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露事故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虽然如今距离这场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这场事故可以说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世界。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日本宣布要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水后,关于福岛核污水的处理问题就一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即便如此日本的态度依然强硬。
换句话说日本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
作为全球排名靠前的经济体,日本在核污水处理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完全看不出任何担当和作为。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自然不会在任由日本胡来。
在2023年日本正式宣布要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水后,这些国家就纷纷出台了针对日本错误行为的反制措施。
那么在这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中,限制进口来自日本的海产品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事实上早在去年中俄等国已经在这样做了,那么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日本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呢?
最近的一些新闻报道显示:日本的态度似乎是有些服软了。
一些日本官员在近期不断在社交平台上发声,他们坚称日本已经将核污水的处理守则落实到位,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前往日本检测核污水的超标程度。
那么日本真的改过自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福岛核泄漏——错上加错
如果说造成如今这一局面的根源到底是什么,那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十多年前发生的那起震惊全球的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了。
从理论上来看,当时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在技术上可以算得上是先进的。
根据日本官方公开的采购文件,福岛核电站在建设初期采购的大量设备其实都来自美国。
这些核电设备在当时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综合性能上来看都可以称得上世界领先。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造价百亿的核电项目,却在2011年因为一场地震海啸而毁于一旦。
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存在的几大安全隐患。
首先研究人员认为,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本身就不妥,不应该将核电站建在过于靠海的位置。
考虑到日本的国情,这些研究人员还指出,即便一定要将核电站修建在沿海,也必须要建造足够长足够高的防洪堤坝。
然而福岛核电站显然并没有做,调查人员发现福岛核电站在事发之前部分地段的防洪堤坝高度竟然不足一米,有些地段地防洪堤坝甚至只有不到八十厘米。
如此简陋的防洪设备本不应该出现在核电站这样的高危地区,然而日本方面的建筑商显然是在这方面偷工减料了。
除了在防洪设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外,研究人员表示核电站本身针对工作人员的紧急情况应对训练也存在严重不足。
在这一系列负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才造成了核泄漏这样严重的后果。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可以说,福岛核泄漏事故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一种人祸。
正是因为日本方面对核泄漏安全预防以及人员管理方面的长期忽视,才最终造成了恶果。
如果说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话,那么日本官方在这些方面的玩忽职守才是造成核泄漏的最根本原因。
二、死不认错,日本到底在想什么?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即便核泄漏所造成的污染如今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日本方面对此的态度却是相当强硬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无所谓的。
在事故发生后日本方面只是租用了一些场地来存放无法处理的核污水,这样的做法一直持续了数年。
直到2022年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单方面宣布不要租用更多的场地来存放核污水。
面对国际社会的关心和质疑,日本方面给出的解决措施竟然是将这些未经处理的核污水直接排放到大海里。
如此简单粗暴且不负责任的做法无疑是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
人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全球第三经济体在经历严重核泄漏事故后向国际社会交出的答卷。
要知道在处理核污水这方面日本可以说完全不缺钱,作为发达国家日本更不可能缺乏处理核污水的技术。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日本方面选择将核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并不是因为他们处理不好,纯粹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这样做。
毕竟在日本看来这样做纯粹是“吃力不讨好”,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将污水排入大海反而“省事”。
遗憾的是日本方面似乎从未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
且不提乱排核污水会对日本周边海域造成污染,最关键的是全球海洋本质上就是连通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排出来的这些核污水扩散到全球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能够建设核电站的国家,日本的专家学者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直到现在他们依然选择沉默。
而在另一方面日本可就没有保持“沉默”了,有媒体表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日本已经为排放核污水的合理性宣传在全球话花费了超过600亿日元。
600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30亿元,折合成美元大约是5亿美元。
(上游新闻)
换句话说日本宁愿花5亿美元在全世界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己排放核污水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也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多投些人力物力到核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上。
对此我们只能说,日本显然至今为止都没有意识到核污水对全世界人类的长远危害与负面影响。
他们只是在将这一系列的事件当成是一种“生意”来做。
在日本看来过去数年来他们为了储存核污水已经租用了太多场地,而这些场地在他们看来本来可以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
两者一对比,日本方面便觉得储存核污水变得“不划算”了。
于是在成本与利益的趋势下,日本最终选择了最没有担当的做法——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核污水排进大海。
三、中俄出手,日本想要挽救海鲜市场
那么面对如此“油盐不进”的日本,国际社会自然也不会“手软”。
中俄等国先后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关于核污水排放问题的制裁。
在这一系列的制裁中,最能触动日本敏感神经的无非就是限制进口来自日本的海产品。
毕竟此事可是直接关系到日本庞大的海洋产业,以及成千上万名的渔业从业者。
在持续一年多的限制下,如今的日本官方总算是有所服软。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日本官方仍然没有认知到自身在核污水处理问题上的错误。
事实上日本方面之所以服软无非是两点原因,第一个就是中国过去是日本最大的海产品进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海产品消费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中国市场的日本海洋产业就等于失去了全球海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日本海产业又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持续一年多的限制过后,日本选择“服软”确实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除了市场方面的考虑,日本国内的渔业从业者近年来也在不断向日本官方施加压力。
毕竟无论日本官方决定如何处理核污水,这些渔业从业者都是要养家糊口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官方就不得不考虑到相关从业者的生计问题。
于是乎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前不久我国与日本之间终于在核污水处理问题上达成了部分共识。
日本方面热情地邀请我国派遣专家学者前往福岛对核污水排放是否超标进行监测,而我国则对此不予回应。
事实上早有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这回不是知道错了,而是失去中国市场让他们“肉疼”了。
之所以热情邀请中国专家学者一起监督核污水排放,无非就是想以此来获取我国更多的信任。
最好能缓解一下国内民众对日本海产品的抵制情绪,从而推动日本海产品重新“占据”中国市场。
那么日本的小算盘能够达成吗?对此我们只能说可能性不大了。
这是因为早在我国最开始限制进口日本海产品的时候,我们就与俄罗斯达成了新一轮的海产品贸易合作。
结语
事实上如今的俄罗斯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国了。
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开的数据,目前有大约911家俄罗斯企业专门服务于中国的海产品市场。
这其中绝大多数俄企将业务聚焦于中国的螃蟹市场。
从2017年到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螃蟹数量已经翻了三倍,并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长。
俄企对华海产品出口量超过30%,出口额达到5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