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粟裕先斩后奏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虽遭批评却依然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10月28日,粟裕与饶漱石、谭震林联名向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报告调整后的作战计划:采取声西击东的策略,“运河东作战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同时在运河以西“造成我南北聚歼李弥兵团、攻略徐州之态势”。战役发起时间,运河以西各部为11月7日晚,运河以东各部为11月8日晚。

10月30日,中央军委复电指示:“计划与部署甚好,望即照此执行。只有一点,分为虞齐两晚发起作战,是否有使黄兵团闻声警觉,于齐日白天你们尚未接近该敌时迅即收缩集结之虞,似不如同时于虞晚或齐晚各处一起动作,使各处之敌同时受攻,同时认为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互相不能照顾,要在两三天后才能查明我之主攻方向。”粟裕于10月31日发出给军委并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报告他已经到达前线,“淮海战役当遵命于11月8日晚同时发起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3日,蒋介石派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携带“徐蚌会战”计划到葫芦岛见杜聿明,督促杜聿明到徐州上任。11月4日,又派他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具体部署“徐蚌会战”。在顾祝同主持的军事会议上,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冯治安都说在自己防区当面发现解放军重兵集结。他们估计,解放军主力将由鲁西南南下,而不会由徐州以东发动攻势。最后,顾祝同拍板定案,放弃海州、连云港,固守徐州,集结兵力于津浦路徐蚌段,作攻势防御。华野指挥机关很快就侦察得知蒋军动向,判断蒋军有“集中兵力固守徐州及徐海段、徐蚌段,以阻我南下攻势,掩护其加强江防及江南后方部署”。11月6日又发现驻守海州的第四十四军有西撤新安镇并归黄兵团指挥的动向,在冯治安部的共产党员何基沣、张克侠在发动起义上“行动要求更趋积极”。形势的发展表明,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宜早不宜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当机立断,决定把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提前两天,即由11月8日晚改为11月6日夜间发起攻击。当天戌时(19—21时),就把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和陈毅、邓小平并饶漱石、康生、张云逸、舒同、刘伯承、邓子恢、李达,同时下令部队执行。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胆略。粟裕心里明白,他刚刚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机断专行虽然为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但也可能被视为无纪律行为而再次受到批评指责。可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他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毅然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11月7日,粟裕收到中央军委的复电。中央军委指示:“完全同意虞(6日)戌电所述攻击部署,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这件事给粟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谈到毛泽东作为军事统帅的优良作风时说:他总是既通观和掌握战争全局,又处处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他十分重视战场指挥员的意见,给予应有的机动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战场指挥员的能动作用。把我军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充分发挥战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军得以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军指挥关系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