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北部,一处处山乡巨变正在梅州市大埔县火热上演。
近年来,大埔县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破题开路,聚焦县域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城镇提能、绿美广东“五个维度”,树牢“发展思维”“产出思维”,不断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潜能,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图为大埔县城航拍。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今年上半年,大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33亿元,同比增长6%,比全市增速3.7%高2.3个百分点。
加压奋进,实干担当。大埔将铆足干劲,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苏区振兴发展,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实体强基 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眼下,梅州大埔产业园区越来越热闹了。企业数量多起来了:九兴陶瓷、永佳泰纺织等相继落户园区。产值增速快起来了:今年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为 1.03亿元,同比增长37.2%。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大埔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大埔县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从“投入思维”转变为“产出思维”,把产业建设贯穿发展全过程,逐渐扭转生产力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2023年,全县44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5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78亿元、同比增长4.5%。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4%,规上工业总产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3.2%;规上工业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8.9%。
今年以来,大埔发挥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产业延链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电力、陶瓷、先进材料等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大埔不断转换原有的发展动能,将更多的资源要素向“打粮食”项目倾斜。立足大埔产业定位,当地以先进材料、特种陶瓷为主导方向,大力招引大湾区、海西区链主型、龙头型企业。
产业园内,工人正在有序生产。刘文烽摄
据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埔将围绕园区定位、产业方向,推动各项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产业平台的规划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推动宏创陶瓷、德顺陶瓷、恒优制冷早日建成投产,取得实效;深入开展“一起益企”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助推企业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纵观今日之大埔,全力以赴抓经济、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涌现,实体经济赶超发展的势头逐渐形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埔正努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城乡融合 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培育典型镇村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带动全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聚焦城乡协调发展,大埔更加突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典型镇村以“典”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激活每个乡镇独有的优势和特色,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动组团发展。眺望韩江上游的大埔土地,一个个强镇兴村的故事正在书写。
走进枫朗镇大埔角村的灵芝培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灵芝,覆盖着厚实而细腻的孢子粉。
2023年初,大埔角村党支部在广州海珠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成功筹集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随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内闲置资源,盘活了300余平方米的老校舍和200余平方米的村卫生站二楼,购置了一批规范化科技化的生产设备,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灵芝种植培育基地;并且还成立了大埔县福角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灵芝的种植、生产、宣传、销售等全面运营。
今年以来,合作社共种植了超2.5万包灵芝菌包,预计可产出孢子粉约550斤,产值可达20余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
技术人员正在检查航天辣椒生长情况。何森垚摄
如今,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事例在大埔俯拾皆是。
在湖寮镇莒村村,梅州市寮里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莒村村委会集约的120亩土地为基础,全年累计投入超过350万元,建成百亩航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百侯镇侯南村引进当地乡贤盘活了15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品质民宿翰林别院,弥补了文旅产业食宿方面的短板……一条条镇村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道路铺展开来。
民生为本 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大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批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相继落地。
在西河镇北塘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水变成汩汩清流,流入了农田、水塘和房前屋后的“四小园”,成为农作物的“肥水”。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北塘村村民饶姨最大的感受是,不仅环境变好了,施肥浇菜也更加方便了。“自家的菜地零散地分布在村前屋后,以前需要挑水灌溉,如今只需在菜地周边的灌溉池取水即可。”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大埔在全市率先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治理模式,使用无动力或“太阳能+储能”微动力技术,因地制宜形成“资源化利用”“纳厂”“自然消纳”三种模式,实现分区资源化、降低造价、低成本运维。
截至2023年底,大埔县已完成16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改造、98个自然村纳入污水处理厂、523个自然村零散收集自然消纳改造任务以及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工作。今年,当地计划完成全县剩余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以上。
在文旅发展方面,今年,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景区正式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大埔首家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
如今,全县有文化和旅游产业企业97家,其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有文化企业30家。有4个4A级旅游景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三河坝战役纪念园)、7个3A级旅游景区,还有省级高陂陶瓷文化产业园以及3个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以及2个旅游风情小镇。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107.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45亿元。
厚植文旅融合优势,打造苏区振兴新引擎,大埔正在路上。
数读
●今年上半年
大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33亿元同比增长6%
比全市增速3.7%高2.3个百分点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6%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4%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7%
●上半年
规上工业总产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3.2%
规上工业增加值4.61亿元
同比增长8.9%,增速排全市第4位
其中,陶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9%
由于连续降雨,水力发电量大幅增加
水电行业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82.9%
梅州市博富能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有序生产。刘文烽摄
案例
以“反向飞地”加快苏区融湾
9月15日,大埔县三河坝文旅综合开发项目——乡村振兴馆正式开馆。馆内,大埔蜜柚、乌龙茶、三河娘酒、银江金针菜、豆干等优质农特优产品,以及大埔陶瓷等工艺品和独具客家特色的农耕用具琳琅满目,吸引了游客目光。
该馆由大埔客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客风文旅”)投资建设,致力于展示大埔乡村振兴成果及销售大埔名特优产品,同时依托大埔独特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传播中华传统农耕文化。
苏区融湾区,大埔走向前。近年来,大埔创新“苏区+湾区”经贸合作模式,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去年12月28日,大埔县与广州海珠区联合打造的“反向飞地”——大埔(海珠)科创中心挂牌落户海珠区,客风文旅与基地骨干企业合资成立了全省首家县域“反向飞地”公司——广东粤珠万川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粤珠万川”)。
对外,粤珠万川通过“卖出去”将大埔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广州、大湾区乃至全国,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销量。
对内,打破空间局限,将大湾区优质的资源、技术、人才带回大埔。通过“招进来”,推动大埔蜜柚产业升级、文旅产业资源整合和市场开发取得实效,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联村带农致富能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进一步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亲历
兴产业富村民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湖寮镇莒村村的航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内,一株株翠绿油亮的航天椒长势旺盛,技术工人穿梭其间,边看边记录辣椒的生产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才能得以强化,乡村发展才有盼头。
去年,莒村村选聘梅州市寮里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兆裕为“产业村长”,集约120亩土地、投资350万元,建成百亩航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目前,基地年产值已达400万元,形成“农户供地、村委集约、企业运营”的模式。到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70万元。
据周兆裕介绍,在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均价约600元/亩,在种植基地务工人员以130元/日的方式增加收入,村集体通过土地集约流转的中介及管理服务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前三年50元/亩/年,后续100元/亩/年。
“航椒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相信可以打造成大埔的地理标志产品,甚至可以成为大埔农业的支柱产业。”周兆裕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做好这一产业,让航天椒产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莒村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产业建设先行,农文旅融合造血。如今,航天辣椒种植基地已成为村里的“金字招牌”,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此外,当地还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发展葡萄园、草莓园、烤烟,集约40多亩土地发展开心农场,探索村民屋顶发展光伏产业。
目前,莒村村计划将航天辣椒种植基地与周边的开心农场、功德长廊、古民居等资源串联起来。加快土地集约,推动种植规模达到500亩以上,并打造以开心农场、航椒主题庄园、科普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推出一条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推动人气聚拢,打响航椒品牌,实现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三方共赢。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