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9月26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以患为本,共享未来”为主题,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前沿,特邀国内外肿瘤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厦门,促进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鼓励支持临床研究和创新,提倡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基础上的精准肿瘤学,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幕拉开,共话中国临床肿瘤学新发展

大会伊始,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主持开幕式并热烈欢迎国内外的与会嘉宾来到厦门,共同参加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SCO理事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致欢迎辞。徐瑞华教授表示,时隔几年,CSCO年会重回厦门,相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能够为本次CSCO学术盛会增添几分别样的风采。本次大会日程亮点纷呈,引领学术前沿。大会以“以患为本,共享未来”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以及全球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参加,并接受投稿1756篇,其中药物临床研究创新专场收到了143篇。这些研究和投稿的议题,紧扣当前肿瘤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展示了我国肿瘤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多个名家专场和论文交流的环节,为年轻学者和基层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展示机会和交流平台。这些环节不仅展现了我国肿瘤学研究的活力和创新力,也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对于推动我国肿瘤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本次大会也特别设置了多个临床实践分享环节,邀请多位临床医生分享肿瘤治疗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不仅有助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更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其次,CSCO作为中国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的学术组织之一,始终秉承团结、协作、务实的宗旨,致力于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多年来,CSCO积极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制定和推广肿瘤诊疗规范和标准,提高我国肿瘤的诊疗水平,加强与国际肿瘤学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创新研究走向国际舞台,并成为世界标准。CSCO也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一大批的青年才俊,成为CSCO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国肿瘤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在全球的学术界展示了他们的学术和人格的魅力。值得一提的,CSCO系列指南已成为我国学术品牌,为推动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CSCO更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肿瘤防治工作纳入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推动癌症的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疗,加强参与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和联动,构建完善的肿瘤防控网络体系,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这些工作不仅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健康中国”贡献了CSCO的重要力量。

第三,展望未来,共筑肿瘤防治的新篇章。作为肿瘤领域的专业学会,CSCO深思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始终将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的防治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肿瘤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最后,徐瑞华教授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筑健康中国肿瘤防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曹雪涛院士以视频致辞。曹雪涛院士表示,CSCO作为临床肿瘤学领域的重要学术组织,在推动国内肿瘤临床诊疗技术发展、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培养、诊疗指南制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探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希望CSCO立足职责,勇担重任,围绕肿瘤诊疗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评估总结,做好经验推广,为进一步完善肿瘤诊疗体系、提升诊疗能力水平、增加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曹雪涛院士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颁奖典礼,宝剑锋从磨砺出

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担任颁奖典礼环节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揭晓了2023年度CSCO临床肿瘤学年度成就奖。樊嘉院士祝贺道,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带领着全球六个国家的114个研究中心开展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PD-1单抗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ASTRUM-005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打破了PD-1抑制剂在SCLC领域接连折戟的窘境,实现了SCLC新药研发又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更是使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物药走向国际,在世界舞台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主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乃至全球的SCLC患者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揭晓了三项2024年度CSCO临床肿瘤学年度成就奖。于金明院士祝贺道,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带领着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3个团队,历时5年创造性地将少见靶点ALK抑制剂阿来替尼取代传统化疗与肺癌术后辅助治疗,降低了76%的肺癌复发和死亡风险。去化疗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已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标准治疗,造福了千千万万的肺癌患者及家庭。发表于NEJM的ALINA研究是精准医学与早期罕见靶点肺癌患者的典范,在肺癌走向治愈但布满荆棘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带领着全国40家研究中心历时近5年,将小分子靶向药物吡咯替尼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开创了大小分子联合的双重抗HER2治疗乳腺癌方案,取得了至今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中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改写了国内及国际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发表于BMJ的PHILA研究,是BMJ创刊183年以来首次发表的中国乳腺癌药物研究,为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走出了新的道路;徐瑞华教授坚守临床及创新一线,作为两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带领着来自我国及欧、美、日、韩等多国的两百余个团队开展的研究,为全球胃癌患者创建了新免疫靶点的Claudin 18.2抗体联合治疗新方案,以及新的PD-1抗体免疫联合新方案。两项研究均明显降低了死亡风险,进一步把PD-1抗体新方案应用到胃癌新辅助治疗,大幅提高了病理完全缓解率。基于免疫微环境研究创建了肠癌免疫治疗的中国CAP方案,疗效大幅提高。多项研究发表于JAMA、BMJ、Nature Medicine等期刊,创新了胃肠肿瘤免疫治疗新范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次改写欧美权威指南,让中国方案成为世界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作为颁奖嘉宾,宣布了2024年度CSCO临床肿瘤学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2024年度CSCO年会共收到论文投稿1756篇,经中国临床肿瘤学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选出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获奖名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郭军教授表示,CSCO年会自1997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27届,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国际合作逐步深入。学会发展的背后,要感谢众多医学界同仁,特别是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本届年会上,特别设立了致谢团体会员单位环节。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作为颁奖嘉宾表示,自1997年4月30号,CSCO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务实的根本宗旨,践行学术公益服务的基本理念,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壮大,为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临床肿瘤治疗诊断、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学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全体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单位的同心协力,积极参加、支持和参与。因此,学会理事会决定在CSCO成立27周年,即本届CSCO年会之际,特别对27年来大力支持学会工作、风雨同舟的团体会员单位表示最忠诚的感谢,给予表彰。在此特别邀请了中国药促会宋瑞霖会长在百忙之中莅临本次会议,光明见证,增辉添彩。共同致敬三家创始团体会员单位——辉瑞投资有限公司、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十家卓越贡献团体会员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礼来(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再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多年来,这些团体会员单位为CSCO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团体会员单位在多年来积极支持、参与CSCO学术活动,给了CSCO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孙飘扬董事长代表团体会员单位致辞。孙飘扬董事长表示,近年来,全球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医学研究持续深入,创新药物不断涌现,给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CSCO年会不仅是最新学术智慧和创新思想的交汇和碰撞,也是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我国肿瘤学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相信,本次大会必将为树立我国肿瘤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术盛宴,创新引未来,探索诊疗新策略

