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美国西部时间9月7日至9月10日,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美国圣迭戈召开,作为全球肺癌诊疗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典,每届WCLC均会涵盖肺癌领域多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吸引全球各地顶尖肺癌工作者前来此参加学术与创新的盛宴,为肺癌患者共同编织生机盎然的生存图景。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尽管免疫治疗为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改善,但目前仍缺乏准确的手段预测其治疗疗效。本届WCLC大会中,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汇报了一项研究,探索了外周血动态免疫图谱在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方面的应用。值此契机,医脉通特邀邬麟教授对研究结果进行精彩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邬麟 教授 -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胸内二科主任,湖南省肺癌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医促会肿瘤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副主委

  •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务理事

  •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抗癌协会原发灶不明及多原发癌专委会常委

  •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

  •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

  •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湖南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针对SCL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次大会中,您团队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外周血动态免疫图谱在该领域的应用,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研究的设计背景和主要结果?

邬麟 教授

对于SCLC,尤其是广泛期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策略。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准确筛选适合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群依然是棘手难题。我们知道,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PD-L1表达水平已经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的有效预测标志物,但是对于SCLC,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在其他瘤种中行之有效的标志物似乎都不能实现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因此,SCLC免疫标志物的相关探索依然是临床的热点和难点,亟待探索能够真正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生物标志物。

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外周血免疫谱可提供丰富的疗效和预后数据,有望为探索肿瘤治疗提供更多的生物标志物和相关机制,因此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通过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或细胞群的变化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共纳入一线接受免疫联合化疗(n=20)或一线接受单纯化疗(n=7)两个患者群,并采取了患者基线、两个周期治疗后和疾病进展时三个时间点的共计81份外周血样本,通过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进行分析,并检测了不同免疫细胞的激活/耗竭状态,研究的详细设计如图1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研究设计

分析结果显示,在SCLC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中,衰老CD4+TEM细胞的高占比和γδT细胞的低占比预示着更好的免疫治疗疗效,而CD8+TEM细胞和DC细胞的高占比则表明较差的免疫治疗预后。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动态分析显示,CTLA-4和ICOS的表达升高与免疫治疗耐药性相关,而TIGIT和PD-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免疫治疗预后相关。

该研究目前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未来我们会继续钻研,以进一步解释其作用机制。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SCLC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助力,为该领域的相关探索提供启迪。

精准的基因分型和患者分层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您认为,在外周血动态免疫图谱的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邬麟 教授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项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这只是一项观察性的研究,未来应当在具体机制上进行深入探索,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一发现进行解释;此外,现阶段的真实世界诊疗中,要确保患者在基线、治疗过程中和疾病进展时分别进行三次液体活检,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这项研究发现了部分免疫细胞亚群在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意义,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将这一发现应用到临床,我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扫码查看WCLC大会精彩资讯

编辑:Babel

审校:邬麟 教授

排版:Babel

执行:Squi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