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来聊阿司匹林,上次咱们聊到了一些国外带给我们的研究数据,上次我们没有讲完,下面我们接着来聊老外的研究。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很多国家都对咱们不太友好,但是,在学术方面,大家的合作还是比较多的,在为人类创造幸福方面,知识分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另外,老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严谨精神,还是值得咱们去学习的。比方说咱们马上要聊到的研究结论,就是来自于国外的研究,他们做了15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 165 502 例患者。这篇文献是迄今为止对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疗效的最大样本和最全面的考查。
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能显著降低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同时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事件。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随访时间≥ 5 年的人群中,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在预期 10 年 ASCVD 风险≥ 7.5% 的人群中,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降低倾向。
这些汇总分析的作者以及点评专家均指出,近年来,随着其他预防措施的完善,导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净获益较前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原来打辅助的治疗措施,目前已经逐渐站到了主力位置,这说明,心血管疾病属于一种复杂疾病,单一的预防措施,取得的疗效是非常有限的。
正因如此,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 2019 版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认为:阿司匹林不应该常规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否则难有净获益。然而,适当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表面上看,还是有点和稀泥,但是,他的指导意见并未到此为止,在后面,他给出了明确的3条建议: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较高,但出血风险不增高的 40~70 岁成人,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这类朋友的获益是明显超出风险的。
(2)7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应为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而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老年人因为血管结构的退变,会导致风险增加,您让他们有事没事吃点阿司匹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3)出血风险增高的任何年龄成人,都不应该为了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这个更好理解,已经有出血风险了,您再给他火上浇油,得到的结局必然是灾难性的。
看上去,这些内容是不是非常清晰,但是,作为非专业的您,对于这些描述,还是有很多让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什么是出血风险增高,我们如何去定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到底是多少?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去做出判断。所以,您不要以为知道了这3条,就可以当医生了。
其实,在过去的 10 多年中,我国专家也曾经在多个相关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中提出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建议 ,对我国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近几年临床证据的积累,过去的推荐内容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下,这就使得临床医师和普通民众对如何使用阿司匹林的问题普遍感到困惑。
张医生也不是什么大专家,只不过是一个5线小城的一名普通医生,没有资格对人家的结论指指点点,如果您非让我给出自己的意见,张医生根据现有临床证据认为:一方面,阿司匹林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时必须十分谨慎;另一方面,目前尚不能认定阿司匹林没有一级预防价值。
看上去,还是有点和稀泥是不是,朋友们不要忙着喷张医生,张医生还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首先,对全部一级预防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的最新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仍然能够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第二,无法落实其他一级预防措施的朋友,可能更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第三,仔细评估,依然可以找出获益 - 风险比相对合理的病人。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主要适用于经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后,缺血风险仍然增高的病人,所谓的缺血风险增高指的是10 年预期风险≥ 10%的朋友,同时还要求这类朋友出血风险不高,且本人愿意长期预防性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 40~70 岁成人。
张医生参考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病理指南。对于所有打算使用阿司匹林的朋友提出一个建议,建议在用药前必须采取 4 项措施:
1. 仔细权衡获益 - 出血风险比,筛查和排除出血高危人群,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或动态地评估获益 -出血风险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就要求用药的朋友,一定要紧密的联系您的医生,不要以为吃上药就万事大吉了,我们不能把健康都交给药物。
2. 由于阿司匹林引发的出血最常见于胃部,所以,要采取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前治疗消化道活动性病变,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必要时还要预防性应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3.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科学膳食及运动,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高血压朋友须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时才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把什么都交给药物,无论何时,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治疗的基础。
4.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先和您的医生进行沟通,医生同意后,才开始开始应用。朋友们不要害怕麻烦,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今天的内容有点苦口婆心,朋友们要知道,张医生可是外科医生出身,很少这么墨迹,如果给您带来不适的感觉,还希望您能谅解,因为这部分内容实在是太重要了,千万不要出现什么意外。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