1

大会报告一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分享了“放射肿瘤学新实践”主题报告。于金明院士从放射治疗技术进展、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进展、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三个方面探讨了放射肿瘤学领域新进展。于金明院士表示,放疗发展在于创新和融合与转化,放疗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进步,离不开新设备和新技术,需要物理和生物水平引导的自适应性放射治疗,也需要影像和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助推精准放疗,放疗还应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并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形成智慧放疗模式,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大会报告二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分享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主题报告。马骏院士表示,团队聚焦治疗同质化水平低、晚期治愈率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差三大临床问题,建成鼻咽癌放疗范围及重要器官人工智能自动勾画平台,引领鼻咽癌放射治疗从“人工”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并提出晚期鼻咽癌“增效”的放化综合治疗“中国方案”,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创立低风险鼻咽癌的“减毒”治疗新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马骏院士指出,过去23年,美国NCCN指南诊疗路径做过6项重大调整,其中5项基于我们团队的研究。鼻咽癌治疗方案从“美国方案”到“中国方案”跨越的过程,也见证了一颗颗人才“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分享了“改变乳腺癌临床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主题报告。徐兵河院士指出,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新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新药包括抗HER2药物、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涵盖了乳腺癌的各个分子亚型,其中许多临床研究改变了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国拥有广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需求,中国乳腺癌患者可能在发病年龄、肿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不同于西方患者,需要开展更多针对中国患者的临床研究。徐兵河院士表示,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中国乳腺癌新药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相信在今后将会有更多治疗乳腺癌的新药进入临床研究并获批上市,从而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大会报告三

中国药科大学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分享了“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和转化研究”主题报告。徐瑞华教授表示,胃肠肿瘤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并且我国中晚期患者占比高、预后差,是临床诊疗的难点和挑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进展不断,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面对目前胃肠免疫治疗免疫的困局——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低、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宿主宏环境不利因素,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着解决思路,应进一步筛选高免疫原性亚型指导免疫联合治疗策略,寻找新途径激活免疫微环境部分逆转免疫治疗抵抗,以及通过干预饮食和肠道菌群增强免疫治疗。徐瑞华教授期待,能够建成胃肠免疫治疗的中国模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根治率及生存期,为患者带来福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分享了“小细胞肺癌新药研究的突破之旅”主题报告。程颖教授表示,SCLC是一类难治性疾病,其侵袭性强、高度恶性、预后极差,整体5年总生存率不足7%,ES-SCLC不足2%,且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几十年来治疗进展缓慢。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面临着SCLC发病机制仍在探索,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异质性强、无药物治疗靶点、缺少精准医疗手段等多方面困境和挑战。程颖教授指出,随着抗肿瘤药物的迅猛发展和研发技术的进步,为临床研究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方法和理念发生巨大变革。而随着中国创新型药企快速崛起,重视自主研发抗肿瘤新药,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新药研发道路,为攻坚SCLC提供了有力支持。SCLC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填补了多项空白,完成了与国际接轨,也带来了中国独有的治疗选择,为SCLC患者带来更多长生存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CSCO年会继续进行中,期待更多精彩……

在大会开幕式后,大会首日还设置了NSCLC免疫治疗专场、乳腺癌专场、食管癌专场、胆道肿瘤专场、白血病·淋巴瘤专场、罕见肿瘤专场、头颈肿瘤免疫专场、肾癌专场、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场、医药创新与价值医疗专场、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等各类学术专场。

CSCO年会已经开始,各学科专题论坛全面展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厦门,深入解读领域新进展,探讨未来研究方向。这一场学术饕餮盛宴已经开启,精彩纷呈,邀您共享。

编辑:Uni

审校:Faline

排版:Uni

执行:Squi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