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居然能长出土豆,这怎么可能呢!

土豆长在沙漠里怎么浇水,怎么适应干旱环境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一向是不毛之地,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如果要去没有被开发的浩瀚大漠中旅行,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全世界的沙漠大都样,别说茂盛植被了,一株绿草都是很难见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我国,却有着一片没有“尊严”的沙漠,虽然有着沙漠的恶劣环境,但却被人民拿来种土豆,并让其成为盛产土豆的肥沃农田。

那么,这片沙漠是怎么被人们征服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片沙漠就是毛乌素沙漠,它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少部分则位于陕西和宁夏地区,它是横跨三省的大漠。

毛乌素的地形非常奇特,它不光有沙漠,还有贫瘠的沙地及浩瀚的戈壁滩,但无论哪种地貌,都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

其实,毛乌素沙漠并非一直这般,曾经它是一片水草肥沃之地。如今沦为荒漠,很大一部分的形成原因是人为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胡乱华之时,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便将目光看向这片沃土。

他纵马扬鞭,惊叹的表示:‘我这一生四处征战,去过很多地方,却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地方”!

于是,他在这里建立统万城,这个地方便成为了夏国都城。

由于是赫连勃勃建立,后世人们便将其称之为赫连城。

靠着这里肥沃的土地,夏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时这个地区有很多的森林,匈奴人将其砍伐用来做建筑材料,原本生长着森林的土地则被改为了牧场。

毛乌素地区本来就风沙较大,没有了树木的防御,风沙便开始席卷。

但这个时期还没有体现得多么严重,直到唐朝中期,毛乌素有一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沙漠化的状态。

夏国亡国之后,少数民族部落便在此地开始了生存资源争斗。部落取得胜利后,便又开始大肆砍伐,意图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就这样一来二去,毛乌素地区的森林再也没有生长出来,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砍伐过于严重,除了树木之外,能固沙的沙地化植物也都被人们挖出晒干当柴火,这更加速了毛乌素成为沙漠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险要,占领了这里既可得到广阔的地盘,又有了好的生存资源,也正是如此,毛乌素地区才屡次惨遭破坏。

这种情况在元代时稍有好转,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如果再大肆砍伐下去,以后土地上就不能再种植粮食或者牧草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灭顶之灾。

元朝廷颁布了类似于现在生态法律的简单条文,其中就规定了不允许在毛乌素地区肆意砍伐。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元朝灭亡后,明朝与游牧民族在边境大战不止,毛乌素成为了主战场之一。游牧民族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让明朝统治者非常头痛。

皇帝干脆下旨把毛乌素地区的野草焚烧殆尽,以这种方式断绝骑兵的马料来源。

这样一来,游牧民族的骑兵就不能长途奔袭,明朝廷就可得清静,但这种方式无疑让毛乌素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灭顶之灾。

从明朝开始,毛乌素的沙漠化严重到已经不能用人为修复的地步,加上清朝时期政府强制山西,河北地区一些人口迁往内蒙古,毛乌素又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牧民们为了使经济收入更加可观,便将防风固沙植物挖掉种上药材,种上农作物,牲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标志着需要更多的草料,整个毛乌素就成了牲口们的天然自助草料场,沙漠化在60年代更加的严重了,已经有沙尘暴经常肆虐。

不过人们仍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有部分地方完全沙漠化后,牧民们便搬迁到毛乌素的另外地区生活,就这样循环往复,导致该地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

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毛乌素的地越来越贫瘠,只要一刮风,漫天黄沙能把人迷的睁不开眼,最厉害的沙尘暴能直接将人们的房子吹塌,甚至把人刮上天去。

这下,在毛乌素地区生活的人们感到了恐惧。

与此同时,国家也制定好了对毛乌素的环境整改计划。

第一步就是建造防护林,只有大片的防护林才能抵御漫天的风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沙漠种树是相当困难的,政府号召人民群众一起行动,起初,有些牧民还不知道这是干什么,觉得纯粹多此一举,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喂喂牛羊。

但在政府的宣传下,他们也明白了树林对于毛乌素的重要性。

毕竟,如果毛乌素真的不能生存了,那他们也得被迫搬迁,对于牧民们来说,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人们铆足了劲儿按政府的路线走下去,没有水,大家就从百里外的水站用马车,卡车拉水为树木浇灌,有时正值饭点却突然起了大风,漫天风沙将人刮得找不着方向,大风停后,人们灰头土脸,再看饭里竟全都是黄沙,即便是如此情况,也没有人放弃。三省临近毛乌素沙漠的群众都加入到了浩荡的种树工程中。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所以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第一批树在肆虐的风沙中只活下来了小批,可人们并没有气馁,仍然不分昼夜的种树。

专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必须要采用科学式的种树法才能让防护林更好的生长下去,最终,专家们决定先用干草扎进沙子里围成一个个的方格,树木就种在这些方格里,这样一来,干草能起到很好的固沙效果,树木的成活率就大大增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方法着实有效,人们的干劲更足了。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事迹以及治沙英雄,有农民为了治沙,不惜将家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搬到沙漠深处,并喊出:“毛乌素沙漠一天不变绿洲,我就一天不回去!”

几年时间过去了,毛乌素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没有了沙尘暴,生活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

但种植的农作物还是一些最基础,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的,毕竟,这里着实干旱。国家非常想让这片地区成为古时的毛乌素沃土,专家们想来想去,想出了种植土豆的法子。

因为土豆可以适应沙地环境,但在专家提出这个想法的同时,有经验的农民立刻给出了质疑。虽然土豆可以适应沙土地,但毛乌素太过于干旱了,就算是土豆也会因为缺水长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又难倒了众人,经过多方勘察后,专家发现,可以将黄河河道里的水引向土豆田,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河道的泛滥问题,又能将现有的棘手问题解决,可谓是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人们又浩浩荡荡地行动了起来,当专家检测完被黄河水灌溉过的土质后,发现这完全成为了可供土豆生长的沃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批沙漠土豆种植后,人们都满心期待着丰收后的成果,当时政府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是土豆丰收,二是在土豆没有丰收的情况下给农民补助。

毕竟,沙漠土豆这个想法是政府提出来的,不能让农民为土豆效益不好受损失。土豆成熟之际,人们惊奇地发现,毛乌素地区产出的土豆个头饱满,而且富含的营养物质也比普通的土豆要高。

人们欢呼沸腾,因为这打破了沙漠不可种植的魔咒,同时也证明了人们对毛乌素沙漠的改造是相当有效的。

在这背后,还有科研人员们的辛勤努力,是他们研发出了适合毛乌素地区的土壤改良剂,并在沙地中混合了一些沙土岩,这可以使土豆更好的扎根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这片土地正式披上了绿色的外衣,人们在无风无飞沙的条件下引来更多的水,并在土豆田中设计出类似于河道般的储水坑,这样一来,土豆田不用人工浇灌也能长得很好。

其实,就土豆本身来说,它就是固沙类植物,它不仅给农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毛乌素地区的环境改善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从最初的土豆产量万斤,到现在的产量几十万斤,百万斤,毛乌素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奇迹转变。

如今,它每年为农民,为国家创造着大笔的收益,这片土地真正的被人们利用了起来。走入现在的毛乌素,人们看到的是一片片绿色的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会发出疑问:不是说沙漠吗?怎么没有看到沙漠。

这时,随风飘扬的绿树会告诉其答案 :“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毛乌素早已脱去了贫瘠的黄土外衣,披上了新时代的青山冠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