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是不是黑脸琵鹭?”9月21日,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内,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架好设备开始鸟类监测工作。
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被视为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性物种。今年5月,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在辖区内首次观测到黑脸琵鹭自然繁殖,并进行了持续监测。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停栖,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工作的推进,黑脸琵鹭、疣鼻天鹅等诸多珍稀鸟类来此安家。
新住民越来越多
行走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荻花丛,不时有鸥鹭从水面飞过,留下声声鸟鸣与阵阵涟漪。
随着生态改善,保护区内观测到的鸟类新物种越来越多。今年5月,保护区内观测到黑脸琵鹭自然孵育出2只幼鸟,意味着其繁殖分布区向南扩展了几百公里。
“黑脸琵鹭幼鸟长大以后,它们就会到处飞,不好找,有时候混在白琵鹭群里。”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介绍,目前还不确定其是否会留在黄河口越冬,有可能会南迁,需要进一步观测。
选择在黄河口安家的不光是黑脸琵鹭。今年6月,保护区在大汶流管理站发现了疣鼻天鹅繁殖成功。根据2024年鸟类迁徙及繁殖期专项调查监测,保护区内丹顶鹤野外繁殖达14巢、越冬数量达320只,东方白鹳成功繁殖202巢、繁殖幼鸟526只,黑嘴鸥繁殖种群稳定在1万只左右,朱鹮成功孵化幼鸟20只。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保护区迎来的“新住民”越来越多。2020年以来,保护区内发现了大红鹳、勺嘴鹬、白鹈鹕、黑头鳾等珍稀鸟类的身影。保护区修建了鸟类栖息繁殖岛65个、鱼类栖息地10处、植物生态岛29个,让黄河口成为它们温馨舒适的家。
“目前,保护区内的鸟类由最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5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路线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赵亚杰介绍。
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黑脸琵鹭”们来此安家,得益于湿地生态的不断改善。
九曲黄河夹带着黄沙奔腾万里,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处积淀成洲,孕育了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但这个系统也是脆弱的。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只有黄河水丰沙足,才能一步步逼退海浪对土地的侵蚀。
“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充裕的淡水使盐碱水不再向上渗透,植物生存环境持续改善。”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介绍。
湿地修复工作并非一朝一夕。通过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保护区形成了“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逐渐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目前保护区内已修复盐地碱蓬约5.2万亩,整体效果良好,正在逐步实现盐地碱蓬种群的‘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 周立城介绍。
记者在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恢复区看到,2024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3万亩人工修复区,目前已全面完工。眼下大片的盐地碱蓬已变为红色,给滨海滩涂湿地铺上“红地毯”,白鹭、苍鹭等鸟儿在滩涂上觅食,成为秋季黄河口的一道独特风景。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增强,鸟儿的食物充足,原有的一些夏候鸟也选择在此越冬。
围剿互花米草
在鸟类栖息地的保护与建设中,存在诸多难题。其中,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爆发式扩张就曾对海岸带湿地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1990年引入黄河三角洲,2010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总面积超过8000 公顷。在互花米草密集的地方,海流减缓,潮沟淤塞,本地物种盐地碱蓬、海草床消失,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死亡,鸟类栖息觅食地大面积减少,严重影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
2020年以来,保护区先后投资3.47亿元,连续实施了五期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总面积13.1万亩,清除了互花米草存量,全面遏制了互花米草扩张。在垦东12观测点,放眼望去,曾经疯长至2米多高的互花米草已然不见,这里正在开展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目前,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清除率达99%以上。互花米草治理和种植盐地碱蓬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本土植被覆盖率,恢复原生态本底环境,加快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进程。”周立城说。
围剿互花米草的成效已经显现。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清除后,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平均密度增长80%,平均生物量增长50%。根据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观测,原先在芦苇丛中觅食的鸟儿,不少回归滩涂觅食。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停栖,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今年7月26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大河之洲的生态之变,将会有更多的“黑脸琵鹭”们,选择来此安家。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