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拨回2022年1月,彼时梁伟铿和王昶把对方当作第一选择,顺利组合,成为国羽男双组新的希望。但希望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漫长的距离。梁王的特殊之处,在于大大缩短了开花结果的时间。

他们大概没想到,练习了两年半就以头号种子身份出征巴黎,打足六场,夺下亚军,让人们眼前一亮:不只是成绩,还有贴合当下舆论氛围与社交需求的个人特质,既顺应潮流,又没有迷失。

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这种梦幻般的命运交汇,以及转瞬之间的高低起伏。如同羽毛球男双比赛,在极短时间打出“高额伤害”,用风驰电掣的速度拉垮对手,用最缜密的计算推导自己与对手最可能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pan>

这是梁伟铿和王昶最喜欢做的事,而他们也会一直做下去。中国羽毛球队和世界羽坛都需要这种特质鲜明的选手。

他们被时代选中,然后以鲜明的个人特质回馈时代。奥运过后,人人都知道了这对组合:一个遇强则强,总是一脸狡黠,不知道在盘算什么;一个看似憨厚刚直,实则下手凶狠果决,从不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p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运开赛前,梁伟铿感觉自己过于放松了,专门跑去问心理老师:“为什么我不紧张?”

老师答:“因为你已经做好准备了。”

王昶在半年前就开始感受到气氛变了。被托付、被注视的压力环绕着自己,“奥运热门”也好,“国羽新支柱”也罢,他偶尔会感受到压力,但转念一想,哎,这不是还挺好玩的吗?

王昶说,他们和奥运之前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一分经验。这话看来理所当然,却包含了他们这次经历中的一切的苦与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王昶与梁伟铿的第一次奥运之旅,所以什么都是新鲜的:场地灯全开,周围都亮着,一切缭乱而嘈杂,和成都训练基地相似,又因为观众的缘故大有不同。向上看,巴黎拉夏贝尔门体育馆被薰衣草色调环绕,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观众在敞亮的场馆里一览无遗。梁伟铿说,席间有人走动或者喝水,他们都能看清楚。往前看,国羽和男双复兴的历史任务,复杂多变的当代舆论场,奥运期间全网的祝福与苛责,球迷与粉丝满到溢出的关切,一股脑地,涌到了这对“00后”男双面前。

王昶有自己的办法。他放松的时候会刷社交媒体。但看到关于自己的,他长按“不感兴趣”,让不必要的声音远离自己。

这毕竟是奥运会啊。

奥运前,梁伟铿积极减重,成功降到了76公斤左右。职业运动员减重并非易事,减重的同时要保持力量训练,不掉肌肉,才能把这种对抗自我的煎熬,转化成更强的速度与力量。

奥运赛后,心态松弛,加上回到广东吃得好,梁伟铿反弹回80公斤。最近他和王昶恢复训练,发了视频,“我们有在好好练啦!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奥运,梁伟铿心情很坦然:很享受啊,打满六场。他提到了前辈傅海峰的嘱咐,“第一次奥运,放手一搏,释放自己就好,男双前八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二次打奥运,他们可能更想要得冠军,而你们就享受过程吧!”

在调整心态这方面,教练陈祈遒起了核心作用。他对梁伟铿和王昶的指引是循序渐进、目标明确的:平时的公开赛当成锻炼,慢慢去变化、去提高,而不是奢望一下子拿到很多东西;不是每个冠军都必须拿,但必须拿的一定要全力、聪明地应对。

“比如这一站比赛我着重练防守,想靠防守赢,有时候虽然没赢,但达到训练效果了。”梁伟铿说。所谓的“火箭式上升”,和这种不断攒经验的、不以一战或者一次得失为标准的长期主义有密切的关联。

面对压力,他们从来都很会释放自己。王昶听歌,听说唱,听一些意头好的歌。梁伟铿则喜欢见缝插针打游戏,出国都会带上电脑,用有限的时间打打《绝地求生》(一款战术竞技游戏),“算是释放自己压力的一部分,转移注意力嘛”。

奥运会从来都以惨烈和重压著称,但直到半决赛之前,梁伟铿和王昶的比赛都透着一股幽默劲儿,“梗图”和搞笑视频抢在比赛之前,更早地占领了网络中心:局间休息,两个人研究起了椅子的品牌,“一般场地的座椅都是硬的,奥运这个丝绒的,贼舒服”。以及,梁伟铿打着打着掉拍子,着急慌忙捡起来,还赢了这一分;比赛间歇两人互相做起指导,陈教练都插不进嘴。

梁伟铿解释道,其实只是刚好截到他们在说话而已。但这种“断章取义”和“意外收录”的小细节,让他们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并不只有沉重复杂的比赛,多了一种复合的体验。

尽管在奥运前封闭训练期间,场馆做成了与奥运几乎相同的主题,但梁伟铿觉得,模拟和真实的奥运还是有区别,“在家的时候,总不可能拉成千上万人过来看嘛”。

而在两年多以前,他们刚刚开始组合,排到四百名之外,刚刚开始想象未来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p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的组合,不一定要事事步调一致。

