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外交部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称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一时间广大民众议论纷纷。

难道日本的海鲜又可以出口到中国了?民众的安全该如何保障?

面对这些担忧和质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骆志平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答复。

实际上,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突破!

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是在2023年8月,截至目前已经持续了1年零1个月,总排放量超过了6.3万吨,波及范围已经触及到了我国近海大部分海域。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福岛核电站目前储存的核污水总量高达130万吨,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当中,据有关机构预测,要想把这些核污水处理完毕,至少需要30年。

而且前提还是期间不能再发生其他的核电站泄漏事故,也就是说,如果不对日本加以限制,日本还会往海里排至少30年核污水。

去年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画面很多人还历历在目,海水颜色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核辐射的超标也是显而易见的,可国际原子能机构却助纣为虐,给日本开出了检测合格的证明。

当时,为了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考虑,我国商务部随即下发通知,从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外交部也发声反对日本将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声明都赢得了国内广大民众的支持。

所以,当这次中日双方达成共识的消息出来后,不少人还是感到震惊,有些担心自身安全是否会受到影响。

不过,在了解了具体的内容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担忧都是多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国始终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这一基本态度至今仍没有发生改变。

既然一个明确反对,一个还在排放核污水,那为什么能达成共识呢?

据骆志平表示,这其实是为了民众的健康考虑。

既然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已经是既成事实,而且短期内无法找到有效的阻止办法,那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核污水进行更加全面、有效地监测。

这也是这次共识中提到的,外交部明确指出:

中方同日方发表共识,是为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尽最大努力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有效防范排海的潜在风险。

以往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往往是由他们本国的有关机构进行检测,缺乏透明性和外界监督,这就引起了有关国家民众的担忧。

在达成共识之后,我国就有了前往福岛独自取样监测日本核污水的权利,这样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核污水的具体成分,最大程度降低对我国民众的危害。

事实上,在达成共识之前,我方就已经在我国近海海域做了足够的监测。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氚、碳-14、锶-90和铯-137活度浓度未见异常,其他人工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小于探测下限。

也就是说,截止目前并未发现核污水对我国近海水产品产生重大危害,相关水产品还是符合食用标准的。

日前,环境部也明确表示会继续加强相关监测,切实维护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至于民众担心的是否会全面放开进口日本水产品的问题,外交部也给予了回应,明确表示会根据日本对共识的落实情况以及实地监测数据逐步放开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这次只是达成了共识,并不意味着就此全面放开进口日本水产品,什么时候放开,能不能放开,还要看后续的合作进展以及具体的水质情况。

也就是说,只要日本一天达不到我国的有关规定,日本水产品就一天不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日后有日本水产品被放开限制,就意味着该水产品已经经过了我们的严格检测,是安全的。

不过,必须要再次强调的是,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是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这种漠视周边国家民众健康的行为必须得到制止。

虽然达成了共识,但还是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寻找阻止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办法,积极与其他周边国家一道尽快结束日本的这一恶行,否则一旦等到130万吨核污水全部入海,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当然,笔者比较胆小,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不会买任何来自日本的水产品,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对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资料

环球网 《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

光明网 《立即恢复日本水产进口?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