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首届南山口腔医学创新论坛”在广州举行。钟南山院士在会上致辞表示:“我在口腔保健方面有教训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由此能够重视口腔疾病的早防早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届南山口腔医学创新论坛现场合照

本次论坛由广州医科大学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承办,主题为《数智化口腔医学创新、实践、未来》,大会邀请了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参加,省、市卫健委领导以及国内外口腔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院士和王松灵院士亲切交谈

钟南山院士:曾因口腔问题无法正常吃饭

今年6月21日,钟南山出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毕业生合影时,因腿脚不便受到广泛关注。他解释,因患有痛风,脚踝等部位发生感染,20余天还未康复,因此无法下地正常行走。由此他的健康问题引发大家的关注,网上的各种流言和猜测也不断发酵。

在本次论坛期间,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就大家关注他的健康问题表示感谢,并回应:“我现在身体很好,并将继续工作。以前是因为痛风激发了同一个部位的骨关节炎,现在基本都好了,只是下楼有一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院士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曾文琼采访

众所周知,钟南山一直工作繁忙,在记者的眼中,但凡他去参加一个大会,通常都是完成了大会的致辞或者是演讲就会匆匆离开,进行下一个行程。然而出席这一次的首届南山口腔医学创新论坛,钟南山院士足足在台下听了两个半小时,在听取了王松灵院士以及华西口腔医院院长韩向龙的精彩演讲后,还积极提问,发表了自己的建议。钟南山对记者说,虽然这个会议不是他的专业,但是他在口腔健康保健方面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对口腔医院有非常深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院士发言

原来钟南山院士曾经深受咀嚼问题的影响,十年前因为深覆盖、深咬合的问题,导致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最后甚至无法吃饭,只能吃煮得很软的米饭。“在口腔保健方面,我没有经验,但是有教训,因为我80岁的时候牙已经很差了,但是我不太管自己的口腔问题。直到没办法吃东西了才去做口腔治疗。”钟南山坦言,后来他花了很长时间接受正畸和修复治疗。“这10年来吃饭挺好,我完全相信一个人的咀嚼功能好了,智力也能保持健全,有很多研究证明的这一点,所以我非常感激口腔医生对我的帮助。”

钟南山表示,希望通过他个人的教训,让大家了解到要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做好口腔的预防保健。

“我个人认为和国外相比,我们在口腔的预防保健这一块的意识要差很多,就像我一样,疼得实在是不行了才会去找医生,而如果提早进行预防保健,我们在口腔治疗的医疗费用就会大大缩减。因为大家要明白口腔不仅仅是一个口腔问题,他会引发全身的问题,口腔不好就会消化不好、营养吸收不好,而这会影响到整个大脑的思维,这也是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问题。”

钟南山表示,这一次的主题是口腔的数智化和创新,虽然广医口腔非常年轻,但是在数智化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其实当年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解决深覆盖、深咬合的问题,如果今后数智化发展更快的话,这个过程会不会可以更短一些呢?”钟南山表示,如今口腔数智化方面的研究,使很多病人在镶牙、种牙、正畸等方面更节省时间,也方便了患者,希望今后有更大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院士讲话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区即将启动,今后将覆盖四大区域

数智化手段是否能让钟院士提出的深覆合的疗程大大缩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李江教授表示,答案是肯定的。李江解释,虽然牙齿的移动因为成骨和破骨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生理性的改建周期不能缩短,但是通过数智化的诊断设计可以减少牙齿的往复移动,提高每次复诊加力的工作效率,减少对牙周组织的伤害。

“在传统的修复和种植治疗中,我们需要通过医师取模、技工室灌模、送义齿加工中心加工这几个阶段才能完成修复体的制作,这样不仅患者体验不佳,也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耗费了很多时间。而现在我们在牙椅旁,通过光学扫描获取牙齿的数字化数据后上传至相应云平台,然后即刻加工完成修复体,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李江表示,广医口腔在临床上,数智化应用非常广泛,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诊疗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李江讲授《口腔医学院/医院:机遇和挑战》

李江透露,为满足广州市民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需求,广医口腔在海珠区有一个6000平米的新门诊部,预计明年完工开诊。“未来我们将在黄埔区建设一座新的院区,一期的建筑面积将达到5万平米”。李江表示,广医口腔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口腔医院,但是一直在不断竭力前行。未来,医院将形成黄埔、荔湾、越秀和海珠等四个区域的覆盖。

王松灵院士:将来可能有刷牙机器人帮你刷牙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在论坛中分享了中国口腔医学创新与转化现状及展望。“广州这边的发展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走自己特色的道路。我相信广东口腔创新发展也有独特的一些优势,会走得比较快,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会在中国的口腔医学领域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王松灵院士还讨论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机制、产品落地协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呼吁国家层面建立口腔医学创新发展平台,以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的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松灵院士分享《中国口腔医学创新与转化现状及展望》

针对备受关注的数智化口腔医学热点和新未来,王松灵院士认为未来数智化口腔会使将来的诊疗和护理非常便利,医患提出诉求后,它会自动把工作经过数字化、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实现。“将来可能刷牙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了,有刷牙机器人帮你。顺便也帮你检查,有问题及时提醒医生解决。”王松灵院士还表示,牙髓干细胞是一个新的、非常有前景的细胞治疗模式。据介绍,牙髓干细胞源于拔掉的智齿、正畸拔掉的多余牙齿,以及掉了的乳牙的牙髓,因此,这也是一种废物利用。牙髓干细胞与其他组织的干细胞相比,它的性能和组织再生能力更强。它可以消除牙周炎症,使缺失的骨头有部分再生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松灵院士分享

最后,王松灵院士还分享了日常口腔保健的经验,“每天晚上刷牙一定要刷3~5分钟,还要清理好牙缝、牙间隙。”同时还强调了舌面清洁的重要性:“刷牙的时候同时把舌头也要先清洗好,因为舌背上往往有一些食物残渣,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菌,可以用刮舌器对舌头进行清理,我觉得对健康也是很好的。”

采写:南都记者曾文琼

通讯员:刘凤屏 李耀文 郭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