提到组合,梁伟铿给了个不那么常规的定义:两个人配合,需要各自发挥长处,“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必须相同或者一致,我们只是各自在发挥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奥运会之后,两人的行踪经常在微博热搜和社交软件上出现。梁伟铿说,爸妈跟他开玩笑,“现在都不用问我在哪,刷个小红书就知道了”。但两个人的去处总是不同:王昶成了说唱歌手Jony J演唱会的嘉宾观众;梁伟铿去苏州逛博物馆与拙政园。梁伟铿爱逛街,买衣服,浑身缠满耍帅的肌肉贴;而王昶喜欢宅,听歌,身上没什么多余的配饰。梁伟铿早睡,经常喝茶;夜猫子王昶,则几乎不喝搭档泡的好东西。

梁伟铿买东西,有一种“老广”特有的克制与务实。打完决赛后,他打算去商店买点纪念品,不挑金色,买了个银的,“没拿冠军,先不买金的”。

提到两个人的关系,王昶的回答是:天作之合。这个回答“很王昶”,简短戏谑里带着认真。

梁伟铿笑了:“他肯定说我细心,我肯定说他帅气。带这种搭档出门,哇,太帅了,回头率太高了。细心的表现?只要我去吃东西,就饿不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pan>

唯一让梁伟铿有些受不了的是,王昶喜欢早睡,“早上再睡”。熬夜还能保持高强度训练,梁伟铿也觉得很服气:“他就是天赋啊,超有天赋。”

虽然生活里有太多不同,但两个人相似的地方,则是对羽毛球的理解,以及挑战强敌的渴望,这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特质。梁伟铿提到了已经退役的印尼天才选手苏卡穆约,“他太潇洒了,网前太快了,甚至比王昶还快上一个级别”。而王昶每次打苏卡穆约都异常兴奋,很享受这种高度对抗的感觉,梁伟铿知道,这是调动王昶的最好办法。“每次王昶说自己没什么感觉,就像说好久没跟苏卡打了,感觉差点意思。”

成名意味着被凝视和分析的压力,王昶说,现在每次回北京都有许多人提前几个小时在机场等,这让他很害怕。梁伟铿对认出他、找他合影的球迷心存感激,但他唯一害怕的是“拿镜头‘怼’到脸上”或者“在背后偷偷拍”的粉丝。

他们喜欢纯粹欣赏技术的,有距离感的球迷,对某种粉丝则敬而远之。虽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被过度窥探生活,把情况置于更加复杂的境地,是梁伟铿和王昶所不愿见到的事情。

现在,他们希望以正常的状态,投入下一个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奥运选手来说,一个周期的结束,意味着新阶段的开始。

对王昶和梁伟铿来说,眼下的目标是先打进年终总决赛。梁伟铿说今年参赛相对少,只打了7站,勤快的对手甚至打了14站。总决赛只有八个名额,奥运冠军李洋和王齐麟自动占了一个,梁王接下来两个月得疯狂“补课”,才能获得比赛席位,“有些300的比赛也要去打了”。

让我们回到2022年1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场,梦开始的地方。

这一天,陈祈遒在微博发了一段视频,宣布王昶改与梁伟铿配对,争取参加四月初的大阪公开赛:“虽然不知道是否能够成行,但是我们会积极做好准备,利用好这段宝贵的训练时光,用实际行动充实中国男双的力量。”

视频里,穿红白战袍的小伙子移速如飞,轻盈灵巧;着艳红球衣的小胖子刚猛无匹,力拔千钧,既有中国队最典型的强力攻守,也有快速活泛的双压技术,他们已经有了顶尖选手的雏形,但很多时候又不敢太过乐观。

当时观众眼前确实闪过了一些熟悉的影子:蔡赟、张楠、苏卡穆约、傅海峰、郑在成、吴蔚昇,隐隐约约地,交叠在一起。有人在陈祈遒这条微博下留了句话:“王昶和梁伟铿感觉更有希望,心气态度球风都好,又兼有聪明和勤勉两个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像一则心愿,在两年半之后成了真。这则留言在奥运之后被球迷们重新发现、点赞,大家有点像还愿和纪念,带着“终于看到花开”的欣慰心情。

或许大家都希望回到梁王最初出发的地方看看,回忆一下,他们是如何从世界视野之外的小透明,一路打到世界排名第一、奥运夺冠热门的,看看这条路他们走得如何顺利,又如何艰辛。

奥运过后的关注热潮,没有让他们丧失必要的冷静。梁伟铿说,他随时准备着迎接另一对“梁王”的挑战:“我们从四百多名到第一名,进步很大了。但未来一两年也不保证有人像我们一样冲出来,做好这样的准备吧。”

摄影 Win.Tam

撰文 詹腾宇 采访、编辑 何叶

造型 Elva Zheng

发型 延松

化妆 刘佳齐

美术 Spiderman.Roy

美术执行 包纸

制片 王苗

摄影助理 李振西

服装助理 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