

夜色沉寂,我常常会梦见那片榆树林。不论花开蝉鸣、叶落雪飘,那棵榆树挺拔苍劲,那片榆树林永远绿意盎然,那段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

审 核:白 丽

编 辑:尤乙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