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企业秋招基本上已经过了大半程,这几年大星一直在关注秋招,今年倒是发现了一个挤满了年轻人的新路子——小红书。
大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往的招聘活动,主办方或者平台是赚过路费的,至于企业和同学们是否真诚,是否满意,那是你们的事。另外,一个招聘信息挂出来,所有求职的同学孤军奋战,大家都是竞争者关系。
而小红书这次的秋招活动确实搞出了新意思。
官方搞了模拟面试,搞了面试辅导和邀请各大厂老板直接招聘直播,而年轻人们则在小红书上分享着自己的求职笔记、攻略、面试经,如果有人陷入不良情绪,大家也会马上站出来相互鼓励。
这种方式很新,也很野。
因为它改变了大家已经习惯的老路子。简单点说,就是人力用学历标准初筛掉大量的应征者,希望用硬性门槛卡出一个池子,然后找出可能合适的应届生,这种方式浪费了双方很多时间。
而求职的同学们则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自己应聘的岗位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具体需要展现什么,碰壁多了,慢慢变得愈发焦虑和不自信。
这种问题存在很久了,大家想一下招聘这件事,除了投简历变成了电子化,和电脑普及以前有很大改变吗?
今年秋招小红书的尝试让双方信息对称,也让同学们准备充分,有信心去面对求职挑战,在当下太重要了。
比如现在很火的AI公司月之暗面,在招聘直播的时候,告诉应届生们文科生也可以进入AI行业,怕大家不信,他们介绍说上镜的面试官丁丁就是文科生背景的产品经理。
大星看直播的时候觉得这种招聘形式不错,丁丁说我建议大家要在各种场景下用一遍Kimi,也要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用AI的。
接连不断的弹幕里,同学们除了问问题,还有人不断告诉主持人,你的这句话我截图了。
另一场直播面试里,知名广告机构BBDO的招聘官告诉同学们,4A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一个年轻人到公司能做什么,除了这些,她说大家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题,要有进攻性,特别是遇到HR,不要顾虑去问待遇。
大星刚毕业时就没人给我要问待遇这样的建议,以至于到了中金面试时特别紧张,领导问我为什么要选择金融行业,我脱口而出:
报效祖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直播里满满的都是学长学姐的关怀。小红书自己的秋招第一场面试中,何运晨拿出自己的简历,一条条拆解,告诉大家哪里该怎么表达,一张单面A4就行,不要太冗杂。
还有现在北京很火的酒吧跳海,他们用非常温婉的方式告诉同学们,人生很长,不只有大厂才是工作,大家都可以来试试看做兼职打酒师,多一些人生体验。
小红书秋招「职」播季,一共25场,超过110万人观看了直播。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在小红书的直播间中招聘者和应聘者平等互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反馈。
这种“超纲”的方式也激发了双方的活性,在一次次问答里大家真的加深了相互理解。而且不是只有大厂,还有很多小红书“职场”的熟人,如杨天真、刘思远律师、Olga姐姐、马吐兰、许吉如jill等,通过直播给毕业生们更多未来职业规划的建议、面试的辅导。
比如刘思远作为一个“老”律师直接告诉应聘者,作为一个律师,脑子永远比嘴重要,因为在博弈里,你要用脑子摸清楚对方的牌。
太干货了,以至于下面弹幕里同学们一直在说,给她:
拿个奶茶喝喝啊!
作为一个商业评论博主,大星不想去写一些大词描述小红书秋招的商业逻辑,还有为什么这么多知名企业和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因为他们真的就是用各种方式在给同学们信息和信心。
这个氛围传播起来毫无成本,大星搜了一下,小红书上关于校招信息相关的笔记,有超过4万条;简历优化相关笔记超10万条。形成了从图文、视频到直播的多层次职场内容,大家的互动非常立体。
社区氛围好到很多过来人把自己在各种企业遇到的情况全写成了笔记分享给学弟学妹,很多还都是野路子信息。不管是直播时还是直播外,弹幕和笔记里大家帮助大家的气氛非常浓。
很多大厂的朋友这几年都在研究小红书,研究它为什么能在流量板结的时代吸引到这么多年轻用户。
其实我觉得也没那么复杂,年轻人要的一点也不多。一个努力保持平等、互动氛围的社区,能够在很多时候提供良性引导和帮助,这是技术应有的样子,也是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大星微信:Howbigstar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